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一個孩子變好,從父母「不講理」開始

前幾天, 葉子失戀, 抓到對方出軌, 對方卻還死不承認。

葉子連夜收拾行李, 從同居的屋子連滾帶爬的離開。

她和父母哭訴希望得到安慰, 結果父母說:

「早就說你這麼強勢的性格, 你倆早晚要分開的。 」

一通分析后, 媽媽得出結論:

他是有錯, 但你問題也很大, 你要改正你的性格, 以后你才能談好戀愛。

來源:pexels

葉子:您沒事吧?

對男友的抱怨逐漸轉移到了父母身上, 葉子覺得父母太冷漠。

她父母卻很莫名其妙:「我都給你分析原因了, 你還要怎樣?」

葉子啞口無言, 父母確實很認真的給自己分析了原因, 但她怎麼就感覺堵得慌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 這種令人「堵得慌」的父母。

什麼是堵得慌的父母?

實際上, 葉子是被自己的父母「攻擊」了。

但和直接指責的父母不同, 葉子的父母是將「攻擊」藏在了道理中。

忽略了最基本的情感感受, 這讓她感到不舒服。

家庭治療師薩提亞認為,

人是活在環境、關系中的。

其中, 一個人在原生家庭環境中體驗到的父母對自己的溝通方式, 影響十分重大。

薩提亞提出主要有五種溝通方式。

而葉子的父母, 就是五種溝通模型中的「超理智型」。

來源:pexels

他們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情感足夠理智, 擅長分析背后原因,

卻從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打個比方, 妻子開車不小心出了交通事故, 打電話給丈夫。

超理智的丈夫問了原因和處理方法, 卻沒有問過妻子的情緒。

這樣的人成為父母后, 就成了對孩子的「講道理」或「提建議」的父母。

僅關注事件發生的原因, 提出解決辦法, 不考慮孩子的感受。

如同葉子的父母一般, 理智的看待葉子的失戀事件, 葉子的難過他們統統看不見。

甚至在葉子明確表達自己的不滿時, 他們疑惑:

「我都這樣了, 你再抱怨, 是不是太不懂事了?」

他們無法共情, 只能用講道理來掩飾自己。

然而人作為需要精神支持的生物, 如果連群居的家庭都不能給予精神支持的話, 家庭對ta還有什麼意義呢?

超理智之下是隱藏的「內耗」

心理學家哈洛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 以后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布料媽媽。

鐵絲媽媽的胸前掛著奶瓶, 布料媽媽沒有。

雖然小猴子和鐵絲媽媽一起時可以喝到奶, 但它們寧愿不喝奶, 也要同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因為布料媽媽的懷抱足夠溫暖。

哈洛由此認為, 感覺刺激對嬰猴的發展, 超過哺乳的作用。

他將該結論延伸到父母子女之中, 當父母為孩子提供積極的感覺刺激時。

這種親密的聯系使兒童既得到生理上的滿足, 也得到了情感的撫慰。

連小猴子都要向父母汲取溫暖, 何況孩子呢?

來源:pexels

而超理智父母的講道理, 實際上是對孩子情感的忽視。

薩提亞提出, 在家庭三角關系中, 子女和父母之間溝通更多的是情感的需求。

如果孩子得到足夠的愛, 并被父母接納, 孩子將學會以言語、行為來正確的表達情感, 達到表里一致性, 實現心理成熟。

然而, 超理智父母怎麼做的?

舉個例子:

小A因為抑郁來看心理醫生。

詢問后,原因竟然是因為:

小A是個直性子,有一次不小心頂撞到了領導,領導懷恨在心,處處找茬,這讓小A感覺很難受。

她和父母訴說事情經過,希望能得到一句安慰。

經過還沒說完,父母已經開始分析:

「還不是因為你情商低,不會說話。

這點事沒啥可說的,你去送點煙酒認個錯。」

聽不到安慰,反倒聽了一堆道理和建議。

來源:pexels

她只能默默將委屈咽進肚子里。

當她發生一些事情后,她會不停地問自己:

「這件事,我應該和父母說嗎?

他們會不會又和我講道理,說沒必要?

