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本是顾念手足之情,反被夺得倾家荡产,建文皇帝朱允炆惨遭叔父逼宫后到底怎么样了?

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允炆, 可以說是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人物。 雖說他當了皇帝, 但是發生在他身上的事也可以說是皇帝中比較慘的了, 他父親身為朱元璋的長子, 沒命當上皇帝不說, 好不容易死后被嘉獎個封號吧, 還被人給奪了, 他自己也被逼宮退下了皇位。 那到底他被逼退位后死了沒有?沒死又去了哪?至今人們也都眾說紛紜, 但說法也就大致以下這幾種。

明朝皇室為鞏固自己的實權, 實行藩王政策, 明太祖將自己的領地分封給自己的兄弟子嗣, 想著說自己的國家都是兄弟兒子們在保護,

本以為能高枕無憂, 誰想到這一分藩地問題就來了。 有些藩地的藩王們依仗自己的皇親血脈, 再加上天高皇帝遠, 不斷擴大自己的蕃地實力, 其中屬就藩于燕京北平的燕王朱棣實力最強。 要說皇帝就是愛折騰, 再加上朝堂各級官員的推波助瀾, 皇帝深感自己的皇位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又馬上實行削藩政策, 這不, 一削藩, 又來問題了,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靖安之亂。

再說這朱允文的父親朱標, 是朱元璋的大兒子, 為人聲明大義, 性格寬厚仁慈, 對待弟弟們也是十分友善, 在王儲中也是威信最高, 誰想這皇位還沒坐上就不幸英年早逝了, 好在死后還賜了個“懿文太子”的封號, 沒想到死后就剩就這么點東西還被自己的弟弟朱棣給奪跑了,

啥也沒落下。

要說這朱允炆也受到父親了的影響, 同樣心地善良, 寬厚待人, 在他登基之后, 大臣們也是一個個替他為藩王勢力過大而憂心不堪, 幾次勸說下達削藩政策, 朱允炆也是心腸太軟, 不忍看到手足相殘, 即使后來就派了個兵去藩地駐扎, 還惹怒了燕王朱棣。 要不說也是藩王自己一個個狼子野心, 借個由頭就想造反, 好嘛, 朱允炆正好給了他個借口。 朱棣假借削蕃之名, 實謀逆之舉, 一路攻到南京宮中, 期間朱允炆雖多次乞求割地降和, 都沒有成功。 后人評到:皇帝什么樣的性格, 國家就什么樣。

朱棣率兵一路逼到宮中, 南京城淪陷, 宮中起了大火, 這一起大火就亂了套, 這還在宮中的皇帝朱允炆到底去了哪?大致有這么兩種說法:

第一種就是他被燒死了。 這皇帝命太薄, 皇帝椅子還沒坐熱就碰上自己的叔父作亂起義, 自己的父親也英年早逝, 上面也沒個保佑的人, 而且性子太軟, 不適合當皇帝。 大概是火勢太大, 沒能跑出火海。 要不可能就是藩王來勢洶洶, 心生膽怯, 然后干脆自行了斷了。

還有一種個說法就是他趁亂逃跑了。 這個說法倒也有一線線索可遁。 首先, 且不說這皇宮里面防火系統肯定不太差, 就算是著了火也有急救措施, 再說為什么這火就偏偏那么巧的就在軍隊進城的時候燒起來, 還偏偏能燒到皇帝那去, 要說不是有人故意為之也不大可信。

相傳說, 這皇帝朱允炆也是為了趁著這大火之亂逃跑。

其實在聽到燕軍破城的時候, 朱允炆本不想茍活, 想著要拔刀自盡, 但被少監王鉞勸住了, 說是太祖駕崩前留了個箱子, 祖孫有難方可打開。 待箱子開啟后, 里面裝著袈裟僧帽之類衣物, 度牒三張, 一把剃刀還有一張紙, 寫有:允炆鬼門入, 余人水關御溝出。 待太監給他剃度完后, 穿好袈裟, 一面命人縱火, 一面出逃。 這鬼門是指太平門, 內城的一座矮門, 才通一人, 門外候著一艘小船, 船上一道士說昨日高皇帝托夢命他來此守候。 于此也算是成功脫逃了, 這故事雖看著離譜, 但至今西南數省還流傳著有關他的詩句:

風塵一夕忽南侵, 天命潛移四海心。

鳳返丹山紅日遠, 龍歸滄海碧云深。

紫微有象星還拱, 玉漏無聲水自沉。

遙想禁城今夜月,

六宮猶望翠華臨。

倒也比較符合朱允文。 還有傳言說朱棣當了皇帝, 在宮中找到的朱允炆的尸首真假難辨, 自然不放心, 派鄭和下西洋也是想要再找找看朱允炆是否還活著。

其實不管怎么說, 朱允炆是生是死也都已經成為歷史, 故事就算不是真的, 也是人們對這個皇帝的一種祝福和祈愿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