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在150年内,人类几乎不可能实现星系际移民?

移民其他星系, 前提是能夠發現其他星系中存在宜居的行星。 在宇宙中, 離太陽系最近的已知星系是大犬座矮星系, 它與我們的距離約為2.5萬光年, 這要比我們與銀心的距離還要稍微近一些。 雖然現在發現最遠的系外行星已經達到了2.8萬光年, 但在這麼遠距離能夠被發現的系外行星都是一些體型十分龐大的氣態巨行星, 而適合人類居住的岩質行星往往個頭很小, 以目前的技術很難發現這麼遙遠的岩質行星。 直到現在, 我們也沒有發現其他星系中的行星。 為了找到銀河系外的宜居行星,

人類的觀測技術需要得到革新。

即便我們能夠發現宜居的銀河系外行星, 如何跨越如此遙遠的距離是擺在面前的另一大難題。 如果從地球參照系來看, 即便以光速飛向大犬座矮星系, 所需時間也要2.5萬年, 而光速又是最快的運動速度, 那豈不是星際旅行沒有辦法實現了嗎?

其實不然。 利用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效應, 如果星際飛船的飛行速度足夠接近光速, 那麼, 對於飛船上的太空移民來說, 他們可以在有生之年到達大犬座矮星系。 如果星際飛船的速度沒有那麼快, 也可以結合冬眠技術, 讓太空移民可以活著抵達另一個星系。

或者利用廣義相對論中所預言的蟲洞, 太空移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飛過遙遠的空間。

但遺憾的是, 目前我們還沒有能力製造蟲洞, 因為它們在現實中是否真的能夠存在還是個問題。

在短期內, 人類幾乎不可能實現星系際移民。 現在的第一步, 先要能夠實現銀河系內的恒星際移民。 此外, 移民其他宜居星球還面臨種種問題, 包括人類在其他星球上的適應性, 以及如何與其他星球上的生命相處。

或許150年以後的今天, 人類都還不具備移民到太陽系之外的其他行星上生活的可能!甚至連在太陽系內創造移民火星和土衛六的移民居住條件都不能具備!探測歸探測!但探測到了又能怎樣?

如果可以肯定是先由少數人移民到新發現的能居住的星球上去, 一是技術不允許一起走, 二是新環境到底能不能適合人類居住也不能全去,

再說了, 星際移民絕對是很多年才能到達的目標, 哪能人人前往呢?既然是“未來”, 一億年以內都叫未來。

人類以後離開地球的方式會多種多樣。 星際之間的旅行雖然不能很快就能實現, 人類最為需要的是以一個開放的心態來接受地球之外的智慧文明。 就象地球人把動物也當作人類的朋友一樣。 探索是人類的天性, 對在太陽系之外的新天地的探索就從現在開始吧!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