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約旦收容140萬敘利亞難民引發內亂 俄媒為啥“幸災樂禍”

據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網站報導, 由於不久前約旦政府大幅增稅(銷售稅提高16%, 個人所得稅提高5%, 公司稅負增加20%至40%), 還上調了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食品價格, 結果引發民眾抗議。

對此, 俄羅斯rusvesna網站發表評論稱前者“自食其果”, 還指責約旦“已淪為敘利亞境內匪徒和兇手的大後方”。 那麼, 俄媒為何如此激烈批評約旦, 後者又做了哪些干涉敘戰局的事情呢?本文解讀。

由於自身國力有限、經濟基礎薄弱(78%的國土被沙漠覆蓋且缺乏淡水和礦產資源), 長期以來約旦的內部穩定與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外部援助。

而從2009年至今, 該國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和地區局勢動盪衝擊, 經濟增速從8%下滑至2.1%

2011年敘內戰爆發讓約旦經濟雪上加霜, 其不僅喪失了從每年20億美元過境貿易中獲利的機會, 還因為大批敘難民湧入境內, 進一步激化、加劇了這個小國潛藏的各種矛盾和困難

俄媒指出, 目前約旦國庫“已經見底”。 2017年約旦財政預算約92億美元, 官方財政赤字超過20億美元, 貿易逆差70億美元, 外債更是高達370美元(相當於該國GDP的90%以上)

據悉, 約旦現有人口約1000萬, 其中敘利亞難民就達140萬之眾。 在各種場合的國際會議、多邊論壇上, 約旦高層都大吐苦水, 稱收容大批敘難民負擔太重, 要求外部給予援助。 這一點雖是實情, 但俄媒分析稱約旦之所以麻煩纏身,

很重要一點正是源於其“對敘利亞(當局)所採取的敵視政策”

俄媒指出, 由於約旦大力支持敘境內反對派, 特別是允許美英法在本國建立秘密基地訓練、武裝敘叛軍, 導致敘戰火綿亙7年之久仍未熄滅, 由此助長的“難民潮”讓約旦“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不過也有外媒指出, 在“支持敘叛軍”的問題上約旦高層其實沒多少選擇餘地——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因為毗鄰敘利亞, 戰火總有一天會波及到約旦, 既然這樣還不如早點主動介入。 而且出於自身利益考量, 約旦也急需來自西方和海灣國家的大筆援助

據悉, 美國為首的聯軍在約旦境內駐有大批人員和裝備, 比如美國、荷蘭、比利時和巴林的F-16戰機駐紮在約旦東部一處空軍基地內,

還有多架美軍MQ-9“死神”無人機部署於此, 法軍幻影-2000戰機也曾利用約旦作為出發陣地前往敘境內執行任務。

另外從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 約旦派出20多架F-16戰機參與美國領導的打擊敘境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空襲行動, 還為此損失1架戰機並搭上了飛行員性命(墜機被俘後遭IS虐殺)。

為協調西方和海灣國家向敘反對派武裝提供人員培訓、戰術指導、輸送武器資金等援助工作, 約旦又在首都安曼的情報總部大樓內設立了名為“軍事行動中心”(MOC)的聯合指揮部, 後者堪稱敘南部叛軍的“大腦+心臟”, 前文所提俄媒對約旦尖銳批評主要針對的就是該機構。

外媒稱, 從2013年末至2015年秋, MOC直接策劃、指揮了敘南部德拉省、蘇韋達省反對派武裝(針對巴沙爾政權)發起的一系列大規模攻勢

比如2015年4月上旬在約旦支使下, 極端組織“努斯拉陣線”(“基地”組織敘分支)攻佔位於敘約邊境的納西布口岸, 將附近自貿區庫存的1億美元進口商品洗劫一空


約旦和敘利亞“唇亡齒寒”

直到2015年9月底俄羅斯正式出兵敘利亞後, 約旦才逐步減少對敘反對派武裝的支持, 特別是其放棄對敘自由軍分支“拉赫曼軍團”的援助, 導致後者在東古塔之戰中遭受重創, 幾近全軍覆沒。

相比特立獨行的“刺頭”土耳其, 美國也更願意選擇“聽話的”約旦作為支援敘反對派武裝的合作方。 僅2013年美國就通過約旦向敘叛軍提供了6000萬美元直接援助, 包括武器彈藥(含反坦克導彈和可擕式防空導彈)、通信器材、軍用口糧和醫療包。

美國智庫stratfor網站稱, 敘南部德拉省叛軍使用的M79和RPG-22火箭筒、RPG-6榴彈發射器、M60無後坐力炮, 基本上都是從約旦流入的

而在此過程中, 還發生了約旦情報部門倒賣美援物資狂賺數百萬美元西方軍火流入黑市後被恐怖分子用來槍殺美國教官等醜聞(可參見《》一文), 但美國為“顧全大局”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讓約旦開除了一批涉事官員拉倒。

