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温碧霞再放冻龄美照,可不老女神为何票房尴尬缺少戏拍

文/馬慶雲

近日, 多家正規娛樂媒體放出一組溫碧霞的美照, 靚麗身材和不老容貌再次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 這位曾經香港出道的女演員, 是整個80後的美好記憶。 然而, 最近一些年來, 溫碧霞在內地雖然依舊擁有不少特定粉絲群體, 卻沒有更多的影視劇上映, 大家只能依靠溫碧霞時不時放出的美好照片回憶女神的姣好容顏了。

有網友調侃認為, 溫碧霞最近幾年來, 只能靠著美圖來引起一定量的話題了。 在這個靠作品說話的時代, 她已經離大家非常遙遠。 這種指責也不無道理。 溫碧霞早年被文雋導演發現,

曾一度取得第二屆金像獎的最佳女主角提名, 稍後的不少電影更是引領了香港電影的一個靚麗時代。 女神的容貌, 卻也正式定格在了那個年代。

1966年出生的溫碧霞, 如今已經52歲, 卻依舊是一副少女般的容顏, 大家在感慨她從未老去之後, 卻也猛然發現, 老女神其實已經沒什麼戲拍了。 我們在批評溫碧霞只有美照沒有作品的時候, 也應該思考, 當下的影視創作, 是否給老演員尤其是女演員以生存空間了?現在的影視劇, 絕大多數的角色都是給了青年女性演員, 讓她們在劇中展現美好容貌, 卻忽略了, 真正有價值的影視劇, 不應該忘記溫碧霞等人為代表的中年甚至老年人群。

反觀溫碧霞最近幾年, 可謂是並未接到什麼大陣仗的影視劇。

反應到電影票房方面, 也十分尷尬。 2016年, 溫碧霞和譚耀文主演的電影《愛在深秋》上映, 溫碧霞在其中又年輕了一把, 飾演一個為愛情而執著的女青年。 這樣一部女神級作品, 最終票房卻只有113萬元。

而另一部由溫碧霞主演的電影, 票房則更加尷尬。 2016年《708090之深圳戀歌》上映, 該片講的是幾位來深圳打拼的青年如何面對事業與愛情的故事, 不僅有溫碧霞這樣的老女神主演, 新生代的趙奕歡更是絕對的女二號。 可是, 該片最終票房42.7萬元。 網友們不得不調侃追問, 這個票房夠劇組的盒飯錢嗎?

市場無疑已經回應溫碧霞的“不老”人設。 一位52歲的知名老演員, 依舊拼搏在愛情電影的第一線, 確實有點與自己的年齡不對等。

作為老一輩的香港演員, 大家可能更希望她拍攝一些與自己的年齡階段相符的影視劇作品。 溫碧霞的人氣是有的, 知名度也非常不錯, 但她能夠接到的影視劇項目, 只能是深圳戀歌愛在深秋一類的, 這才是奇怪的。

我們的影視市場, 並沒有提供出更多的中老年角色出來。 縱觀這些年的影視劇, 反應到電影方面, 則是根本不會有太多的老年角色。 無論是喜劇、愛情, 還是動作、驚悚, 都絕對不是中老年演員尤其是女性演員的天下了。 反倒是有些小成本的電影, 開始關注老年人生活群體, 但並未形成氣候。

電視劇方面, 則更是青年演員的天下。 清一色的劇情, 都是為年輕靚麗的容顏服務的。 觀眾仿佛看的不是劇情故事,

更不是劇情故事背後的情感內涵, 而是演員的幾張鮮活可愛的面孔。 在評價電視劇方面, 也已經有不少青年影迷大夥自己的偶像多麼努力、長的多好看了。 演員不再是演戲的, 而是賣臉的。 這就十分可怕的。

即使在電視劇中有幾個婆婆之類的形象, 也多是惡婆婆的人設。 比如《我的前半生》裡邊的上海母親, 再比如《歡樂頌》裡邊樊勝美的媽媽等等。 我們的影視劇沒有對這個中老年群體進行更多的研究, 沒有創作出更好的作品與人物形象, 大夥都紮堆到青年群體裡邊賺快錢去了。

這才最危險的。 而另一種危險又是中老年演員方面的。 她們在演技上往往過分教條化, 造成臺詞表現方面, 不像是在演戲,

更像是在對青年觀眾進行說教。 這個問題, 在不少中老年演員身上存在。 這也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老演員們越說教, 大夥越不看了。 收視率地下, 中老年群體的影視劇更荒涼。

一種影視現象的改觀,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創作者應該多關注中老年群體, 創作出更多的真正優秀的中老年題材影視劇。 而像老女神溫碧霞等人, 也應該儘量做好帶頭作用, 而不是一直裝年輕, 並且往青年愛情故事裡邊紮堆兒。 什麼年齡演什麼年齡的戲, 大家一起努力, 中老年人也可以成為收視的最重要人群保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