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年7萬收入,讓兒子讀5萬的幼兒園:圈子不同,能強融嗎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直擊人心。

提問者是一名在三線城市4S店做銷售的男士。 他每月收入大約六千元左右, 孩子三歲, 準備讀幼兒園。 他的老婆提出要讓孩子讀一年5萬學費的幼兒園, 理由是能入讀好的幼兒園, 都是有權有勢的人, 孩子進去后, 他們以及孩子的以后, 都會有好的圈子和好的人脈。 男士的收入一年才七萬元, 用五萬元讓孩子去讀幼兒園, 男士覺得沒必要, 但老婆不依不饒, 每天跟他吵, 說他沒眼光, 沒格局。 他想不明白:孩子讀一萬元的幼兒園就會沒出息?老婆所說的圈子就真的那麼重要?

回應的人很多, 其中一個高贊的回答是:圈子不同, 不能強融。

確實, 孩子進入幼兒園就給孩子選擇圈子, 累了家長, 害了孩子。

認識一對夫妻, 他們和提問者的老婆有一樣的認識, 覺得孩子從小就要去高攀圈子。 他們夫妻同心同德勒緊褲腰帶將孩子送進一所高收費的雙語幼兒園。

孩子送進幼兒園后, 他們感覺自己仿佛上了臺階, 孩子也站上「國際水準」的高起跑線, 然而事實跟他們的愿望大相徑庭。

首先, 接送孩子時, 他們才猛然醒悟有一條鴻溝橫在他倆和其他家長之間, 他們壓根無法靠近。 其他家長開「奔馳」、開「寶馬」來接孩子,

而他們開一輛電動摩托車。 他們自慚形穢躲在一角, 等孩子出來時, 匆匆忙忙拉上孩子就走。

繼而, 他們發現原來活潑可愛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 問他在幼兒園的情況, 他總是不開口, 有時只是搖搖頭。 偶爾會說:「小朋友笑話我,

他們玩過的我都沒玩過。 」后來, 老師對他們說:「你們這孩子太內向, 有點木納, 適應不了這個幼兒園的教學進度…」

在勉強堅持了兩年之后, 他們不得不讓孩子退學, 到另一所普通的幼兒園就讀。 遺憾的是花了一堆錢, 孩子卻變了性格, 變得膽小自卑。

強融圈子對孩子而言, 存在不少弊端。

第一, 強融圈子讓孩子自尊心受挫, 失去自信, 甚至患上心理疾病。

一位受到很多寶爸寶媽崇拜的育兒專家、知名育兒博主, 在精心培養出學霸兒子, 并將其送往美國求學后, 兒子在異國他鄉自盡。

這一令人痛心的消息讓很多人反思, 紛紛剖析「育兒專家」的育兒弊病。導致他兒子自盡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條,是他在自己生活異常艱辛的情況下,兒子從幼兒園到高中,上的都是學費高昂的私立學校。從面上看,他是為兒子找到一個「較高」、「較強」的求學平臺,然而正像一名分析者所言:在錢和物質這件事情上,一個孩子很難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去抵御貧富差距帶來的沖擊。

當時他們的生活來源僅靠種菜和撿廢品賣,兒子跟那些同學在生活上的差異真是「天壤之別」。雖然兒子很爭氣,成績非常優秀,然而兒子的內心充滿自卑,在出國前已患上抑郁癥。

網上有一句被眾人認可的話:融不進的圈子別硬擠,難為了別人也作踐了自己。

對于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心原本就很單純、很脆弱,在不屬于自己的圈子里面,孩子很容易受到傷害,而且這樣的傷害,往往影響一輩子。

畢竟,在一群跟自己有很大差異的人面前,自己很容易成了最不起眼,最遭人嫌棄的灰色,乃至黑色。一個人若在年幼階段,就涂上這樣的顏色,往后的人生,幾乎不可能出彩。

自卑,基本成了被強融進不屬于自己圈子的孩子的最突出特點。

第二,強融圈子讓孩子變得虛榮、喜歡攀比。

朋友的保姆有一個女兒,比朋友的女兒大兩歲。保姆每天到朋友家幫忙,看著她女兒成堆的玩具,吃不完的零食,很是羨慕。有一天忍不住對朋友說:「能否在周末讓我的女兒過來跟你女兒玩?」朋友覺得讓小朋友一起玩很好,就爽快答應了。

