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一句“過來開飯”,就吸引敵人投降:淮海戰役的特殊武器

1949年元旦, 杜聿明20多萬人被圍困在陳官莊, 每天需糧食肉類240噸。 他們餓得精神恍惚, 附近村莊被洗劫了好幾遍, 只能依靠空投物資。 空投一次糧食, 大家就從四面八方去搶奪, 並相互開槍, 為了一個饅頭都能死上三五人。 沒有搶到的, 餓壞了的, 聽到我軍喊:“過來開飯!”很快就爬過來二三十人。 被圍的20多天裡, 數萬官兵忍受不了饑寒, 紛紛投誠。 (山野)

而黃維兵團全部被殲的那段時日, 30多畝野地裡, 橫七豎八散落著士兵屍體, 大多是被遺棄而凍死、餓死的傷病員。 有一些還未死的, 見到我軍來打掃戰場, 都激動地呼喊:“長官啊!快來救我!等我好了一定跟你們幹!”並咒駡國軍幹部,

說受傷了, 也就不管了, 不僅不給吃飯, 甚至還用槍趕著去陣地。 圖為被俘虜的十二兵團司令黃維(前一)和他的部下。

起初, 我軍官兵不願意去營救, 說:“這些都是為老蔣賣命的, 不必費神營救。 ”陳賡提出嚴肅批評, 說:“優待俘虜是我軍的一貫政策, 人道主義還是要講的, 況且他們大多是被抓壯丁的, 是被迫來當兵的, 原本就是窮人, 是農民兄弟啊!”一夜之間, 搶救傷病員達3000多人。

相比被圍困的國軍, 我軍得到群眾的大力支援, 能夠吃飽穿暖。 老百姓們送糧食、運彈藥、抬擔架、救護傷病員, 做了難以計數的保障工作。 圖為淮海戰役我軍總前委。

在一眼看不到頭的浩浩蕩蕩支前人流裡,

可以看到各種打扮、講著各種鄉音的老鄉們, 有豫西的、陝南的、有冀魯豫的、魯南的, 還有從老區太行山來的。 他們推著小車, 駕著牛車, 趕著毛驢奔赴前線。 他們提出豪邁的口號:“傾家蕩產, 支援前線!”

他們不僅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前線, 還根據需要將自家的房子拆了, 把橫樑、門板都拿出來送到部隊做工事。 他們把很少一點存糧, 甚至把僅有的一點穀種都拿出來供部隊食用。 老鄉們都相信, 只要打垮了國民黨, 群眾就翻身了, 日子也就會越來越好。 整個戰役期間, 共出動了支前民工543萬人, 共支援糧食2.5億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