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这口气真的非争不可?

世界盃激戰正酣, 力壓阿根廷隊排名小組第一的克羅埃西亞, 卻突然後院起火:球隊官方宣佈, 鋒線大將卡利尼奇被開除出隊。

此事的導火索, 是在克羅埃西亞對陣奈及利亞的比賽中, 卡利尼奇拒絕被換上場。 他本人解釋稱, 自己背部不適無法比賽。 但經隊內醫護人員的確認, 他的傷勢並未到影響比賽的程度。 據說, 他是因為對自己在隊裡的替補地位心懷不滿。

關於此事, 克羅埃西亞主教練達裡奇說得比較“藝術”:因為他希望隊員都能保持健康、隨時做好上場準備, 所以決定讓其打包回家“養傷”。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 卡利尼奇臨陣違抗軍令才是關鍵。 可以預計, 卡利尼奇的國家隊生涯很可能就此斷送。

一支球隊裡, 就算你是天大的大牌, 也不可能大過主教練。 要都這麼鬧一出, 隊伍還怎麼帶?考慮到他的競爭對手還是曼祖基奇這樣的頂級前鋒, 打不上主力再正常不過。 竟然還為這種事跟主教練慪氣, 確實讓人有些難以理解。

按照常理, 世界盃這種大場面, 幾乎是所有球員夢寐以求的最高舞臺。 就連第三門將這種幾乎不可能上場, 主要負責陪練和活躍隊內氣氛的位置, 都能搶得打破腦殼。 各種輕傷不下火線的故事更是不少。 只聽說過哭著喊著卻求而不得的, 沒聽說臨到上場反而撂挑子的。

有一個說法是, 卡利尼奇雖然出生並效力於克羅埃西亞,

但他本人其實是塞族人。 因為巴爾幹各國之間某些民族歷史方面的原因, 卡利尼奇在克羅埃西亞國內的處境有些尷尬。 不僅不太招球迷和輿論的待見, 與隊友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微妙。

2015年一場俱樂部比賽中, 卡利尼奇跟對方陣中的國家隊老隊長斯爾納發生了摩擦。 本來球場上常見的一幕, 經過國內輿論的一通演繹後, 卡利尼奇遭受了來自各方一邊倒的抨擊, 其中還不乏上綱上線的言辭。 同為國腳, 待遇卻如此天差地別, 換到其他人, 可能都會有些心寒。 這或許可以解釋, 為何卡利尼奇會如此任性, 以至於全然不顧後果。

當然, 整件事情真正的原因, 只有卡利尼奇自己清楚。 但毫無疑問,

無論克羅埃西亞最終成績如何, 又一番口誅筆伐多半是在所難免。 對於這支球隊來說, 斬將祭旗後的結果是唇亡齒寒下的軍心渙散, 還是清除刺兒頭後的團結一心, 還要在球場上見分曉。

長江日報評論員楊京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