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教你選擇一把好鐵鍋,做出有“鍋氣”的菜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中國人對美食的追求到了極致, 但沒有一口好鍋, 怎麼可能做出可口的美食呢?如今頗為流行的不粘鍋完全沒有了鐵鍋的爆發力, 厚厚的塗層遮擋住熱量, 煎炒烹炸都沒了靈魂。 做出來的食物充其量算“熟了”, 與“美味”完全不沾邊。

真正好的鐵鍋不需要我們勞神費力的去尋找, 也不需要多少錢, 甚至連不粘鍋的一半價錢都不到。 有時候, 農村大集上也能遇到一口像樣的鍋。 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選購鐵鍋需要注意的事項。

尺寸

鍋的尺寸, 有一個民間約定俗成的專用單位,

叫“印”。 “印”指的是滿月孩子的腳印——一印的長度為10~12cm。 過去通常用“印”來形容鍋的最大直徑, 如今通常用“釐米”來做單位。 一般家庭使用的灶台(燒柴火、拉風箱的那種)使用的是6~8印的鍋。

爆炒用的小炒鍋, 一般是2~4印, 也就是30多釐米。 鍋不宜太大, 太大了顛不動, 炒勺也兼顧不到邊緣;也不宜過小, 太小了食材裝不下, 沒有辦法翻炒。 用釐米做單位當然分的就更加詳細了, 3印的鍋可分為30cm, 33cm和36cm——分別可以滿足1口人、3口人和5口人使用。

材質

鐵鍋的材質是鐵, 不假。 但鐵也可以分為生鐵、熟鐵。

生鐵更脆, 導熱慢、不易生銹, 利用這個特點, 生鐵鍋通常用於油炸食物的製作。 炒鍋則建議使用熟鐵鍋, 一方面更結實, 不怕炒勺的碰撞, 另一方面導熱較快,

適合大火爆炒——現在的天然氣灶火不夠旺, 更需要用鍋去彌補。

工藝

鐵鍋的製作工藝很考究, 無論是機器製造還是手工製造, 我們通常用以下四個方面衡量。

光滑度

對於手工打制的鐵鍋來說, 絕對是越光滑越好。 但機器製造的鐵鍋, 更加精准, 可以將鐵鍋做到“光滑如鏡”——這樣的鐵鍋不建議使用, 對飯菜及調料沒有任何附著力, 做出來的飯不會太好吃。

凹與凸

鐵鍋上的凸起, 通常是鍛造時的瑕疵, 鍋的四周有少量凸起我們可以不用去管——但鍋底一定要平整。

鐵鍋上的“凹陷”, 也就是小坑, 則需要注意一下。 有三種情況會出現小坑, 分別是:砂眼、氣眼和縮眼。 三眼均是在鐵鍋鑄造的過程中產生的, 對鐵鍋品質有一定影響。

“屁股”

鍋與火接觸的部位, 俗稱“鍋屁股”。 鍋屁股是越小越好、越尖越好。 現在流行一種鍋屁股是平的, 四周卻像炒鍋一樣的碗狀鍋, 這種鐵鍋是沒有靈魂的。

如果需要煎或烙, 可購買鐺(又叫“平底鍋”)。 如果需要炒或炸, 就老老實實的買一口炒鍋。 不要用這種四不像的鍋, 鍋底受熱面積太大, 炒出來的菜不好吃;平底面積太小, 煎起來也不方便。

薄與厚

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越厚越好、越厚越有質感、越厚越結實, 只有鍋是例外的。 鐵鍋過厚, 會導致升溫速度太慢。

比厚鐵鍋更過分的, 是薄厚不均的鍋——機器製造可能是模具變形, 手工製造可能是技術太差。 更有黑心商人做的鍋, 鍋底和鍋面的厚度不同, 讓消費者難以分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