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罗霍的争议手球,让我想到了高晓松的“世界杯假球论”

Storyline如約而至。

今天淩晨阿根廷和大家玩了一次心跳, 阿根廷與奈及利亞的比賽進行到第86分鐘, 梅卡多右路傳中, 曼聯後衛羅霍12碼處第一時間淩空墊射右下角入網, 阿根廷又活了過來。

賽後球迷們紛紛為阿根廷歡呼的同時, 我也聽到了有這樣的一種聲音:阿根廷絕殺功臣羅霍在第76分鐘的手球, 應該被判罰極刑。

讓我們將時間倒回至比賽第76分鐘:羅霍在禁區內起跳爭頂頭球, 手臂張開不幸打到皮球, 然而裁判在回看VAR之後卻沒有任何表示, 如果再判罰一粒點球, 奈及利亞就可能2比1領先, 之後羅霍的神奇可能也就不存在了。

裁判的判罰在賽後引來爭議, 奈及利亞隊隊長米克爾就在賽後炮轟主裁判, 他質疑為何裁判看到了手球卻不吹點球, 不能因為吹了第一個就不吹第二個, 不能因為犯規的是阿根廷就不敢吹點球!

而象牙海岸名宿德羅巴則表示:“奈及利亞的表現征服了一切。 但我很失望, 因為他們本有機會得分和殺死比賽。 他們對陣克羅埃西亞隊的第一場比賽有些遺憾, 但對冰島隊那場他們打得很好, 而今天我們看到了真正的奈及利亞隊。 ”

從慢鏡重播來看, 羅霍確確實實張開雙臂, 並且皮球確實擊中了他的手臂, 這理應是個點球。 但可能梅西和阿根廷要比奈及利亞更被需要, 裁判儘管看完了視頻重播,

但其依舊堅持這不是個點球。

這讓我想起了這兩天令高曉松成為眾矢之的的“世界盃假球”言論。 我們大可不必以一種絕對的口吻, 急於去否定一種言論, 即使它看上去千瘡百孔, 但同樣值得慢慢品味。

Storyline在體育競技比賽中是客觀存在。 畢竟體育不僅僅是體育, 它與政治、經濟等都有密切聯繫。

(企鵝號世界盃報導團出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