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一個人真正和父母分離,從這件事開始

刷到一個豆瓣帖子。

一個女孩說, 她發現自己和父母的缺點越來越像了。

并不是相貌上的, 而是性格和行為。

她媽媽總舍不得丟東西, 房間里總是塞著裝著各種東西的袋子。

現在她家里, 也不知不覺囤下了滿滿3個大紙箱。

她和父親更像。

父親性格脾氣不好, 「他易怒, 總是瞪著眼睛咬著牙, 大聲地罵人」。

她每次都會被父親發怒的樣子嚇哭。

于是她找對象, 都照著父親的反面去找。

可當她成功找了個脾氣溫和的老公時, 自己卻成了暴脾氣的人。

有一次, 她叫先生掃地, 連續叫了三遍之后, 她突然就生氣了。

仰著頭, 瞪著眼睛, 說出了極其難聽的話。

來源:pexels

罵到一半, 她突然意識到, 「那是一副多麼丑陋的面孔」, 像極了父親。

后來, 盡管她每次發脾氣的時候, 都會想起那副丑陋的面孔。

但還是無法避免地, 像父親那樣出口傷人。

她媽媽有時也說她:「你和你爸一個樣。

明明不喜歡, 卻還是繼承了父母的缺點。

這樣的情況, 生活中并不少見。

不喜歡父母喝酒, 自己卻沉迷酒精。

不喜歡父母吵架, 自己卻變得很沖動。

為什麼?

本質上, 這是一種原生家庭創傷的再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和父母有一樣的缺點, 怎麼辦?

大腦決定你像誰

你有沒有發現, 你對自己像父母這件事, 往往是后知后覺的。

比如前面的豆瓣女孩, 總是脾氣發完了, 才想起父親也會這樣。

而且, 發現后, 下一次她仍然無法控制自己。

到底為什麼, 她在出口傷人之前, 無法覺察并即時控制這個行為呢?

專注于創傷及療愈的神經科學家布魯斯·D. 佩里認為:

一個人的經歷會影響大腦的反應模式。

無法控制行為, 和大腦的反應模式有關。

我們先來看看大腦是怎麼工作的。

大腦自下而上, 分為四個區域:

腦干、間腦、邊緣系統和大腦皮質, 就像一個四層蛋糕。

最頂層是大腦皮質, 負責思考、做計劃。

最底部, 是腦干, 負責調節體溫、呼吸、心跳等。

來源:pexels

而我們所有的感覺輸入, 都是直接連到腦干的。

就像被燙了一下, 你會立馬縮回手, 而不是去想一想要不要縮回手。

這是因為, 腦干的反應非常即時。

只有信號傳到大腦皮質時, 你才能會有意識, 才會思考。

簡單來說就是, 人的理性思考會比習慣的應激反應「慢半拍」。

佩里醫生研究發現:

當我們經歷被忽視、被貶低、不被愛時, 這些經歷都會儲存在大腦里, 形成一套應激反應系統。

如果這個刺激過大, 或者長期出現, 這個系統就會變得變得非常敏感。

久而久之, 會導致功能的脆弱性。

比如你的父母總因為一點小事就吵架。

那麼, 你對「關系沖突」的應激反應系統就會被長期被激活。

來源:pexels

于是, 一有點沖突, 你就很敏感。

甚至被卷入沖突之中。

這是因為, 你處理沖突的能力變弱了。

就像豆瓣女孩, 叫丈夫掃地得不到回應。

這種生氣的感覺沒法第一時間到達大腦皮質, 進行深思熟慮后再處理。

而是在最先傳達到腦干, 她就匹配到了父親動不動就罵人的記憶。

于是做出了一模一樣的情緒化行為。

脾氣發到一半, 大腦皮質接收到了信號, 才反應過來。

創傷的影響遠比你以為的隱秘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越討厭父母,卻偏偏活成了父母的樣子呢?

佩里醫生認為:

創傷會引起痛苦,而痛苦不會憑空消失,時間更不會沖淡一切。

創傷事件的影響力,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他在《你經歷了什麼》這本書里,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叫塞繆爾的男孩,很討厭他的男老師。

