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毎一个“恋父”的孩子,都有一个好父亲!爸爸,请收下这一波表白

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又到啦!各位寶爸們, 你是孩子心中“理想的爸爸”嗎?你的兒子/女兒願意成為/嫁給和你一樣的人嗎?

帶著這些問題, 今年父親節來臨前, 父母堂進行了一次獨家街頭採訪。

爸爸不只是爸爸, 爸爸更是孩子的燈塔

我們常說:母愛似水, 柔韌細膩;父愛如山, 深沉內斂。 其實, 不只是父愛與母愛的表達方式不同, 父親與母親的家庭意義與社會意義也不同。

父親這一角色一直被賦予著“燈塔”般的意義。 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就曾說過: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 許多孩子終其一生都把父親視為他們的偶像或最大的對手。

這一點, 從眾多名人所講述的、父親對他們的深遠影響即可見一斑。

中國女作家、錢鐘書夫人楊絳

楊絳先生曾在《回憶我的父親》一文中提到:

父親當江蘇省高等審判廳長的時候, 張勳不知打敗了哪位軍閥勝利入京。 江蘇士紳聯名登報擁戴歡迎。 父親在歡迎者名單裡忽然發現了自己的名字。 那是他屬下某某擅自幹的, 以為名字既已見報, 我父親不願意也只好罷了。

可是我父親怎麼也不肯歡迎那位“辮帥”, 他說“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立即在報上登上一條大字的啟事, 申明自己沒有歡迎。

事後, 父親還對楊絳說, “你知道林肯說的一句話嗎?Dare to say no!你敢嗎?”這樣的勇氣與風骨, 讓楊絳時隔多年後仍記憶猶新。

中國當代作家、詩人趙麗宏

趙麗宏也在《揮手——懷念我的父親》中寫到了父親對自己的影響, 儘管幼時家貧, 父親仍為他塑造了端正的為人原則與積極的生活態度, 讓他受益匪淺:

在我的童年時代, 家裡一直是過著清貧節儉的生活。 記得我小時候身上穿的總是用哥哥姐姐穿過的衣服改做的舊衣服, 上學後, 每次開學前付學費時, 都要申請分期付款。

對於貧窮, 父親淡然而又坦然, 他說:“窮不要緊, 要緊的是做一個正派人, 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我們從未因貧窮而感到恥辱和窘困, 這和父親的態度有關。

電影《長江七號》中, 周星馳飾演的爸爸也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

孩子心中的好爸爸, 原來是這樣的

說到名家的父親, 正在讀此文的你或許會感到遙遠而陌生, 但別忘了, 每個爸爸都是孩子心中的超級英雄。 你可以是平凡的, 但一定要做好孩子心中的“燈塔”, 盡你所能成為TA心中的“好爸爸”、成為TA長大以後想要成為的人!

而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 因為在孩子心中, “好爸爸”是這樣的:

陪伴與呵護

“每個禮拜六都帶我出去玩。 ”

——受訪小朋友

“爸爸有一次說接我回來, 但我們家汽車壞了, 他就只好騎電瓶車接我, 那天風特別大、好冷, 爸爸就把外套披在我身上, 好溫暖, 我覺得好感動!”

——受訪小朋友

2003年的美國電影《冒牌天神》中, 摩根·弗裡曼飾演的“上帝”說:用手分開番茄湯不是奇跡、而是魔術, 一位單親媽媽打工、兼差, 還能抽空陪小孩練球才是奇跡。

這一理論對於爸爸來說也同樣適用!在孩子的心目中, 爸爸能創造的奇跡不一定是賺大錢、成就偉業, 而是在忙碌了一周之後還能在週末陪自己撒歡、是天寒風大的放學路上能給自己一件寬厚的外套。

在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裡, 一組調查資料也顯示:100個小學生中, 超九成孩子最想要的禮物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度過節日”。 即使是有物質禮物心願的孩子, 也寧可放棄禮物, 改為選擇和爸爸媽媽相處一天。

而陪伴孩子, 爸爸媽媽都不能缺席、也不能完全替代對方。 因此, 爸爸們, 如果你不想聽到孩子說:我才不想成為/嫁給我爸爸那樣的人, 他都從來不肯陪伴家人!

