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范佛里特弹药量”是什么样的存在?炮击像刮风,弹壳堆成山

圖中此人是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范佛里特。 他在李奇微離任接替麥克阿瑟的時候上任, 其外表看起來溫和友善, 說起話來還有點小羞澀, 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文質彬彬的人, 創造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專有名詞——范佛里特彈藥量。 那么, 他創造的這個名詞, 在戰場上到底是個什么樣的存在?(作者:川川滇滇。 聲明:“兵說”獨家稿件, 抄襲洗稿必究)

美軍向來推崇“火力制勝、武器制勝”。 在范佛里特上任前, 他們每天對志愿軍陣地的炮擊都在40輪以上。 對于火力薄弱的志愿軍來說, 這可以說是一個難以想象的炮擊數量。

即便如此, 范佛里特上任后, 居然將炮擊輪數調整上升到每天250至280輪, 是原來的六七倍。 有志愿軍戰士說:過去打仗, 炮擊還有節奏可以分辨, 但美軍的炮擊就像刮風, 嘩啦啦一陣接一陣。 看圖中這些炮彈藥筒, 就知道美軍的炮擊量有多大。

美軍的炮兵陣地, 堪稱“土豪”, 他們有用之不竭的彈藥補充, 而且采用機械化的供應方式, 補充速度很快。 所以, 他們每次打仗都差不多一個套路:先用炮彈將志愿軍陣地削掉一兩米, 當他們覺得這個陣地上不可能有生命時, 再派步兵沖擊占領陣地。

在范佛里特指揮的一場戰斗中, 9天之內就消耗了36萬發炮彈, 平均每天每門火炮發射350發。 在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 美軍更是對志愿軍小小的陣地傾瀉了炮彈190余萬發,

炸彈5000余枚, 幾乎是用炮彈將志愿軍陣地“洗”了一遍, “范佛里特彈藥量”由此得名。

美軍不僅有“土豪”炮兵, 更有海軍艦炮和航空兵各型戰機輪番助陣, 美軍戰機到志愿軍陣地上或用炸彈轟炸, 或用火箭彈襲擊, 或用機炮掃射, 在戰斗激烈時, 志愿軍官兵耳邊的爆炸聲一秒鐘就沒有停過。

英勇頑強的志愿軍官兵, 在美軍狂轟濫炸下躲進地下坑道, 待美軍步兵沖鋒時又鉆出坑道, 利用轟炸后的彈坑、殘存的散兵坑或工事等, 抗擊武裝到牙齒的美軍。 美軍雖然鋼多, 但氣卻少, 志愿軍每次都等到美軍逼近到幾十米距離時才開火, 美軍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哇哇亂叫, 丟下尸體倉惶撤退。 英雄的志愿軍用鐵的事實證明:決定戰爭勝負的,

決不是“范佛里特彈藥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