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如果公車上是你家兒子孫子,你還會理所當然要他們“讓座”嗎?

現在到處推行傳統文化的教育, 這是一件好事, 證明國民素質在普遍提高, 爭做文明人是每個人的追求。 關於公車讓座的事情引起了不少的爭論, 大家對於這個問題各持己見, 有的堅持“尊老愛幼”, 有的不贊成“道德綁架”, 還有的“視若無睹”, 對於這樣的現狀我們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才合適呢?

甲說:每個人都有父母也有年老體衰的時候, 作為一個有良心的人, 面對這樣孤立無援的場景伸出援助之手, 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無需上升到道德高度, 只是一種愛的傳遞而已, 相信稍微有素質的人都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乙說:現在的老人閑來無事總喜歡湊熱鬧, 總是選擇上班高峰期出行, 每一個擠公交或是坐地鐵的基本都是工薪階層, 每天在公司上班也是忙前忙後, 還有很多人做兼職, 幾乎就靠中途轉車的時候稍作休息而已, 可憐這一點便利也要被老人“剝奪”。 如果老人“善良、體貼”倒也勉為其難, 有些老人卻認為這是“理所當然”, 運氣不好的話還會遭到“訓斥”, 讓不讓座是我的自由, 憑什麼我要遭受“譴責”?

丙說:我沒有大家這麼偏激, 每次都是見機行事, 碰上確實需要幫助的人, 我會毫不猶豫給予幫助, 至於那些以老賣老的“長輩”, 我的方針是“裝聾作啞”, 最好的辦法就是“假寐”, 任你波浪滔天也叫不醒我。

其實這些觀點說出了不少人的心聲,

如今的社會有不少是願意做好事, 但是被幫助之人缺少了感恩之心, 把這些好意當成理所當然的事, 甚至對於不予方便的情況給予激烈應對, 這樣的情況涼透了不少人的心。

讓座是件與人方便的好事, 作為賦閑在家的老人也要體諒年輕人的辛勞, 儘量避開高峰期, 畢竟年輕人肩負的責任不容忽視, 特別是如今生活壓力大, 年輕人看似光鮮的表面, 也有數不盡的艱辛。

還有那些讀書的孩子們, 看起來有了成人的身量, 每天學習的壓力讓孩子們連好好吃頓飯都成了奢侈。

如果把這些“年輕人”都換成自己的親人, 你是不是也是一副毫不關心的態度, 也捨得讓他們站著, 自己心安理得地享受他們提供的便利呢?恐怕每一位元老人都會心疼無比,

其實每一位年輕人都是別人家的兒子和孫子, 大家又何必相互為難呢?

只要想通了, 站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去看待問題, 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和諧, 我們出門不是找氣受, 也不必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找彆扭, 若你確實需要幫助也可以出言告知, 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對一個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