而這位老師其實對塞繆爾很好,會主動和他聊天,主動幫他。

但只要老師一靠近塞繆爾,他就變得焦慮不安。

所有人都不知道為什麼。

后來佩里醫生陪塞繆爾去看他爸爸。

他才發現端倪:原來,男老師和他爸爸用了同一款止汗露。

來源:pexels

原來,老師身上的味道,和爸爸的味道是一樣的。

而爸爸從小就對他不管不顧,一喝醉就打他。

所以老師一旦靠近塞繆爾,就激活了他大腦深處關于這個味道的記憶。

爸爸帶來的痛苦、恐懼、情感忽視……立馬浮現。

是這份熟悉感,觸發了塞繆爾的應激情緒開關。

佩里醫生發現,那些讓人產生強烈情緒的體驗,會被深深鎖在大腦中,隨時被激活。

這種大腦對創傷應激反應的熟悉感,會一直影響一個人以后對關系的體驗和理解,定義我們的每一段關系、每一次互動和每一個決定。

就像塞繆爾,那位男老師對他很好。

但他感受到的不是老師的好,而是這個有父親味道的人可能隨時會傷害自己。

因為他的大腦記憶里,沒有建立過關于父親對自己好的體驗。

他會覺得很不安。

于是為了保護自己,他對老師很抗拒。

甚至會用暴力攻擊老師。

而老師看到他的抗拒,也慢慢回避和塞繆爾的一切互動。

沒有眼神接觸,連一個微笑都沒有。

這更強化了塞繆爾的感受:老師討厭我,所以我做什麼都不對。

來源:pexels

于是,他和父親之間熟悉的創傷關系再現了。

這也是為什麼:

討厭父母的人,會「遺傳」父母的缺點。

被家暴的人,不管怎麼勸說還是不肯逃離。

在家暴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了可能也會找一個會家暴的伴侶,甚至自己變成施暴者。

被「渣男」「渣女」傷害過的人,還是會一次次愛上這樣的人……

因為對TA來說,‘好’的感覺是陌生的。

熟悉的方式, 在外人看來是糟糕的痛苦,對TA來說反而是平靜的,可預見的。

就像家庭治療師薩提亞說的:與不確定的痛苦相比,確定的痛苦會讓我們感覺更好些。

就算是遇到了不一樣的人,一旦反應模式被激活,互動模式依舊會重新復制。

就像塞繆爾和男老師,畢竟,被攻擊后防御是本能。

很少人能在持續的敵意下,還依舊義無反顧地對你好。

這種模式如果沒有意識到,沒有刻意去調整、改變。

不僅會貫穿一個人的一生,還會影響到下一代。

重建健康的應激反應模式

那麼,我們能打破這種熟悉的大腦應激反應模式嗎?

當然可以。

佩里醫生認為,我們的大腦具有可塑性。

來源:pexels

我們無法改變創傷,但可以改變自己應對創傷的應激反應模式。

首先,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創傷從何而來,遠離或切斷應激源。

當你理解了自己的反應,我們就能把過去從現在的生活中剝離開來。

重建命運,奪回人生的掌控權。

這就是佩里醫生強調的,要去了解「你經歷了什麼」。

當你一遍遍回顧創傷,去看看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

你就會意識到問題所在,開始重建自己的內心世界。

小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有個叫茉莉的女性就打破了原生家庭的輪回。

茉莉的媽媽一直重男輕女,盡管她成績比哥哥優秀,媽媽還是最愛哥哥。

在媽媽的逼迫下,她放棄讀博士,嫁人做家庭主婦。

后來她無意中發現,媽媽也從小被外公重男輕女。

來源:pexels

更糟的是,茉莉的女兒上學后,成績一直不好。

但她會逼著自己學習,只為了證明自己值得愛,和她小時候一模一樣。

茉莉終于意識到,她和媽媽和和女兒之間那條隱秘的創傷連接。

覺察,是改變的開始。

她不再聽媽媽的話,一點點練習著無條件愛女兒。

學習新的行為模式時,新的神經回路也會建立。

于是,舊的應激反應模式就被切斷了。

再者,我們要在健康的人際關系互動中,重建積極的應激反應模式。

佩里醫生認為:

「一個人無法給予自己沒有得到過的東西。

如果你從未被愛過,你就無法愛別人。

你愛別人的方式,源自你被愛的方式。」

如果你從小沒有建立過好的、正面的應激反應模式。

你就會一直用那套舊、壞的應激反應模式來面對創傷。

但你現在已經長大了,有能力換一種活法。

來源:pexels

你可以在和他人的相處中,從一些很小的事情開始,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

比如伴侶忽視你,不要像父母那樣拐彎抹角地表達,試試直接說出你的需求。

你感到委屈了,不要像父母那樣直接發脾氣指責,試試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

當這些關系互動的反饋,和你以前經歷的不一樣,大腦也會接收到好的應激反應,建立新的連接。

就像心理咨詢的作用原理,通過咨詢師的無條件理解與接納,讓來訪者體驗到一段新的健康安全的關系,去取代受傷的舊關系。

從而發展出自我的力量,慢慢強化面對創傷的復原力,實現自我療愈。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相信,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你永遠有能力重寫命運。

才反應過來。

創傷的影響遠比你以為的隱秘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越討厭父母,卻偏偏活成了父母的樣子呢?

