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今日小暑 “伏天”将至

今天11時42分, 迎來小暑節氣。 “倏忽溫風至, 因循小暑來。 ”

小暑, 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 表示季夏時節的正式開始。 暑, 熱也, 小暑即為小熱, 盛夏已經來臨, 天氣開始炎熱, 卻還沒到最熱。 但“小暑過, 每日熱三分”, 小暑正值初伏前后, 空氣濕度逐漸加大, 天氣由干熱轉為悶熱。 “桑拿模式”即將開啟, 你準備好了嗎?

小暑三候

溫風至:小暑之日“溫風至”, 這“溫風”是熱風, 但東漢王粲的《大暑賦》中有“熹潤土之溽暑, 扇溫風而至興”之句, 熹是炙、烤, 人如在天地間一個大蒸籠中, 蒸出全身污垢;再如舒展在溫水之中, 此時溫風徐來亦如酒,

也可興在其中——一切都因由自己的心情。

蟋蟀居壁:后五日“蟋蟀居壁”, 指蟋蟀生而還在穴中面壁, 不能出穴飛。 它農歷七月后才出穴, 活躍草叢間求偶, 到八月天涼, 會聚到院中, 令小院鳴聲鼎沸, 天越涼離人越近。 待農歷九月不入戶就要凍死, 十月就在床下鳴了。 它名“促織”, 為督促女子紡織, “促織鳴, 懶婦驚”, 是為警示。

鷹始摯:再五日“鷹始摯”, 這時鷹已先感知到肅殺之氣將至, 開始練習搏擊長空了。

入伏食俗, 地道美味

餃子

“熱在三伏”, 此時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 俗話說, “頭伏餃子二伏面, 三伏烙餅攤雞蛋”。 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 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

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 伏日人們食欲不振, 往往比常日消瘦, 俗謂之苦夏,

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 稱為吃伏羊, 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 在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 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 徐州人對吃伏羊的喜愛莫過于當地民謠:六月六接姑娘, 新麥餅羊肉湯。

雞蛋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 入伏的早晨吃雞蛋, 不吃別的食物。

熱湯面

伏日吃面習俗, 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 《魏氏春秋》記載:伏日食湯餅, 取巾拭汗, 面色皎然。 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

小暑養生, 過這五關

第一關:養陽關

都說“春夏養陽”, 很多人不明白, 夏季是一年中陽氣最為旺盛的時節, 為何還要養陽呢?

夏季, 人體的毛孔都張開了, 容易讓陽氣發散。 同時, 大量的出汗,

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 很容易傷津耗陽氣。

建議:調節好體溫和室溫間的差別, 房間內外溫差不宜過大。 室溫保持在27℃最佳。 如果長時間在空調房里, 要注意關節的保暖, 并且隨時通風, 切忌因貪涼而引發各種疾病。

第二關:情緒關

小暑時節, 天氣炎熱, 人們容易煩躁不安, 愛犯困, 少精神。 情緒的波動, 會造成血壓易上升, 心臟負擔重, 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容易發作。 中風在夏天的發病率也相當高。 此外, 情緒波動過大還會導致腸胃功能紊亂, 呼吸系統疾病復發, 如哮喘、支氣管炎等。

建議: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 在養生健康方面, 應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 養護好心臟。 中醫認為, 平心靜氣, 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 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

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所以, 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 心靜自然涼。

第三關:飲食關

小暑過后不久就會入伏, 伏天濕熱, 人易感到頭暈腦脹, 并且易抑郁、倦怠、胸悶、胃口不好。 小暑時節, 多雨、高溫, 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于高發癥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建議:這一時節, 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 而且飲食要節制, 不可貪食、過量;以清淡, 富有營養為宜, 多食用具有消熱利濕作用的食物, 比如綠豆粥、荷葉粥、紅豆薏米粥等;可適當飲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等;盡量少吃辛辣和油炸食品。

第四關:睡眠關

夏季晝長夜短, 且夜間溫度較高, 導致一些人夜間休息不好。 根據中醫的說法,

如此“陰陽失衡”, 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

建議:夏季天亮得早、黑得晚, 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出相應調整。 早睡早起, 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 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高質量的睡眠。 睡眠時間不夠, 可以通過午睡補充。 最好平躺, 不要趴著睡。

第五關:健身關

不少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夏天出汗多, 不宜運動。 其實, 夏季仍需維持適量的運動, 只是要注意不應在烈日下運動。 同時, 由于夏季運動出汗量更大, 所以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防止出汗過多導致血粘度升高。

建議:短距離的健走、游泳、太極等是最適合酷暑時節的運動, 可以起到平心靜氣、緩解壓力的作用。 運動時間最好選在早上和晚上, 晚練不宜過晚, 以免影響睡眠。

小暑過后謹防中暑!

隨著小暑的到來,氣溫越來越高,一冷一熱特別容易引發中暑,所以此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如何預防中暑?

1、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時至16時在烈日下行走。

2、大量飲水,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增加水分攝入,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再飲水。

3、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

4、少吃高油高脂食物,減少人體熱量攝入。

5、高溫時盡量減少戶外鍛煉。如必須進行戶外鍛煉,則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6、如高溫時駕車出行,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

7、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來源:半島客戶端

半島都市報《平度新聞》

深度/溫度 貼近/實用

編輯/禚佩佩

以免影響睡眠。

小暑過后謹防中暑!

隨著小暑的到來,氣溫越來越高,一冷一熱特別容易引發中暑,所以此時一定要多加小心。

如何預防中暑?

1、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最好不要在10時至16時在烈日下行走。

2、大量飲水,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增加水分攝入,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再飲水。

3、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

4、少吃高油高脂食物,減少人體熱量攝入。

5、高溫時盡量減少戶外鍛煉。如必須進行戶外鍛煉,則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6、如高溫時駕車出行,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

7、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來源:半島客戶端

半島都市報《平度新聞》

深度/溫度 貼近/實用

編輯/禚佩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