約旦這麼賣力, 西方和海灣國家當然要大加犒賞。 近年來阿聯酋已向前者累計提供超過50億美元援助, 頭號“大金主”沙特更是每年慷慨撥付12億美元“辛苦費”。 2018年2月美國特朗普政府也宣佈, 將每年對約旦的援助從10億美元增至12億美元

然而, 約旦與敘利亞之間“唇亡齒寒”的利害關係可不是外國幾十億美元就能輕易取代的。 戰前,約旦70%的食品來自敘利亞,每天有多達2500輛貨運卡車穿越邊界,正是靠著敘利亞的廉價農產品,前者才得以保障市場供應、維繫社會穩定

而在納西布口岸被約旦及僕從武裝奪取後,兩國正常貿易基本中斷,約旦不僅損失至少5億美元收入,還被迫每年花費7億歐元(約合8.25億美元)從歐洲進口高價農產品

敘約邊境全面封鎖才3年時間,約旦經濟就撐不住了——自2018年初以來,該國肉價上漲3倍,電費上漲55%,燃料價格連漲5次,結果就是民眾忍了幾個月後開始爆發

另外,由於戰火綿延不斷,至約旦境內的140萬敘難民每年要花掉該國政府近30億美元。按照官方說法,光是水電補貼一項,約旦就為每個敘難民花費約3000美元,而該國一半的衛生預算也被用於敘難民的醫療保障,即便如此每個月公共衛生資金缺口仍高達3.5億美元

據約旦勞工部資料顯示,約16萬敘難民在該國“打黑工”“搶飯碗”,由於他們願意接受低薪資(僅為約旦工人平均工資的三分之一)和長達18小時的工作時間,進一步擠佔了本就“空間不足”的約旦就業市場,導致該國失業率攀升至18.5%(實際數字肯定高得多),有20%的人掙扎在赤貧邊緣

敘利亞的另一個鄰國土耳其比約旦家底厚實得多(GDP是後者19倍),但近年來為收容、安置350萬敘難民也花掉至少300億美元,時間一長照樣感覺吃不消。從這個角度來講,土耳其急於同俄敘及美國緩和關係並在敘北部開闢“安全區”以遣返敘難民,也是為了儘快卸下身上的“大包袱”

由此看來,前一陣約旦煩請美國出面與俄羅斯、伊朗接洽商談有關“在敘約邊境建立25公里非軍事區”的問題,似乎就是在效仿土耳其的做法,因為事態繼續惡化下去只怕最先垮掉的並非敘當局,而是約旦自己

戰前,約旦70%的食品來自敘利亞,每天有多達2500輛貨運卡車穿越邊界,正是靠著敘利亞的廉價農產品,前者才得以保障市場供應、維繫社會穩定

而在納西布口岸被約旦及僕從武裝奪取後,兩國正常貿易基本中斷,約旦不僅損失至少5億美元收入,還被迫每年花費7億歐元(約合8.25億美元)從歐洲進口高價農產品

敘約邊境全面封鎖才3年時間,約旦經濟就撐不住了——自2018年初以來,該國肉價上漲3倍,電費上漲55%,燃料價格連漲5次,結果就是民眾忍了幾個月後開始爆發

另外,由於戰火綿延不斷,至約旦境內的140萬敘難民每年要花掉該國政府近30億美元。按照官方說法,光是水電補貼一項,約旦就為每個敘難民花費約3000美元,而該國一半的衛生預算也被用於敘難民的醫療保障,即便如此每個月公共衛生資金缺口仍高達3.5億美元

據約旦勞工部資料顯示,約16萬敘難民在該國“打黑工”“搶飯碗”,由於他們願意接受低薪資(僅為約旦工人平均工資的三分之一)和長達18小時的工作時間,進一步擠佔了本就“空間不足”的約旦就業市場,導致該國失業率攀升至18.5%(實際數字肯定高得多),有20%的人掙扎在赤貧邊緣

敘利亞的另一個鄰國土耳其比約旦家底厚實得多(GDP是後者19倍),但近年來為收容、安置350萬敘難民也花掉至少300億美元,時間一長照樣感覺吃不消。從這個角度來講,土耳其急於同俄敘及美國緩和關係並在敘北部開闢“安全區”以遣返敘難民,也是為了儘快卸下身上的“大包袱”

由此看來,前一陣約旦煩請美國出面與俄羅斯、伊朗接洽商談有關“在敘約邊境建立25公里非軍事區”的問題,似乎就是在效仿土耳其的做法,因為事態繼續惡化下去只怕最先垮掉的並非敘當局,而是約旦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