那麼從現在開始, 嘗試每天從你時間的海綿裡擠出一點分給孩子、多給他們一些陪伴與呵護吧!

愛與擔當

“我爸爸在外地工作, 有一個週末, 我媽媽帶我去他工作的地方, 那個時候很晚很晚了, 我看見他還在工作。 如果沒有我和我弟弟, 爸爸也不用那麼辛苦, 他是為了我們一直在工作。 ”

——受訪小朋友

不得不說, 在眾多回答中, 這位小女孩的話最令人動容。 小小年紀能有如此心思, 固然讓人欣慰, 但想必這一定與父母平日對她的教育、對家庭的勤懇奉獻密不可分。

看到她的答話, 不禁讓人聯想到前段時間賺了大家不少眼淚的短片“撒謊的爸爸”。 片中的小女孩同樣懂得體諒自己的父親, 認識到“爸爸撒謊說自己不累、不餓”都是為了自己……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被人們“念叨”了近一個世紀,但其實,這裡所說的“老師”並非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多地關乎品格與愛。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有責任意識的、頂天立地的人,那麼承擔起我們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就是最好的“身教”。

這幾種特質,更是爸爸們的加分項

面對父母堂獨家街訪的鏡頭,很多孩子說出了內心的真實想法,也的確值得各位寶爸思索、借鑒。

但我們不能一直從孩子那裡“汲取營養”,下面給出的3點建議,寶爸們也不妨參考一下,為自己加分、讓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更高大。

尊重你的另一半

我們始終強調,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作為家長,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首先,爸爸媽媽尊重並深愛彼此;然後,我們都愛你。

電視劇《父母愛情》中,郭濤飾演的軍人江德福與梅婷飾演的“資產階級小姐”安傑跨越階級、結為夫婦後,共養育了三兒兩女,其中大女兒江亞菲的性格最像媽媽,直爽中不乏潑辣。

一次,亞菲試穿了媽媽年輕時的旗袍,並問爸爸媽媽:好看嘛?

當聽到安傑說“真有我年輕時候的樣子”時,江德福立刻接了一句“可比你年輕的時候差遠了”。

雖然劇中的亞菲已經長大,但“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的家庭秩序依然在,這樣的畫面也的確令人羡慕。

說出的話要做到

2013年9月,《重慶日報》報導過這樣一則新聞:

萬先生與妻子帶著3歲9個月大的兒子權權一起逛街,答應兒子逛完以後帶他去吃肯德基,但一進商場,夫妻倆挑選商品挑花了眼,把對孩子的承諾忘在了腦後。

從商場出來以後,兒子提出要父母兌現承諾、帶他去吃肯德基,但萬先生與妻子逛街逛得意猶未盡,便敷衍兒子道:買兩個麵包就行了,我們再去另一個商場。

到了另一個商場,權權又看到了肯德基,再次讓父母帶他去吃,但萬先生與妻子仍未理會,繼續逛了起來。見父母如此不守信用,權權竟趁媽媽試衣服、爸爸上廁所的時候自己一個人跑去了肯德基。

民警幫助萬先生夫妻倆找到權權時,他正一個人坐在肯德基店裡,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吃……

孩子的世界可以很大,有時卻也很小,父母給的承諾重千金,一次失信,就會給孩子留下難以撫平的傷害,更有甚者,也會讓TA養成不講信用的陋習。因此,無論你的承諾是什麼,只要說出口,就請一定做到。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這是韓國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的一句臺詞。

的確,完美的父母或許並不存在,我們也不必為了追求所謂的完美而迷失更寶貴的東西,例如,在錯誤中成長。

此外,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也是一種謙虛。在電影《二次初戀》中,兒子就曾抱怨自己的爸爸“總是自以為是”。

因此,比起刻意追求完美、自以為完美,不如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也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以謙虛、平和的心態和孩子一起成長。

寫在後面:

各位寶爸,看完本文,你想不想問問自己的孩子“願不願意成為爸爸這樣的人”呢?如果問了,歡迎將孩子的答案與你自己的思考在留言區分享給我們哦!

