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欧盟保护版权“伤及”表情包文化,还能愉快地斗图吗?

表情包自誕生以來, 就憑藉隨做隨用、承包笑點、無國界無代溝等眾多閃光點讓無數網友愛不釋手。 不過最近, 歐盟的小夥伴似乎遇到了難題。 面對剛剛在歐盟議會上獲得不少支援票的《版權指令》第13條, 歐盟的網友們很可能得揮淚刪表情包了。 表情包確實歡樂, 但使用時也的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造成侵權。 作為表情包達人, 你有想過自己發出的表情包是否侵權嗎?

歐盟提議整治侵權, 表情包無辜“躺槍”了

當地時間21日, 歐洲議會法律事務委員會會議上, 議員們投票支持通過歐盟《版權指令》第13條規定。

根據新法規的要求, 任何允許使用者發佈圖像、腳本、音訊和代碼的網站或網路平臺都必須使用“內容識別技術”(即許多批評人士所說的“審查機器”), 過濾掉一切侵犯版權的內容。 提議的議員認為, 這樣做將迫使網路平臺停止上傳侵權內容, 而如果想要上傳發佈, 就必須獲得授權許可。

其實, 新法規的初衷是想解決線上音樂和視頻的版權問題, 但有版權的可不止音訊一家, 於是不少其他網路內容也一併“被保護”了, 包括代碼共用、諷刺搞笑類視頻, 以及許多人的最愛——表情包。

2017年, 有一張“嫉妒女友”的表情包圖片在國外很火。 這張照片最初由位於西班牙的攝影師吉列姆(Antonio Guillem)拍攝, 存放在個人圖庫中。 按照《版權指令》第13條, 內容識別技術將阻止社交媒體上傳這張吉列姆擁有版權的圖像,

或者引導使用者去獲取發佈授權。

拯救表情包大作戰

眼看表情包有難, 怎能坐視不管?支援網路自由的開放權利組織(Open Rights Group)執行董事基洛克(Jim Killock)認為, 新法毫無疑問會對人們使用表情包“造成威脅”, “用戶們其實都在重複使用受版權保護的內容, 但大多都是合理使用, 而這一點機器很難理解。 ”在他看來, 在電腦達到人類智商水準, 能夠和人類交流文化問題並作出文化判斷前, 要讓電腦對這些內容進行準確判斷是根本不可能的。 “法院判定這些侵權問題都得花上好幾天, 我們真的能指望演算法做得更好嗎?”

受到《版權指令》第13條約束的包括從電影電視、MV、專業攝影以及社交帖子中截取的劇照、動圖、片段等等。

對此次的新規, 科技領袖和歐洲數字維權人士們也深感不安, 他們認為新法規很有可能會親手“扼殺”表情包文化, 並通過過度限制言論自由, 永遠改變互聯網開放的本質。 上周, 萬維網創造者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維琪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Jimmy Wales)等70位有影響力的科技大佬, 連署了一封致歐盟主席的公開信, 稱《版權指令》第13條將“威脅互聯網的未來”。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還看到了另一點。 NBC指出, 第13條的出現是一個轉捩點, 侵權責任從原先爭議內容的上傳者轉移到了內容的所有者, 標誌著未來越來越多的責任將落在平臺身上。 目前, 雖然第13條在歐盟議會收穫了眾多支持票, 但反對這條法規的議員將可能在下個月的會議上再次推動組織重新投票。

而反對第13條的活動家們也把注意力轉向了歐盟議會的成員國, 寄希望於他們能在條款正式通過前踩下“刹車”。

真人表情包氾濫造成侵權時, 還能愉快地鬥圖嗎?

日常生活中, 一言不合就鬥圖其實很常見, 沒有表情包就不能好好說話的人也不在少數, 但在發出表情包前, 或是完成“截圖-加文字-添加到表情包”這波操作前, 會考慮到侵權問題的一定不多。

夏天來了, 又到了反手就給你一個“葛優躺”的季節。 但2016年12月, 一家旅行網站就因為未經許可在微博上發佈了18張葛優系列表情包, 通過介紹“葛優躺”行銷相關酒店預定而被判侵權。 除了明星, 普通人的表情包也可能被“玩壞”了。

把同學的照片配上文字製成表情包, 傳播開之後影響了對方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案例也有發生。 幾年前偶然成名的“小胖”表情包, 在被配上一些低級趣味的文字後, 其實也構成了對“小胖”名譽權的侵犯。

據報導, 在付費的明星“正版”微信表情包所得收益中, App Store拿走三成, 剩下的微信和明星對半分。

想要避免掉進真人表情包侵權坑, 其實也很簡單:如果用於商業用途, 就必須取得對方的許可, 而如果是自娛自樂, 那麼請注意把握文字的尺度, 善意使用。 好啦, 讓我們繼續愉快地加入表情包大戰吧。

等等!點個贊再走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