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一旦被外国封锁!我国这些行业将面临困境,创新之路任重道远

據觀察者網7月3日消息, 《科技日報》7月3日報道, 對材料微觀結構的觀測離不開“微觀相機”——掃描電子顯微鏡, 一種高端的電子光學儀器, 它被廣泛地應用于材料、生物、醫學、冶金、化學和半導體等各個研究領域和工業部門。 然而在電子顯微鏡這一領域, 我國的產品大多依賴進口, 每年采購的幾百臺儀器, 進口的就占了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 這個比例是十分可怕的。

其實不止是電子顯微鏡, 我國的很多行業現在都還處于嚴重依賴進口的地步, 一旦被外國封鎖, 將會面臨非常嚴重的困局。 據報道,

在芯片和半導體工藝領域, 中國產品的國產化可以說是不如人意, 核心產品都掌握在別國公司手里, 即使自己有國產化產品, 在性能上也和人家差了不止一代。

在精密儀器的加工制作上, 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論是信息通訊、生物醫療, 還是機械工程、航空航天, 我國的產品都不夠成熟, 材料不夠先進, 理論知識不夠完整, 經驗不足, 總之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我們的國產發動機雖然進步不慢, 但與國外的先進技術比起來, 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焊接電源制造基地, 對于水下設備的深海油管焊接技術需求迫切, 但是這一技術的焊接電源卻全被歐美壟斷, 國產化始終走不出關鍵的一步, 這也同樣是因為中國產品的材質問題,

材料質量達不到要求, 再好的設想都只是空話。

中國雖然近些年來在產品的國產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但我們必須得承認還有很多不足, 這些不足需要時間和資金來彌補, 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 我們這一代人任重道遠。 中國的人口眾多, 但反而比不上一些人口少的國家制作工藝之精良, 這是因為我們尚缺少全民化的工匠精神, 只有認真嚴謹地去發展技術、改良產品, 才能逐漸打破國外壟斷, 突破這個困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