在這個專為寶爸而設的節日裡,各位寶媽一定也不要吝惜、來吐槽吧!

最後,請收下父母堂為大家準備的“父親節禮物”,祝所有寶爸節日快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被人們“念叨”了近一個世紀,但其實,這裡所說的“老師”並非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多地關乎品格與愛。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有責任意識的、頂天立地的人,那麼承擔起我們自己對家庭的責任,就是最好的“身教”。

這幾種特質,更是爸爸們的加分項

面對父母堂獨家街訪的鏡頭,很多孩子說出了內心的真實想法,也的確值得各位寶爸思索、借鑒。

但我們不能一直從孩子那裡“汲取營養”,下面給出的3點建議,寶爸們也不妨參考一下,為自己加分、讓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更高大。

尊重你的另一半

我們始終強調,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作為家長,我們要讓孩子明白:首先,爸爸媽媽尊重並深愛彼此;然後,我們都愛你。

電視劇《父母愛情》中,郭濤飾演的軍人江德福與梅婷飾演的“資產階級小姐”安傑跨越階級、結為夫婦後,共養育了三兒兩女,其中大女兒江亞菲的性格最像媽媽,直爽中不乏潑辣。

一次,亞菲試穿了媽媽年輕時的旗袍,並問爸爸媽媽:好看嘛?

當聽到安傑說“真有我年輕時候的樣子”時,江德福立刻接了一句“可比你年輕的時候差遠了”。

雖然劇中的亞菲已經長大,但“夫妻關係大於親子關係”的家庭秩序依然在,這樣的畫面也的確令人羡慕。

說出的話要做到

2013年9月,《重慶日報》報導過這樣一則新聞:

萬先生與妻子帶著3歲9個月大的兒子權權一起逛街,答應兒子逛完以後帶他去吃肯德基,但一進商場,夫妻倆挑選商品挑花了眼,把對孩子的承諾忘在了腦後。

從商場出來以後,兒子提出要父母兌現承諾、帶他去吃肯德基,但萬先生與妻子逛街逛得意猶未盡,便敷衍兒子道:買兩個麵包就行了,我們再去另一個商場。

到了另一個商場,權權又看到了肯德基,再次讓父母帶他去吃,但萬先生與妻子仍未理會,繼續逛了起來。見父母如此不守信用,權權竟趁媽媽試衣服、爸爸上廁所的時候自己一個人跑去了肯德基。

民警幫助萬先生夫妻倆找到權權時,他正一個人坐在肯德基店裡,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吃……

孩子的世界可以很大,有時卻也很小,父母給的承諾重千金,一次失信,就會給孩子留下難以撫平的傷害,更有甚者,也會讓TA養成不講信用的陋習。因此,無論你的承諾是什麼,只要說出口,就請一定做到。

承認自己的不完美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這是韓國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的一句臺詞。

的確,完美的父母或許並不存在,我們也不必為了追求所謂的完美而迷失更寶貴的東西,例如,在錯誤中成長。

此外,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也是一種謙虛。在電影《二次初戀》中,兒子就曾抱怨自己的爸爸“總是自以為是”。

因此,比起刻意追求完美、自以為完美,不如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也接納孩子的“不完美”,以謙虛、平和的心態和孩子一起成長。

寫在後面:

各位寶爸,看完本文,你想不想問問自己的孩子“願不願意成為爸爸這樣的人”呢?如果問了,歡迎將孩子的答案與你自己的思考在留言區分享給我們哦!

在這個專為寶爸而設的節日裡,各位寶媽一定也不要吝惜、來吐槽吧!

最後,請收下父母堂為大家準備的“父親節禮物”,祝所有寶爸節日快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