不說了,我還能再忍忍...」

忍耐久了,她發現自己再也沒有訴說的欲望,也沒有傾聽別人情感的欲望。

朋友和自己說今天發生的不好的事情,她只覺得煩,朋友也都因此疏遠她。

但情感依然需要宣泄,她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長久以往,她只能被動選擇自我壓抑。

惡性循環下,抑郁癥找上了門。

對小A來說,當父母對自己的情感毫無回應時,她選擇了壓抑、回避自己的感受。

然而情感的一直壓抑,就是過度的內耗。

在這樣的內耗下,人們會自然生出兩種方式來對抗:接受或逃跑。

接受的人,就像小A一樣,學習父母的理智模式:情感冷漠;

回避自己與他人的情緒,最終便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而逃跑的人,選擇逃離父母,將情緒寄托到物件或其他人身上,極易產生嚴重的物質依賴和焦慮問題。

來源:pexels

菲利帕佩里在書中描繪了這樣一個來訪者:

從小生活優渥,長大后從事律師職業,社會名望極高。

但實際上他對自己的懷表有著嚴重的心理依賴,如果看不見懷表,他就會極度的焦慮。

原因是雖然從小父母給了足夠的物質支持,但從不理會他的情緒。

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幕,當他哭著要父母陪時,父母會說:這些玩具還不夠讓你開心的嗎?你還要怎樣?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擁有了玩具,他就是開心的。

這種想法被來訪者吸收。

在他的講述里,只有物件的存在,沒有自己的感受。

比如在收到禮物,被問及感受時,一般人都會說「我很開心」。

他卻只會說:我收到了很多禮物。

對他來說,禮物就是開心。

當父母不再是孩子情感的港灣,而是逼迫孩子自我壓抑的始作俑者時,家庭的存在,對孩子到底是幸運還是災難呢?

超理智之下,是道德的「控制」

但是講道理就一定是不好的嗎?

并不是。

在正確、平等的溝通模式下,父母可以給處在迷茫中的孩子建議,孩子也能從中成長。

然而超理智父母的教育,在薩提亞眼里看來:

不是用愛來支持孩子的成長,而是在用道理「控制」孩子。

為了更好地控制孩子,講道理還會伴隨其他行為:

冷暴力;

呵斥;

只要孩子怕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來源:pexels

當父母在「控制」中穿插著以上行為時,會形成孩子的條件反射。

「只要父母講道理我不聽,我就會遭受冷暴力/呵斥。」

曾經有一個來訪者,因為恐懼染頭而來做咨詢。

當女生工作后,她去染了個一直喜歡的髮色。

回家后她興奮的給父母看。

結果爸爸看了臉色一沉,未發一言,起身就走。

一個星期,父親都沒和女兒說過話。

女孩想不明白問題出在哪里,這時媽媽來勸:

「你染的這個頭髮,像個混子,難怪你爸不理你,我也不喜歡。

懂點事,別為了一己私欲,把你爸氣壞了。

他這幾天捂著胸口生氣呢,做孩子就不能自私知道嗎?」

來源:pexels

女孩雖然委屈,但也怕父親氣壞身子,將頭髮染了回去,父女關系緩和了。

但女孩不可避免地對染頭產生了恐懼,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她說:

「我染頭,就是自私,不孝順的。

我不能讓父親為了我這麼一個不孝順的女兒生氣,我不能這麼不懂事。

他們不理我也是應該的吧。」

弗洛伊德認為,在嬰兒出生后有兩個階段,他們需要遵循快樂本能,想要的就要得到。

如果父母在這兩個階段使用道理來控制他們,不滿足他們的需要。

孩子長大后,會產生低自我價值感以及自卑感。

染頭髮的女孩也是同理,父母對自己講道理,明面上是禁止了她染頭髮,但本質上是對她需要的打擊。

她怕的是染頭髮嗎?

她怕的是自我價值被否定。

來源:pexels

正是因為父母否定了她作為一個獨立的,愛美的女兒存在的價值,父母才會對她取悅自己的需要表示不滿。

她以后還敢做取悅自己的事情嗎?

陷入困境,如何自救?

如果我們不幸面對超理智父母,面對自我情感的內耗和低自我價值感的漩渦,我們要如何自救?

這里有3個小tips:

1. 識別情緒,自我關懷

被超理智的父母忽視情緒,誠然很痛苦。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學會接納和識別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關懷、管理。

對此,Webb博士建議當你感受到某種情緒又無法自控時,可以采取「識別-接受-歸因-行動」的步驟來應對它:

第一步:識別情感。

說出自己的情感是什麼,是快樂、悲傷、還是愧疚等等。

第二步:接受情感。

用不評判的態度去觀察自己的情感。

不要對自己說:「我感覺很不好」,而是問自己:

「我現在感受如何?如果情緒有顏色,它應該是什麼顏色呢?」

來源:pexels

第三步:對情感進行歸因。

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對方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讓我有這樣的感受?

