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专家不理解:为什么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到了却还不愿意把文物上交?

如今, 隨著鄉鎮農貿市場搭建起一體化的合作體系, 農民們在果蔬作物的種植、培育、外銷上得到了迅猛發展。 于是, 一層二層三層的小洋房也遍地開花。

而一些還在大城市中打拼的建筑工人們, 他們的收入也隨著城市的動遷在不斷提高, 作為新時代的農民, 天寒食寒衣不能暖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但是, 就以專家提出的這個問題而言, 為什么農民們致富了, 但還不愿意把自己家中的“寶貝”上交, 依然是一個值得人深思的問題。

我國律法保護個人生命財產安全, 其中就包括了屬于個人私有財產的文物。

于是, 這個問題就變得容易理解了。

如果說, 是挖來的文物或是地里撿來的, 河里拾到的, 那么它是需要上交的, 因為已經涉及到了法律層面。

而專家們的這句話也行得通了, 因為就不是自己的, 且及時上交還給獎勵, 農民們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 如果是家中祖傳的, 通過合法合理的途徑購得的, 上交是一個人愛國之心的具象化表達, 不上交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是祖祖輩輩延續來的寄托物, 偶爾拿出緬懷下先人不是一件好事兒嗎?

而且作為見證了家族興衰的老物件, 它之于一個家庭來說, 不僅僅是一件古董, 還是一個文化傳承上的承載物。

以個人通過合理合法渠道購來的文物, 有些人是愿意上交的, 因為愛國情懷。

但大多數人還是因為喜歡, 想作為興趣愛好來進行文物收藏的, 勸人割舍心愛物件, 豈非強人所難?

于是乎, 專家們的這句話就變了味兒了, 并非所有的文物都需要上交才夠得上“四有青年”的好品德, 對嗎?

而是說, 違了法紀搞到的文物還拒不上交的才不是一個好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