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你又窮又喪,為啥還賴在北京?

文|樂一狸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

---------------------

前兩天, 朋友圈被“淩晨3點不回家”的文章刷了屏。

有人被成人世界的心酸虐成渣, 也有人認為, 北上廣奮鬥不易, 每一個堅持的人, 都值得被肯定。

淩晨3點的北京, 有無數個這樣的你:

失眠的空巢青年, 頓足等車的夜行俠, 枕著行李倦睡的舟車黨。

有沒有一刻, 你想要停下來, 問自己初心何在?是什麼支持你堅守於此, 又或者, 會否有天會離開

於是我尋訪了4位異鄉人, 說出他們的北漂故事。

從時代廣場到草場地

未子文·導演·33歲·北漂6年

我是成都人, 畢業於老家那所最知名的藝術院校。

很多人不理解, 導演專業有啥子前途?國內叫得出名字的大導演, 兩隻手就能數完。

我只是熱愛影像:小時候在卡拉OK看港臺明星的MTV, 像萬花筒繽紛神奇, 我發現了人生的新大陸。

後來走上這條路, 才曉得困難重重:

老家資源少得惱火, 除了電視專題片, 幾乎接不到像樣的工作;僅有的機會還是從酒桌上喝出來的, 靦腆如我, 面對陌生人根本不好意思舉杯。

在老家工作那五年, 接的最大一單活兒, 是某著名旅遊區的形象宣傳片。 當時在開奧運會, 這支影片在紐約時代廣場播了個把月。

可投資方要求, 原片中的大熊貓和川劇變臉, 要替換成當地一家高檔商場——這並不是我想要表達的成都元素。

一夜之間, 我便下了決心:去北京, 那裡才有真正的藝術創作

第二天, 我帶著工作攢下的全部積蓄北上, 那年我27歲。

網上說, 草場地是藝術家的大本營, 我一下火車, 就帶著朝聖的心情直奔那裡, 一住就是6年。

剛到北京, 一個朋友都沒有, 更不要說工作機會。

幾經輾轉, 我進了一家專做後期的廣告公司, 這是當時可選範圍內, 最接近拍片夢想的職位。

一開始, 我並不曉得, 這個行業是沒有底薪的, 所有酬勞按件計價。 我坐了半年冷板凳, 沒有任何收入。

也是來北京才知道, 大學和老家的那套方法, 早已過時。 “三觀盡毀”的我, 只能硬著頭皮向比我年輕的同事請教, 回到家也反復看樣片,

揣摩拍攝技巧。


未子文在藝廊

很快, 我的後期水準突飛猛進, 越來越多的工作開始找上門, 也交到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兩年後, 許多電影的片尾字幕上, 開始出現我的名字。

以前在老家總被人質問:你說自己是導演, 片子在哪裡嘛?現在, 我終於能用作品堵住他們的閒話

雖然, 我暫時還沒辦法拍電影, 卻實現了兒時夢想:拍MV。

很多經驗豐富的導演, 喜歡在MV中炫技, 卻忽略了明星最根本的需求:拍得好看

所以每次開拍前, 我會先跟明星成為朋友, 瞭解對方調性, 成片出來他們才更滿意。

現在, 明星們把我當作智囊, 有合適的工作會直接推薦我:拍廣告和形象TVC, 也漸漸成了我的主業。

鏡頭和畫面, 是我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北京, 賦予我最大的表達空間

至於未來會怎樣, 並不重要。 夢還在, 人未老, “就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吧”。

野百合, 也不願隨波逐流

苗苗·圖書編輯·29歲·北漂5年

和很多女生一樣, 我最大的樂趣, 就是看小說。

大學畢業, 我在老家做了一年文字編輯, 從此對文字粉轉路

當時的工作是編輯教輔, 《5年高考3年模擬》那種, 每天審題、出題、編答案, 仿佛一夜回到高考前, 時常做著考試交白卷的噩夢。

一次跟老友夢夢聊天, 她在傳媒大學讀研, 希望我也去北京發展。 我當下就動心了:北京有最發達的文化產業, 一定能找到喜歡的工作!