第四步:考慮是否將情緒變為行動。

首先,感受一下這種情緒讓你有哪些行為,比如是不是想攻擊對方,或是想大哭。

隨后,仔細地觀察周圍,評估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

若不合理,可考慮用其他行為代替,比如將攻擊行為,替換成撕碎衛生紙等。

2.大膽向父母明確自己的情感需求

你可以提前確定自己的需求,將其排序。

明確哪些是自己最想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自己不想要的。

然后將這些明確的告知父母。

畢竟超理智溝通模式下的父母,只是共情能力欠缺了點。

但只要告訴他們怎麼做,他們還是愿意讓步的。

我媽媽也是個超理智的人,每次我和她抱怨什麼,她都非要和我分析原因,搞得我很生氣。

來源:pexels

后來我發現,當我直接和她說:

「媽媽,我是在和你抱怨,我希望你能安慰我,之后你再和我分析。」

她雖然控制不住的會分析原因,但頻次減少了很多,更多時候是靜靜聽我說。

你們也可以找個合適的時機,將彼此的想法開誠布公的聊一下。

3.接納創傷,尋找正面價值

可能有的父母過于頑固,已經到了無法轉變和緩的地步。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要支持自己的心理發展,接納原生家庭,接納自己曾經的創傷。

我們可以尋找這些創傷帶給我們的正面價值:

比如,失戀時,父母對我們進行道理的批判時,我們是否可以從中學到,下一段戀愛可以改變的地方呢?

來源:pexels

當然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去建立新的社會聯結:

去選擇與愿意接納我們情感需求、愿意接納我們喜怒哀樂、愿意和我們一起成長的人在一起。

也許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會發現,即使經歷父母對我們的「道理攻擊」。

我們依然也可以做到取悅自己、表達自己、成為自己。

詢問后,原因竟然是因為:

小A是個直性子,有一次不小心頂撞到了領導,領導懷恨在心,處處找茬,這讓小A感覺很難受。

她和父母訴說事情經過,希望能得到一句安慰。

經過還沒說完,父母已經開始分析:

「還不是因為你情商低,不會說話。

這點事沒啥可說的,你去送點煙酒認個錯。」

聽不到安慰,反倒聽了一堆道理和建議。

來源:pexels

她只能默默將委屈咽進肚子里。

當她發生一些事情后,她會不停地問自己:

「這件事,我應該和父母說嗎?

他們會不會又和我講道理,說沒必要?

不說了,我還能再忍忍...」

忍耐久了,她發現自己再也沒有訴說的欲望,也沒有傾聽別人情感的欲望。

朋友和自己說今天發生的不好的事情,她只覺得煩,朋友也都因此疏遠她。

但情感依然需要宣泄,她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長久以往,她只能被動選擇自我壓抑。

惡性循環下,抑郁癥找上了門。

對小A來說,當父母對自己的情感毫無回應時,她選擇了壓抑、回避自己的感受。

然而情感的一直壓抑,就是過度的內耗。

在這樣的內耗下,人們會自然生出兩種方式來對抗:接受或逃跑。

接受的人,就像小A一樣,學習父母的理智模式:情感冷漠;

回避自己與他人的情緒,最終便會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而逃跑的人,選擇逃離父母,將情緒寄托到物件或其他人身上,極易產生嚴重的物質依賴和焦慮問題。

來源:pexels

菲利帕佩里在書中描繪了這樣一個來訪者:

從小生活優渥,長大后從事律師職業,社會名望極高。

但實際上他對自己的懷表有著嚴重的心理依賴,如果看不見懷表,他就會極度的焦慮。

原因是雖然從小父母給了足夠的物質支持,但從不理會他的情緒。

經常會出現這樣一幕,當他哭著要父母陪時,父母會說:這些玩具還不夠讓你開心的嗎?你還要怎樣?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擁有了玩具,他就是開心的。

這種想法被來訪者吸收。

在他的講述里,只有物件的存在,沒有自己的感受。

比如在收到禮物,被問及感受時,一般人都會說「我很開心」。

他卻只會說:我收到了很多禮物。

對他來說,禮物就是開心。

當父母不再是孩子情感的港灣,而是逼迫孩子自我壓抑的始作俑者時,家庭的存在,對孩子到底是幸運還是災難呢?

超理智之下,是道德的「控制」

但是講道理就一定是不好的嗎?

