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视中国人为草芥的日军,为何没敢动孔府,还提前派军保护?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燒殺搶掠, 無惡不作, 視中國人為螻蟻、草芥, 但是碰到中國古跡名勝, 卻從骨子里有一種敬畏感, 心里充滿了矛盾。 日軍進攻山東時, 東京大學教授高田真治致信日本軍部說:“山東作戰, 如破壞曲阜古跡, 日本將負破壞世界文化遺跡之責任。 ”


1938年1月《倫敦新聞畫報》整版報道曲阜孔林落入日軍之手。

日本深受中國文化影響, 孔子作為儒家文化圈的至圣先師, 日本人保護孔府、孔林、孔廟, 不敢擅自毀壞碰觸, 自然有其道理。 但是日本人所到之處, 經常貼出保護古建筑遺跡的告示, 卻是為何?原因有仨:一是,

日本屠殺中國軍民, 是為了震懾抗日力量, 讓中國軍民放棄抵抗, 乖乖地做順民;二是基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敬畏心理, 不敢輕舉妄動;三是, 保護中國古建筑遺跡, 是為了據為己有, 能拿走, 能帶走的古董字畫, 統統帶走, 帶不走的建筑物, 也不能毀壞, 占領中國后, 自然也就是日本的了。


1938年1月日軍占領曲阜時, 美國記者拍攝的街道畫面, 并把自己的小汽車拍上。

1938年1月, 日軍占領曲阜, 就開始組織官兵進行參拜。 曲阜淪陷7年, “三孔”竟然沒受到任何破壞, 完好無損。 除此之外, 還對孟子廟進行保護, 貼出告示:一、孟子與孔子同屬日本精神文化的恩師, 是我們尊崇的偉人;二、日本軍人參拜孟子廟, 要像參拜日本神社一樣虔誠;三、參拜行為將會讓百姓更加親近日本軍隊。


1938年1月孔林

中國每個城市都有文廟, 孔廟, 盡管如此, 其實日軍并不是對所有孔廟都尊敬, 除曲阜外, 其他地方的孔廟都被掠奪一空, 甚至把騰沖文廟大成殿改造成了慰安所, 騰沖文廟最終毀于戰火。

1938年1月, 英國《倫敦新聞畫報》整版報道孔子后人孔德成, 在日軍的威逼利誘下, 不為所動, 保持了民族氣節。

在日軍鐵蹄下的曲阜孔廟大成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