佩里醫生認為:

創傷會引起痛苦,而痛苦不會憑空消失,時間更不會沖淡一切。

創傷事件的影響力,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他在《你經歷了什麼》這本書里,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叫塞繆爾的男孩,很討厭他的男老師。

而這位老師其實對塞繆爾很好,會主動和他聊天,主動幫他。

但只要老師一靠近塞繆爾,他就變得焦慮不安。

所有人都不知道為什麼。

后來佩里醫生陪塞繆爾去看他爸爸。

他才發現端倪:原來,男老師和他爸爸用了同一款止汗露。

來源:pexels

原來,老師身上的味道,和爸爸的味道是一樣的。

而爸爸從小就對他不管不顧,一喝醉就打他。

所以老師一旦靠近塞繆爾,就激活了他大腦深處關于這個味道的記憶。

爸爸帶來的痛苦、恐懼、情感忽視……立馬浮現。

是這份熟悉感,觸發了塞繆爾的應激情緒開關。

佩里醫生發現,那些讓人產生強烈情緒的體驗,會被深深鎖在大腦中,隨時被激活。

這種大腦對創傷應激反應的熟悉感,會一直影響一個人以后對關系的體驗和理解,定義我們的每一段關系、每一次互動和每一個決定。

就像塞繆爾,那位男老師對他很好。

但他感受到的不是老師的好,而是這個有父親味道的人可能隨時會傷害自己。

因為他的大腦記憶里,沒有建立過關于父親對自己好的體驗。

他會覺得很不安。

于是為了保護自己,他對老師很抗拒。

甚至會用暴力攻擊老師。

而老師看到他的抗拒,也慢慢回避和塞繆爾的一切互動。

沒有眼神接觸,連一個微笑都沒有。

這更強化了塞繆爾的感受:老師討厭我,所以我做什麼都不對。

來源:pexels

于是,他和父親之間熟悉的創傷關系再現了。

這也是為什麼:

討厭父母的人,會「遺傳」父母的缺點。

被家暴的人,不管怎麼勸說還是不肯逃離。

在家暴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了可能也會找一個會家暴的伴侶,甚至自己變成施暴者。

被「渣男」「渣女」傷害過的人,還是會一次次愛上這樣的人……

因為對TA來說,‘好’的感覺是陌生的。

熟悉的方式, 在外人看來是糟糕的痛苦,對TA來說反而是平靜的,可預見的。

就像家庭治療師薩提亞說的:與不確定的痛苦相比,確定的痛苦會讓我們感覺更好些。

就算是遇到了不一樣的人,一旦反應模式被激活,互動模式依舊會重新復制。

就像塞繆爾和男老師,畢竟,被攻擊后防御是本能。

很少人能在持續的敵意下,還依舊義無反顧地對你好。

這種模式如果沒有意識到,沒有刻意去調整、改變。

不僅會貫穿一個人的一生,還會影響到下一代。

重建健康的應激反應模式

那麼,我們能打破這種熟悉的大腦應激反應模式嗎?

當然可以。

佩里醫生認為,我們的大腦具有可塑性。

來源:pexels

我們無法改變創傷,但可以改變自己應對創傷的應激反應模式。

首先,我們要了解自己的創傷從何而來,遠離或切斷應激源。

當你理解了自己的反應,我們就能把過去從現在的生活中剝離開來。

重建命運,奪回人生的掌控權。

這就是佩里醫生強調的,要去了解「你經歷了什麼」。

當你一遍遍回顧創傷,去看看自己到底發生了什麼。

你就會意識到問題所在,開始重建自己的內心世界。

小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里,有個叫茉莉的女性就打破了原生家庭的輪回。

茉莉的媽媽一直重男輕女,盡管她成績比哥哥優秀,媽媽還是最愛哥哥。

在媽媽的逼迫下,她放棄讀博士,嫁人做家庭主婦。

后來她無意中發現,媽媽也從小被外公重男輕女。

來源:pexels

更糟的是,茉莉的女兒上學后,成績一直不好。

但她會逼著自己學習,只為了證明自己值得愛,和她小時候一模一樣。

茉莉終于意識到,她和媽媽和和女兒之間那條隱秘的創傷連接。

覺察,是改變的開始。

她不再聽媽媽的話,一點點練習著無條件愛女兒。

學習新的行為模式時,新的神經回路也會建立。

于是,舊的應激反應模式就被切斷了。

再者,我們要在健康的人際關系互動中,重建積極的應激反應模式。

佩里醫生認為:

「一個人無法給予自己沒有得到過的東西。

如果你從未被愛過,你就無法愛別人。

你愛別人的方式,源自你被愛的方式。」

如果你從小沒有建立過好的、正面的應激反應模式。

你就會一直用那套舊、壞的應激反應模式來面對創傷。

但你現在已經長大了,有能力換一種活法。

來源:pexels

你可以在和他人的相處中,從一些很小的事情開始,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

比如伴侶忽視你,不要像父母那樣拐彎抹角地表達,試試直接說出你的需求。

你感到委屈了,不要像父母那樣直接發脾氣指責,試試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

當這些關系互動的反饋,和你以前經歷的不一樣,大腦也會接收到好的應激反應,建立新的連接。

就像心理咨詢的作用原理,通過咨詢師的無條件理解與接納,讓來訪者體驗到一段新的健康安全的關系,去取代受傷的舊關系。

從而發展出自我的力量,慢慢強化面對創傷的復原力,實現自我療愈。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相信,你值得更好的生活。

你永遠有能力重寫命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