并不是。

在正確、平等的溝通模式下,父母可以給處在迷茫中的孩子建議,孩子也能從中成長。

然而超理智父母的教育,在薩提亞眼里看來:

不是用愛來支持孩子的成長,而是在用道理「控制」孩子。

為了更好地控制孩子,講道理還會伴隨其他行為:

冷暴力;

呵斥;

只要孩子怕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來源:pexels

當父母在「控制」中穿插著以上行為時,會形成孩子的條件反射。

「只要父母講道理我不聽,我就會遭受冷暴力/呵斥。」

曾經有一個來訪者,因為恐懼染頭而來做咨詢。

當女生工作后,她去染了個一直喜歡的髮色。

回家后她興奮的給父母看。

結果爸爸看了臉色一沉,未發一言,起身就走。

一個星期,父親都沒和女兒說過話。

女孩想不明白問題出在哪里,這時媽媽來勸:

「你染的這個頭髮,像個混子,難怪你爸不理你,我也不喜歡。

懂點事,別為了一己私欲,把你爸氣壞了。

他這幾天捂著胸口生氣呢,做孩子就不能自私知道嗎?」

來源:pexels

女孩雖然委屈,但也怕父親氣壞身子,將頭髮染了回去,父女關系緩和了。

但女孩不可避免地對染頭產生了恐懼,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她說:

「我染頭,就是自私,不孝順的。

我不能讓父親為了我這麼一個不孝順的女兒生氣,我不能這麼不懂事。

他們不理我也是應該的吧。」

弗洛伊德認為,在嬰兒出生后有兩個階段,他們需要遵循快樂本能,想要的就要得到。

如果父母在這兩個階段使用道理來控制他們,不滿足他們的需要。

孩子長大后,會產生低自我價值感以及自卑感。

染頭髮的女孩也是同理,父母對自己講道理,明面上是禁止了她染頭髮,但本質上是對她需要的打擊。

她怕的是染頭髮嗎?

她怕的是自我價值被否定。

來源:pexels

正是因為父母否定了她作為一個獨立的,愛美的女兒存在的價值,父母才會對她取悅自己的需要表示不滿。

她以后還敢做取悅自己的事情嗎?

陷入困境,如何自救?

如果我們不幸面對超理智父母,面對自我情感的內耗和低自我價值感的漩渦,我們要如何自救?

這里有3個小tips:

1. 識別情緒,自我關懷

被超理智的父母忽視情緒,誠然很痛苦。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學會接納和識別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關懷、管理。

對此,Webb博士建議當你感受到某種情緒又無法自控時,可以采取「識別-接受-歸因-行動」的步驟來應對它:

第一步:識別情感。

說出自己的情感是什麼,是快樂、悲傷、還是愧疚等等。

第二步:接受情感。

用不評判的態度去觀察自己的情感。

不要對自己說:「我感覺很不好」,而是問自己:

「我現在感受如何?如果情緒有顏色,它應該是什麼顏色呢?」

來源:pexels

第三步:對情感進行歸因。

問自己: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對方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讓我有這樣的感受?

第四步:考慮是否將情緒變為行動。

首先,感受一下這種情緒讓你有哪些行為,比如是不是想攻擊對方,或是想大哭。

隨后,仔細地觀察周圍,評估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

若不合理,可考慮用其他行為代替,比如將攻擊行為,替換成撕碎衛生紙等。

2.大膽向父母明確自己的情感需求

你可以提前確定自己的需求,將其排序。

明確哪些是自己最想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自己不想要的。

然后將這些明確的告知父母。

畢竟超理智溝通模式下的父母,只是共情能力欠缺了點。

但只要告訴他們怎麼做,他們還是愿意讓步的。

我媽媽也是個超理智的人,每次我和她抱怨什麼,她都非要和我分析原因,搞得我很生氣。

來源:pexels

后來我發現,當我直接和她說:

「媽媽,我是在和你抱怨,我希望你能安慰我,之后你再和我分析。」

她雖然控制不住的會分析原因,但頻次減少了很多,更多時候是靜靜聽我說。

你們也可以找個合適的時機,將彼此的想法開誠布公的聊一下。

3.接納創傷,尋找正面價值

可能有的父母過于頑固,已經到了無法轉變和緩的地步。

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要支持自己的心理發展,接納原生家庭,接納自己曾經的創傷。

我們可以尋找這些創傷帶給我們的正面價值:

比如,失戀時,父母對我們進行道理的批判時,我們是否可以從中學到,下一段戀愛可以改變的地方呢?

來源:pexels

當然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去建立新的社會聯結:

去選擇與愿意接納我們情感需求、愿意接納我們喜怒哀樂、愿意和我們一起成長的人在一起。

也許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會發現,即使經歷父母對我們的「道理攻擊」。

我們依然也可以做到取悅自己、表達自己、成為自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