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王照的戊戌年: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为何将礼部尚书拉下马?

作者:金滿樓

作為戊戌年的風云人物, 康有為、梁啟超已經成功地把自己的名字寫進了歷史。

或因主流歷史敘述采納了這兩位的書寫, 現在談維新變法, 言則必稱康、梁。 然而, 這一做法與傾向, 無疑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更多人的努力。

譬如, 曾因一紙上書而掀翻禮部六堂官的王照, 當年可謂是名噪一時, 但對多數國人來說, 如今卻已經很陌生了。

王照, 字小航(筱航), 直隸寧河縣人。 若論世系與旁支, 其家族堪稱人才鼎盛。

王照的曾祖父王錫朋, 系鴉片戰爭中英勇殉國的“定海三總兵”之一。 事后, 清廷謚剛節,

贈提督銜, 授騎都尉兼一云騎尉世職。

王照的父親王緝太學生出身, 襲世職;

王照的舅父華鑅, 咸豐壬子年進士, 工部主事;堂舅父、同時也是王照的受業師華金壽, 同治甲戌年進士, 曾任山東、河南學政, 官至吏部右侍郎;

王照的表兄華學涑、華學瀾, 也都是兩榜進士出身。

至于王照兄弟三人, 兄長王燮系廩生出身, 世襲騎都尉, 官京營游擊;王照于1894年中進士, 其弟王焯則于次年金榜題名。

人家說, 進學(中秀才)靠學問, 中舉靠命, 在短短數十年間, 王家和華家竟然一下出了六個進士, 這在當時是極其少見的。

王照于甲午年中榜, 系慈禧太后六旬大壽的恩科進士, 之后又撥入翰林院深造。 據其進士同年胡思敬記載:

“王照身軀奇偉, 治事有能名。

甲午之役, 練鄉兵保境殺賊, 紀律嚴明, 雖大風雨中, 隊伍不亂。 同時老於軍事者, 皆遜謝不及。 ”

由此可以得知, 王照在甲午期間曾回鄉辦團練, 這是仿效當年曾國藩故事了。 次年四月, 王照入京參加翰林院散館考試, 后分發禮部為六品主事。

1898年初, 王照與李石曾(清流領袖、大學士李鴻藻之子)及徐世昌(時在袁世凱小站幕中)等在蘆臺合辦八旗奉直第一號小學堂(今津寧河縣蘆臺第一小學), 是為全國地方學校之首創。

按王照的宏圖, 八旗奉直第一號小學堂“名為第一號者, 以后盡力推廣二號、三號以至十百千號, 多多益善也。 ”

當然, 也有對王照的大志不以為然的。 如與王照之兄交往甚密的刑部主事唐烜即在日記中說:

王照“弱冠后曾得有瘋疾, 數年始愈, 遂是掇科第。 與其兄弟皆不睦, 于卓生(王照之弟)尤參商, 為人乖愎自用, 雖才氣極大, 而同人中多落落難合”;

唐烜又說, 王照辦學堂時, 凡事不與他人商量, 人多怨之。

此外, 還有記載說, 王照“居常以氣力壓服一鄉, 鄉人莫不畏之。 有族人服內生子, 他斥為非禮, 不令入王氏譜。 俄而自居母喪, 其婦亦懷孕, 愧其無以服眾也, 逼婦自裁。 ”

這個就有些道德犯的味道了。

王照是1859年生人, 比康有為小一歲。 康有為是1895年中的進士, 比王照晚一年, 與王照之弟是同年。

不過, 康有為在朝考后未能入翰林院而是直接授為工部主事, 因而兩人幾乎同時進入官場。 戊戌年時, 康、王二人均為六品主事, 不過是兩枚普通的小京官罷了。

大約在1897年冬, 王照開始與康有為交接, 并進而成為康黨一重要分子。 據王照的自述, 他加入康黨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是兩人均主張開風氣;二是均主張尊君;三是他佩服老康的活動能力。

在戊戌年變法的熱潮中, 前期主要由康有為在前臺唱主角, 王照等人不過在旁側搖旗吶喊, 但在變法正酣之時, 王照卻因為一份奏折而驚動朝野, 一時風頭無二。

原來, 光緒皇帝當時正熱心廣開言路, 其下詔飭令, 如有屬吏具疏呈請代奏時, 各衙門堂官應隨時代奏, 不得拘牽忌諱, 稍有阻格。

然而, 王照依詔上折言事時, 禮部堂官許應骙及懷塔布等不肯代遞。 之后, 王照當面詰問彼等為何拒遞時, 雙方發生言語沖突。

王照表示, 如果本部堂官不遞,

他將自行前往督察院親遞。

不得已之下, 許應骙等一方面答應代奏, 另一方面又作折彈劾王照借端挾制、咆哮署堂, 并謂其居心叵測、請加懲治, 云云。

令許應骙等沒有想到的是, 光緒皇帝反以其抗違諭旨、故意抑格王照條陳等為由, 親筆朱諭將許應骙、懷塔布等六堂官全部革職, 同時賞給王照三品頂戴, 以四品京堂候補。

一個小小的六品主事, 竟然一下扳倒了兩個尚書、四個侍郎, 這次可真是令朝野上下大為震驚, 而王照的大名, 也迅速傳遍了整個京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