於是我和另外7個女孩, 在進京火車上站了一夜。

走出西客站的那一刻, 人潮翻卷不息, 心中卻鎮定歡喜:以後我就屬於這兒啦

我很快找到一家圖書公司, 做起了文學編輯, 從此對文字路轉黑

這家公司做定制書, 作者大都是退休老大爺:自費出書圓一輩子的文學夢。 定制書不會發行, 印數從幾百到幾千, 出廠就被老人家領回去送人。

最讓我良心不安的是, 公司會從印製費裡賺取差價:收作者3萬, 實際只花1萬, 導致成書紙張粗糙, 常有排版和印刷錯誤。

後來, 我跳槽到一家正規出版社, 同事們專注認真, 我也終於接觸到嚮往已久的小說和心靈讀物。

那段時間, 結識了很多作者, 他們的慧言趣語, 治癒了我的社交障礙:

北京是個尊重知識的地方, 像我這樣一個“土氣”的女孩, 只要事前做足功課, 談吐專業, 任何人都不會輕視你

公司平臺夠大, 我策劃的圖書最終都順利上市。

每次逛書店,我會第一時間跑到社科區兜一圈,到處都有我的辛苦結晶,也重燃了我對文字的信心

三年後,當初一起來京的7個女孩,先後回了老家。

只剩我和夢夢留在這兒:她畢業後開始當導演,成立了廣告工作室。

我們住在一起,各自忙碌,有空就看看網綜裡的帥哥,做些不切實際的少女夢,並不著急男朋友的事兒。

每當家裡人催婚,夢夢總說:挺住!不能隨便回家生孩子,女生有了事業,就不會隨波逐流

的確,老家的很多女生是麻木的,她們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可以追求另一種生活

我也是來北京後,才開始自我覺醒:原本只想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卻意外實現了人格獨立。

事業成功,才是女生最大的安全感

如果有一天,爸媽年紀大了,我會回老家,用現在攢下的錢,讓他們過更好的生活。

至於以後會變老或者孤單,根本不重要。

我很贊同程蝶衣說的: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逆行,向著世界的中心

Gary·公關AE·24歲·北漂2年

前年夏天,我大三,被學校派到順義一家牙模工廠實習。

我並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口腔醫學技術。同學們認真觀摩流水線的時候,我偷偷溜到市區找兼職。

初生牛犢膽兒夠肥,表哥在通州一家KTV當經理,我就跑去他店裡當服務生,還加了幾個找兼職的微信群。

群裡還真有人給我介紹了工作:參加各種開業酒會

在名流彙集的活動現場,我認識了幾位元活動策劃經理,從此喜歡上公關行業

大四開學,同學們回瀋陽準備畢業作品,我留在北京一家4A公司實習。

進去才發現,公關公司並不像電視裡演的那樣,整天衣著光鮮地喝咖啡說英文,而是事無巨細地為甲方服務:專案提案、輿情監測、做日報週報匯總。

初入職場,首要任務是轉變心態:以前總把自己當學生,犯了錯也無所謂。而工作後,哪怕只是PPT上一個錯別字或格式冗亂,都是致命的。

主管時常告誡我:你所做的一切,都代表著公司的專業性,任何紕漏損害的都是公司的整體形象

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還不是PPT,而是寫稿:

醫科出身的我,從未做過文字工作,本以為寫新聞通稿是記者的活兒,卻不曾想它會落在自己身上。

那段時間,我幾乎沒見過北京戶外的白天:每天在公司寫稿、改稿到12點,淩晨回通州的出租屋睡4個小時,5點半起床趕班車去望京上班。

住郊區,通勤是個大問題:公司班車是限座的,如果滿員,沒擠上車的人就得改乘地鐵,加入早高峰的人潮混戰。

為節省上下班時間,我決定將住處搬到離公司5公里的範圍內。

很多實習生都捨不得住市區,每天花四五個小時在路上。對於年輕人來說,時間才是最寶貴的

我雖然住房成本比別人高,卻節省了時間和體力,用別人擠地鐵的時間,在公司多幹點兒活,或趁早回家補覺。

大四一整年,我先後在3家國際公關公司實習,也有幸遇到了耐心提攜我的前輩,參與了5個大Case。

畢業前夕,我帶著1萬多塊實習工資回瀋陽,成功說服爸媽,同意我來北京工作。

公關人員流動頻繁,部門主管常常帶著整組人跳槽。

來北京兩年半,我總共呆過五家公司,地點從望京到三元橋、從三裡屯到朝陽門,現在是東方廣場。

朋友笑稱:我的北漂軌跡,是一幅從北五環到內環中軸線的勵志圖鑒。

當大多數人向五環外遷徙,我逆著人潮,一步步接近世界的中心。

愛是所有孤獨靈魂的出口

小飛·空乘·25歲·北漂3年

作為95後,北京能滿足我對一切新鮮事物的渴求。

我在大連讀專科,學機械工程。畢業後,如果不出意外,會和同學們一樣,進工廠當技師,或者考公務員。

而我總想趁年輕,看看外面的世界

畢業前的那個暑假,我瞞著家裡,來北京參加了航空公司面試。第一次雖然落選,卻結識了一群高顏值的空乘朋友。

面試結束後,大家相約去夜店放鬆。這幫奇裝異服的大長腿,走在三裡屯,毫無違和感,這在原來的生活中是難以想像的。

後來,大家建了個空乘面試群,定期交流各公司的招聘資訊。大家都說我外型條件不錯,努把力一定能考上。

於是我決定留在北京,一邊健身準備體能測試,一邊找航空公司的前輩,指導業務知識。

半年後,我終於拿到Offer,正式開啟飛行模式

本以為空乘是光鮮自由的工作,入職後才發現要應對各類突發情況,一周飛4天,卻比在學校上一個月的課還累。

在大城市,最難忍受的,是工作之餘的孤獨感

當時,女朋友還在學校準備畢業作品,我每隔一周,會乘紅眼航班回大連陪她過週末。後來存款告急,就改坐動車。

如此堅持了8個月的異地戀,最後還是隨著她的畢業出國而告終。


小飛保存的部分車票

情場的失意,慢慢被工作沖淡。

一年後,我認識了現在的女友,她公司在我公寓樓下,我倆在電梯一見鍾情。

80後的她,是一家貿易公司的獨立法人,年齡和收入的差距,讓很多朋友唱衰這段感情

在北京,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我們省略掉校園戀愛的曖昧、試探和爭吵,直接進入互相瞭解的階段,意外發現彼此的興趣和品味還算契合:

我們都關注時尚,平時會一起登山、看展、混電音趴,一切新鮮事物都是戀愛的動力

剛來北京那會兒,休息日我一般宅在家。戀愛後,她會帶我去發掘各種極致的樂趣:

上希爾頓喝空中下午茶,下胡同小館涮肉擼串;夜裡泡工體最鬧的Bar,黎明在烽火臺靜候日出。

總有同事打趣說,你是不是被包養啦?

還真不是。我和她,像這座城市所有戀人一樣,只是在奔忙喘息的間隙,找個能相擁對談的伴兒。

而且我們也沒住在一起。工作日,大家各自忙碌,她每晚會發微信,提醒我早睡。

跟大齡女生戀愛,能扭轉很多生活上的壞習慣,也會被對方的經驗點撥,用成熟的方式思考問題

無論我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她每週都會監督我讀一本好書,不能在機械的飛行途中荒廢了大腦。

兩個孤獨的靈魂相遇,總能找到疲憊生活的出口

每當我在歸途,隔著一萬英尺俯瞰這座城市,想到有個人在某處迎接我,心中便多了一分安穩和踏實。

北京,盛托著無數人的熱望。

白天,這裡有一萬種忙碌

讓你在無盡的會議、加班和擁堵中,懷疑人生。

夜晚,這裡有一萬種孤獨

你只能在自如單間裡,望著窗外萬千燈火,與空氣互道晚安。

故鄉在身後慢火溫粥,你卻似齒輪翻騰疾走

但你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就不怕旁人揶揄嘲笑。

你可能一無所有,便無需為得失操心。

也許你是老家人眼中的異類,卻能在此找到千萬個同類。

就算我們不一樣,我也不會對你惡言相向。

對所有咬牙堅持的年輕人來說:

北漂,不過是趁年輕去追尋遠方,在未知裡過一場痛快的生活

就算沒到達理想,至少有回憶珍藏。

---------------

插圖 | 文章圖片來自受訪者和網路,封面來自電影《北京愛情故事》,不做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聯繫我們。

PS:更多新鮮好文好物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魯豫有約(ID:lyyy_scndgs)每週三晚偶遇陳魯豫,陪你走心地聊聊天,一切不止于《魯豫有約》。

每次逛書店,我會第一時間跑到社科區兜一圈,到處都有我的辛苦結晶,也重燃了我對文字的信心

三年後,當初一起來京的7個女孩,先後回了老家。

只剩我和夢夢留在這兒:她畢業後開始當導演,成立了廣告工作室。

我們住在一起,各自忙碌,有空就看看網綜裡的帥哥,做些不切實際的少女夢,並不著急男朋友的事兒。

每當家裡人催婚,夢夢總說:挺住!不能隨便回家生孩子,女生有了事業,就不會隨波逐流

的確,老家的很多女生是麻木的,她們根本沒意識到,自己可以追求另一種生活

我也是來北京後,才開始自我覺醒:原本只想做自己喜歡的工作,卻意外實現了人格獨立。

事業成功,才是女生最大的安全感

如果有一天,爸媽年紀大了,我會回老家,用現在攢下的錢,讓他們過更好的生活。

至於以後會變老或者孤單,根本不重要。

我很贊同程蝶衣說的: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逆行,向著世界的中心

Gary·公關AE·24歲·北漂2年

前年夏天,我大三,被學校派到順義一家牙模工廠實習。

我並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口腔醫學技術。同學們認真觀摩流水線的時候,我偷偷溜到市區找兼職。

初生牛犢膽兒夠肥,表哥在通州一家KTV當經理,我就跑去他店裡當服務生,還加了幾個找兼職的微信群。

群裡還真有人給我介紹了工作:參加各種開業酒會

在名流彙集的活動現場,我認識了幾位元活動策劃經理,從此喜歡上公關行業

大四開學,同學們回瀋陽準備畢業作品,我留在北京一家4A公司實習。

進去才發現,公關公司並不像電視裡演的那樣,整天衣著光鮮地喝咖啡說英文,而是事無巨細地為甲方服務:專案提案、輿情監測、做日報週報匯總。

初入職場,首要任務是轉變心態:以前總把自己當學生,犯了錯也無所謂。而工作後,哪怕只是PPT上一個錯別字或格式冗亂,都是致命的。

主管時常告誡我:你所做的一切,都代表著公司的專業性,任何紕漏損害的都是公司的整體形象

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還不是PPT,而是寫稿:

醫科出身的我,從未做過文字工作,本以為寫新聞通稿是記者的活兒,卻不曾想它會落在自己身上。

那段時間,我幾乎沒見過北京戶外的白天:每天在公司寫稿、改稿到12點,淩晨回通州的出租屋睡4個小時,5點半起床趕班車去望京上班。

住郊區,通勤是個大問題:公司班車是限座的,如果滿員,沒擠上車的人就得改乘地鐵,加入早高峰的人潮混戰。

為節省上下班時間,我決定將住處搬到離公司5公里的範圍內。

很多實習生都捨不得住市區,每天花四五個小時在路上。對於年輕人來說,時間才是最寶貴的

我雖然住房成本比別人高,卻節省了時間和體力,用別人擠地鐵的時間,在公司多幹點兒活,或趁早回家補覺。

大四一整年,我先後在3家國際公關公司實習,也有幸遇到了耐心提攜我的前輩,參與了5個大Case。

畢業前夕,我帶著1萬多塊實習工資回瀋陽,成功說服爸媽,同意我來北京工作。

公關人員流動頻繁,部門主管常常帶著整組人跳槽。

來北京兩年半,我總共呆過五家公司,地點從望京到三元橋、從三裡屯到朝陽門,現在是東方廣場。

朋友笑稱:我的北漂軌跡,是一幅從北五環到內環中軸線的勵志圖鑒。

當大多數人向五環外遷徙,我逆著人潮,一步步接近世界的中心。

愛是所有孤獨靈魂的出口

小飛·空乘·25歲·北漂3年

作為95後,北京能滿足我對一切新鮮事物的渴求。

我在大連讀專科,學機械工程。畢業後,如果不出意外,會和同學們一樣,進工廠當技師,或者考公務員。

而我總想趁年輕,看看外面的世界

畢業前的那個暑假,我瞞著家裡,來北京參加了航空公司面試。第一次雖然落選,卻結識了一群高顏值的空乘朋友。

面試結束後,大家相約去夜店放鬆。這幫奇裝異服的大長腿,走在三裡屯,毫無違和感,這在原來的生活中是難以想像的。

後來,大家建了個空乘面試群,定期交流各公司的招聘資訊。大家都說我外型條件不錯,努把力一定能考上。

於是我決定留在北京,一邊健身準備體能測試,一邊找航空公司的前輩,指導業務知識。

半年後,我終於拿到Offer,正式開啟飛行模式

本以為空乘是光鮮自由的工作,入職後才發現要應對各類突發情況,一周飛4天,卻比在學校上一個月的課還累。

在大城市,最難忍受的,是工作之餘的孤獨感

當時,女朋友還在學校準備畢業作品,我每隔一周,會乘紅眼航班回大連陪她過週末。後來存款告急,就改坐動車。

如此堅持了8個月的異地戀,最後還是隨著她的畢業出國而告終。


小飛保存的部分車票

情場的失意,慢慢被工作沖淡。

一年後,我認識了現在的女友,她公司在我公寓樓下,我倆在電梯一見鍾情。

80後的她,是一家貿易公司的獨立法人,年齡和收入的差距,讓很多朋友唱衰這段感情

在北京,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我們省略掉校園戀愛的曖昧、試探和爭吵,直接進入互相瞭解的階段,意外發現彼此的興趣和品味還算契合:

我們都關注時尚,平時會一起登山、看展、混電音趴,一切新鮮事物都是戀愛的動力

剛來北京那會兒,休息日我一般宅在家。戀愛後,她會帶我去發掘各種極致的樂趣:

上希爾頓喝空中下午茶,下胡同小館涮肉擼串;夜裡泡工體最鬧的Bar,黎明在烽火臺靜候日出。

總有同事打趣說,你是不是被包養啦?

還真不是。我和她,像這座城市所有戀人一樣,只是在奔忙喘息的間隙,找個能相擁對談的伴兒。

而且我們也沒住在一起。工作日,大家各自忙碌,她每晚會發微信,提醒我早睡。

跟大齡女生戀愛,能扭轉很多生活上的壞習慣,也會被對方的經驗點撥,用成熟的方式思考問題

無論我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她每週都會監督我讀一本好書,不能在機械的飛行途中荒廢了大腦。

兩個孤獨的靈魂相遇,總能找到疲憊生活的出口

每當我在歸途,隔著一萬英尺俯瞰這座城市,想到有個人在某處迎接我,心中便多了一分安穩和踏實。

北京,盛托著無數人的熱望。

白天,這裡有一萬種忙碌

讓你在無盡的會議、加班和擁堵中,懷疑人生。

夜晚,這裡有一萬種孤獨

你只能在自如單間裡,望著窗外萬千燈火,與空氣互道晚安。

故鄉在身後慢火溫粥,你卻似齒輪翻騰疾走

但你做著自己喜歡的事,就不怕旁人揶揄嘲笑。

你可能一無所有,便無需為得失操心。

也許你是老家人眼中的異類,卻能在此找到千萬個同類。

就算我們不一樣,我也不會對你惡言相向。

對所有咬牙堅持的年輕人來說:

北漂,不過是趁年輕去追尋遠方,在未知裡過一場痛快的生活

就算沒到達理想,至少有回憶珍藏。

---------------

插圖 | 文章圖片來自受訪者和網路,封面來自電影《北京愛情故事》,不做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聯繫我們。

PS:更多新鮮好文好物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魯豫有約(ID:lyyy_scndgs)每週三晚偶遇陳魯豫,陪你走心地聊聊天,一切不止于《魯豫有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