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敌进我进、大胆穿插:太行区反“扫荡”作战,共歼灭日伪军2500余人

本文作者張憲文, 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 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 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 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1943年1月25日至2月10日, 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在涉縣溫村召開高級干部會議。 會上太行分局書記鄧小平作了《五年來對敵斗爭的概略總結與今后對敵斗爭的方針》的報告。

鄧小平

總結了5年來對敵斗爭的經驗, 確定了今后的斗爭方針。 會議決定繼續貫徹“敵進我進”方針, 向敵后之敵后發展, 并對今后如何貫徹“敵進我進”, 開展敵占區、游擊區工作, 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政策和策略。 會后各地區組織近千支游擊隊,

小部隊深入敵后, 普遍開展群眾性的游擊戰爭, 堅決打擊敵人的“掃蕩”和“蠶食”。

1943年5月初, 日軍為摧毀八路軍總部和八路軍第129師機關, 調動第36師團所部及第37、第69師團各一部和獨立混成第3、第4旅團和偽軍各一部共15000人, 分別從潞城、武鄉、遼縣、沙河、武安、林縣出發, 以大合圍陣式, 采取梳篦隊形, 向根據地中心區壓縮包圍, 企圖圍殲八路軍總部和第129師主力部隊。

戰前動員

八路軍事先獲得情報, 決定在敵合圍圈形成之前先行轉移。 八路軍先以小部隊牽制敵人, 以火力判明敵軍間隙, 主力部隊利用夜色掩護和準確情報, 及時跳出包圍圈。 敵企圖未能得逞, 轉而瘋狂捕殺根據地干部和群眾。 根據地軍民以內線與外線相配合的戰術,

堅決反擊敵軍的“掃蕩”。 留在內線部隊與地方武裝、民兵一起, 開展伏擊戰、麻雀戰、地雷戰, 與外線部隊對敵實行內外夾擊, 打亂敵合擊陣式。 外線主力部隊積極向白晉線、平漢線進擊, 破襲敵補給交通線, 襲擾敵后方。 同時, 太岳、冀南軍區部隊分別在白晉線、平漢線積極配合作戰。 5月下旬, 敵分別向同蒲、正太、平漢鐵路沿線撤退。 太行區反“掃蕩”作戰, 共殲滅日偽軍2500余人。

戰斗中

這次反“掃蕩”作戰中, 我軍敵情判斷準確, 軍事準備充分, 轉移時機掌握恰當, 運用了“敵進我進”、“聲東擊西”、“避實擊虛”、“大膽穿插”等游擊戰術, 取得了“反掃蕩”作戰的勝利, 打破敵摧毀太行山抗日根據地、消滅八路軍指揮機關的“掃蕩”計劃。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三卷》,

2016年版。

編輯: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浙江大學近現代史碩士生 蕭宸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