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吉思汗流淚,丟中原后蒙古人有多慘?王爺閨女的嫁妝不值兩副甲

元朝滅亡后, 蒙古王爺失去中原漢地, 帶著部眾和奴隸跑回蒙古故鄉, 經濟、軍事甚至人口構成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最直觀的說法是, 有盔甲的蒙古戰士大幅減少, 甚至還出現了王爺閨女嫁妝比不上兩個盔甲值錢的情況。

元朝皇帝和北元大汗都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但經濟基礎截然不同, 對草原民眾的控制力也不能相同。 草原上的蒙古人看不清忽必烈及其后代, 但忽必烈和他的后代最終掌握著漢地的經濟資源, 通常可以把糧食投入蒙古草原, 荒年則讓蒙古人吃救濟糧。

元朝皇帝手里拿著漢地制造的盔甲和武器, 元朝皇帝可以統治整個蒙古, 動員盔甲比例高的蒙古大軍, 因此元朝的蒙古大軍和明朝的蒙古部落武裝裝備也有很大的不同。

蒙古軍力的衰退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明朝初年蒙古人可以從中亞親戚那里得到裝備,

不斷介入中亞新疆事務的華爾茲手里有很多中亞風格的盔甲。 土木之變前后的瓦拉人不缺盔甲, 明君留下的數萬件盔甲都不撿, 比謙虛便宜。

關于明朝中期蒙古的武器價格, 《譯語》(根據貞德年資料的家庭年尹京)給出了參考答案。 「一只甲威一只駱駝(相當于其他牲畜的九只),

一把射箭或鋒利的刀一只牛, 牛角弓一只牛, 羊角弓一只, 這個報價并沒有普遍意義。

因為這是蒙古專業兵器工匠得到的報酬。 蒙古工匠可以用自己的手藝減稅。 這個價格是嚴重減少的, 不是普通蒙古人民得到武器的價格。

嘉靖年間, 阿爾坦坎得到白蓮教的幫助, 在山西等地吸引了大批漢人民眾后, 蒙古人的軍工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 不僅傳統盔甲生產得到了答復, 甚至出現了馬甲、攻城設備和火器, 在此期間蒙古人的盔甲比例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明朝對俺答士兵的描寫是「鐵馬金戈、明光耀木」, 八角形頭盔、鍍金鋼盔、環刀和各種盔甲等武器當時也經常出現在蒙古軍隊中。

隨著烷烴信仰的堅定, 大量手工業山可以用于虔誠的敬拜, 蒙古騎兵的裝備水平又開始下降。 17世紀初蒙古人的兵器價格暴漲, 成為頭盔相當于一頭駱駝或其他牲畜的9頭, 一對腕甲相當于5頭牲畜, 一把槍相當于5頭牲畜, 一套盔甲可以換90頭牲畜。 一把高級刀相當于九只牲畜,

一把中級刀相當于五只牲畜, 弓箭筒相當于三只牲畜。

為了在草原上生存, 需要100到200頭牲畜來維持中產階級水平, 一套盔甲已經是蒙古中產階級家庭的全部, 蒙古人很容易就舍不得裝備。 在此期間, 蒙古人婚喪嫁娶的行情是王爺將女兒嫁人。 高州, 不, 舍友要拿出150匹馬和400只羊。 皇太子泰吉把女兒嫁了出去, 聘禮是50頭羊100頭, 兩件盔甲, 然后再找(嫁給蒙古公主的人還需要30到15件貴重物品)。

盔甲太貴,維拉特聯盟甚至規定40戶人家每年要收集兩個盔甲。蒙古人的盔甲越來越少,八旗軍的盔甲越來越多,蒙古人自然被八旗軍打得俯首稱臣。

盔甲太貴,維拉特聯盟甚至規定40戶人家每年要收集兩個盔甲。蒙古人的盔甲越來越少,八旗軍的盔甲越來越多,蒙古人自然被八旗軍打得俯首稱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