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对中国无可奈何,这次发达国家只能“自吞苦果”

一說起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之處, 環境優美常常是一個被重點提及的話題。

但你不知道的是, 這些發達國家的美好環境, 恰恰是建立在他們把垃圾出口到中國的基礎上的。

而隨著去年中國全面禁止洋垃圾進口以來, 眾多發達國家, 特別是西方的歐美國家就開始叫苦不迭, 他們的媒體更是在不斷抱怨中國的做法給他們帶來的種種“傷害”。

不過, 如今這些西方國家終於開始意識到, 他們只能“自吞苦果”…..

這兩天, 一些美國的媒體就再次報導了中國拒收洋垃圾, 特別是廢塑膠後, 給美國等多個發達國家的垃圾回收產業鏈條帶來的巨大衝擊。

而且由於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再有中國那種龐大的垃圾處理能力, 這些發達國家可能不得不面臨垃圾送不出去, 只能不斷堆在自己國家, 導致 “垃圾圍城”的局面。

而美國大媒體彭博社甚至在他們的報導中還使用了“中國給全世界丟下了一個1.11億噸垃圾的大問題”這種很明顯是在埋怨中國的標題。

不過, 與以往不同的是, 這次美國媒體抱怨聲中, 也有一些媒體開始呼籲自己的政府和國民通過立法等手段努力減少塑膠袋等一次性塑膠產品的使用。 因為他們開始意識到, 把自己造成的垃圾污染強加給中國, 其實是一個不怎麼光彩的事情。

美國知名雜誌《Wired》就在一篇最新報導中寫到,

儘管處理廢塑膠在中國一度是個相當賺錢的行當, 但近幾年中國自己產出的廢塑膠已經越來越多, 而來自境外的廢塑膠的品質則越來越差, 所以出於經濟和環境雙重原因中國開始拒收國外的廢塑膠。

但另一方面, 該雜誌也表示, 作為曾經世界上最廉價的廢塑膠垃圾傾瀉場, 中國在過去28年裡也確實處理了全世界大量的廢塑膠垃圾。 所以人們也不能把如今中國拒收廢塑膠後出現的垃圾堆積的困境簡單怪在中國身上——畢竟, 中國自1988年其進口的洋垃圾中有90%都來自高收入國家, 其中歐洲的最多, 然後是日本和北美的…..

“這些國家的人們需要認識到, 中國不過是在給他們處理他們的垃圾”。

同時, 這篇報導還指出中國周邊的越南、韓國和泰國等國家吸收洋垃圾的能力也已經非常飽和,

而發達國家因為缺少垃圾處理的基礎設施和資源, 目前也無力處理自己生產的這些垃圾——甚至於美國一些地方都已經開始取消垃圾回收專案, 統統進行填埋了……

所以, 美國有人就希望政府還是通過立法盡可能從源頭上減少比如一次性塑膠的使用, 甚至在國際上達成可以某種大幅度削減一次性塑膠使用的協議。

諸如美國《華盛頓郵報》和美聯社的報導也指出,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承擔中國之前的洋垃圾處理量, 所以沒處傾瀉自己廢塑膠等洋垃圾的美國等發達國家也不得不開始認真思考新的辦法去對待與日俱增的廢塑膠等垃圾問題。

美國的一個全國性的垃圾回收組織“全美回收聯盟”就呼籲塑膠生產企業改變對一次性塑膠產品的生產和使用辦法, 從而讓這些產品更利於回收。 英國最近則決定從明年開始禁止銷售一切一次性塑膠產品。 而歐盟也因為中國的禁令開始考慮對塑膠袋等一次性塑膠產品徵稅, 希望以此控制這種廢塑膠垃圾的數量, 並提升歐洲地區自己的處理和回收能力。

這發生在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幕幕, 又不禁令耿直哥想起今年3月的時候, 美國政府的代表在世界貿易組織上曾強硬地要求中國取消洋垃圾禁口令的事情, 理由是中國的做法不僅傷害了美國的利益, 還擾亂了全球垃圾處理回收供應鏈。

當時, 我國外交部給出的回應是“虛偽”。

而結合今天一些已經 “開竅”的美國媒體的報導來看, 我們更不難發現, 要不是咱中國停止給發達國家處理廢塑膠等垃圾, 不再慣著這些西方世界的富國, 這些國家根本還不願意改變他們製造這些洋垃圾的生活方式呢!

可話說回來, 我們雖然不再給發達國家處理他們不願意處理的麻煩, 也要正視和嚴肅對待我們自己的麻煩, 努力減少我國自身產出的廢塑膠垃圾。 畢竟, 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了垃圾處理在我國仍然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 就在西方媒體已經開始逐步醒悟, 紛紛呼籲西方改變自己的時候, 臺灣的一些台獨媒體卻反而替這些西方國家數落起大陸來, 甚至還嫌棄大陸拒收洋垃圾的決定導致臺灣的垃圾進口量增加。

諷刺的是,臺灣網友反而在吐槽說:為啥臺灣要進口這些垃圾呢?

甚至還嫌棄大陸拒收洋垃圾的決定導致臺灣的垃圾進口量增加。

諷刺的是,臺灣網友反而在吐槽說:為啥臺灣要進口這些垃圾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