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本科毕业论文是存还是废?网友投票:超八成人数支持取消

就在剛剛過去的五月份, 絕大多數高校組織開展了本科生畢業論文答辯工作。 不少應屆畢業生們終於松了口氣, 答辯通過也就意味著可以拿到雙證順利畢業了。

而細究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品質則令專業人士大呼失望。 4月13日, 首都經貿大學劉穎教授深夜發博, 表示贊同取消本科生論文的建議。 此言一出立刻引發網路熱議, 關於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存廢之爭, 迅速佔領微博熱搜成為熱門話題。

八成網友支持取消畢業論文, 只因不想生產“學術垃圾”

事實上, 關於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的呼聲由來已久。

早在2004年3月29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周凱撰寫的題為《本科畢業論文摻水嚴重能否取消》的文章就引起了高教界的大討論。

今年4月, 頭條教育發起了一個話題為“該不該取消本科論文”的投票, 截至4月22日的資料顯示, 支持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的人數超八成, 佔據壓倒性優勢。

縱觀網友評論, 贊成者大多認為“本科生寫不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只能徒增學術垃圾罷了”。 這也無疑顯示著大部分畢業論文的通病:論文本身品質不過關。 于學生而言, 個人能力及態度直接決定著論文品質的高低。 有調查資料顯示, 超過90%的本科生用不足30天完成論文, 有47%的學生甚至只用了不足10天。 對於一篇高品質論文的寫作, 這個時間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品質也可想而知。

於學校而言, 是否提供學術能力培養的配套設施和資源也極為關鍵。 現實情況是, 高校中很少有課程專門教授如何進行專業論文的寫作, 所以在突然面對“正兒八經”的畢業論文時, 大部分同學都覺得手足無措。

更為現實的一個考量則是, 如今本科生的培養目標是培育面向學術、實踐等多種需求的後備人才, 然而畢業論文卻是側重學術理論, 這明顯與培養目標背道而馳。 正如劉穎教授所言, “無論是培養目標還是群體特徵, 現在的本科生已經不同于30年前的本科生了。 現在的本科生寫論文真的沒有太大的意義。 ”

況且畢業論文的重點準備時間恰逢各個重大考試的高峰期, 考研複試、銀行考試、教師資格證考試、公務員考試等等,

壓力之大的分身乏術也可想而知。

如此形勢之下, 論文代寫這一產業也應運而生, 剽竊、代寫、造假等學術不端行為在本科畢業論文中也屢見不鮮。 不少大學生甘願鋌而走險、不惜觸及法律的底線。

論文寫作更注重態度與過程

而反對者同樣振振有詞、據理力爭。 他們認為,本科生畢業論文是衡量大學四年所學知識的標準,也是大學生從學校學習過渡到社會工作的一種鍛煉。 且不說該教授犯了以偏概全的問題, 不會寫論文就直接取消, 不免是一種消極的逃避心理, 也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論文品質低難道不該更多從學生的角度尋找問題的原因所在嗎?上課低頭黨, 宿舍吃雞黨, “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可以說是不少大學生的真實寫照, 如此狀態又如何能寫出一篇高品質的學術論文?就算學校課程體系未能系統教授論文寫作方法, 你就不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探索學習嗎?圖書館、網路甚至直接向老師求教, 總會有方法來解決問題, 而你的種種理由不過是懶惰的藉口罷了。

再者, 縱使學術價值低廉也不應一棍子打死, 至少你能夠在過程中鍛煉到起碼的整合、編譯、格式等基礎能力。 畢竟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 畢業論文是他們在大學裡寫過的唯一一篇最為規範的學術論文, 也有很多人在這一過程中才真正掌握到WPS、PPT等軟體以及答辯應答的方法技巧, 未免不能說不是一種收穫。

豐富畢業考核形式,

滿足個性化需求

議論紛紛之中, 還有這樣一種聲音, 即豐富畢業考核形式, 滿足不同人群的個性化需求。

在我國, 已有部分院校在畢業論文制度改革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2009年,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系就將本科生“單一的學術性畢業論文變革為多樣化的畢業設計”。 具體變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可選擇論文以外的其他方式, 比如編導類專業的學生可以拍紀錄片, 主持類專業的學生可以策劃一檔新節目;二是依然選擇寫論文的形式, 但是不再拘泥于現行的“參考文獻”等的模式, 比如可以通過社會調研, 為某新聞單位創造一種新的發行模式。

2010年5月, 3位元選擇新方式作為畢業考核辦法的新聞系女生站上講臺, 接受畢業設計答辯,成為首先“吃螃蟹”的學生。最終,3人都成功通過答辯,順利畢業。

2017年,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的“2017屆本科高品質、多元化畢業設計答辯暨作品展映會”上,二十多名本科畢業生就按小組帶來了自己的微電影作品,並通過展示影片、個人闡述、老師點評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畢業答辯。

圖為答辯現場

此外,2014年5月,華東交通大學出臺了《華東交通大學軟體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替代辦法》,規定學生可申請科研作品替代畢業論文(設計)。

通過這樣多樣化的方式完成畢業答辯,既能夠順應社會的多元化需求,同時也能夠提前對專業技能應用進行演練和檢驗,這恐怕比流於形式的畢業論文制度更能發揮大學培育各領域卓越人才的作用。

但不管未來本科生畢業論文制度是存是廢,社會各界理應重視當下存在的種種弊端,揚長避短,最大程度地發揮現行制度的最大效用,並依據現實情況做出相應的改革與調整,如此方能更好地適應形勢需要,培養出更多高品質人才。

(文中部分資料、圖片源於搜狐教育、中國知網、微博)

接受畢業設計答辯,成為首先“吃螃蟹”的學生。最終,3人都成功通過答辯,順利畢業。

2017年,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的“2017屆本科高品質、多元化畢業設計答辯暨作品展映會”上,二十多名本科畢業生就按小組帶來了自己的微電影作品,並通過展示影片、個人闡述、老師點評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畢業答辯。

圖為答辯現場

此外,2014年5月,華東交通大學出臺了《華東交通大學軟體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替代辦法》,規定學生可申請科研作品替代畢業論文(設計)。

通過這樣多樣化的方式完成畢業答辯,既能夠順應社會的多元化需求,同時也能夠提前對專業技能應用進行演練和檢驗,這恐怕比流於形式的畢業論文制度更能發揮大學培育各領域卓越人才的作用。

但不管未來本科生畢業論文制度是存是廢,社會各界理應重視當下存在的種種弊端,揚長避短,最大程度地發揮現行制度的最大效用,並依據現實情況做出相應的改革與調整,如此方能更好地適應形勢需要,培養出更多高品質人才。

(文中部分資料、圖片源於搜狐教育、中國知網、微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