從此,保姆的女兒每到周末就跟著母親過來。一段時間之后,保姆的女兒跟保姆不斷提出買漂亮衣服,買高檔玩具的要求,保姆無法滿足她,她表現出對保姆的疏遠和嫌棄。她看保姆的眼光都帶著鄙視,甚至對保姆嚷嚷:「你是最無用的母親,我不想當你的女兒。」

當孩子接觸到自己夠不著的東西,又見同齡人已完全擁有時,內心會失去平衡,會不由自主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產生積怨。年齡越小,越容易受影響,產生虛榮心、出現攀比的心理。

同事的兒子小學畢業,面臨學校的選擇,他既可以到附近的普通中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也可以到私立學校接受相對較為嚴格的學校教育。同事跟兒子充分商量后,決定去普通中學就讀。同事說:「我是普通公職人員,不是老板或職場精英等高收入人群,而私立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這些人的孩子,我不想孩子在沒有足夠的自制力時面對太多的誘惑,產生攀比心理…」同事的選擇得到大部分人的贊同。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路,什麼樣的條件適合什麼樣的圈子。尤其是自我認知、自我調整能力都偏弱的孩子,一旦被推向跟自己不相適應的圈子,孩子失去自我的可能性將成倍增加。

家長希望通過強融圈子以增加人脈,不過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希望越大,失望越多。倒不如安撫好內心,面對現實,真實地做自己,這才是真正通向快樂和幸福之道。

「生活之累,一半源于生活,一半源于攀比。」家長對此應有充分的認識,努力為孩子稚嫩的心靈建起防護的籬笆,教會孩子豎立起正確的交友觀。

交友,不是既來者皆不拒,也不是硬擠硬套去高攀。教孩子交友,有三點要特別注意。

一是交友要有選擇。

所謂三觀相同才能走到一起,對于孩子而言,是要各方面條件相當,有共同的話題,雙方相處平等、快樂。大家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欣賞,但不存在「居高臨下」或「絕對仰視」的情況。孩子的圈子應該是單純、明凈的。

二是交友要懂得分享。

縱然條件懸殊,交友過程也應該互為付出,互相幫助,不能存在施舍的情況。有送就要有回,珍貴與否跟金錢無關,只要帶著自己的心意就可以。

三是交友要有自我。

不管對方來自什麼家庭,有怎樣優越的條件,都不要放低自我去委曲求全,以「討好」去獲取所謂的友情。如果感覺不好,就要友好轉身。任何人都是獨立、平等的個體,美好的生活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創造。

紛紛剖析「育兒專家」的育兒弊病。導致他兒子自盡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條,是他在自己生活異常艱辛的情況下,兒子從幼兒園到高中,上的都是學費高昂的私立學校。從面上看,他是為兒子找到一個「較高」、「較強」的求學平臺,然而正像一名分析者所言:在錢和物質這件事情上,一個孩子很難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去抵御貧富差距帶來的沖擊。

當時他們的生活來源僅靠種菜和撿廢品賣,兒子跟那些同學在生活上的差異真是「天壤之別」。雖然兒子很爭氣,成績非常優秀,然而兒子的內心充滿自卑,在出國前已患上抑郁癥。

網上有一句被眾人認可的話:融不進的圈子別硬擠,難為了別人也作踐了自己。

對于孩子更是如此。孩子的心原本就很單純、很脆弱,在不屬于自己的圈子里面,孩子很容易受到傷害,而且這樣的傷害,往往影響一輩子。

畢竟,在一群跟自己有很大差異的人面前,自己很容易成了最不起眼,最遭人嫌棄的灰色,乃至黑色。一個人若在年幼階段,就涂上這樣的顏色,往后的人生,幾乎不可能出彩。

自卑,基本成了被強融進不屬于自己圈子的孩子的最突出特點。

第二,強融圈子讓孩子變得虛榮、喜歡攀比。

朋友的保姆有一個女兒,比朋友的女兒大兩歲。保姆每天到朋友家幫忙,看著她女兒成堆的玩具,吃不完的零食,很是羨慕。有一天忍不住對朋友說:「能否在周末讓我的女兒過來跟你女兒玩?」朋友覺得讓小朋友一起玩很好,就爽快答應了。

從此,保姆的女兒每到周末就跟著母親過來。一段時間之后,保姆的女兒跟保姆不斷提出買漂亮衣服,買高檔玩具的要求,保姆無法滿足她,她表現出對保姆的疏遠和嫌棄。她看保姆的眼光都帶著鄙視,甚至對保姆嚷嚷:「你是最無用的母親,我不想當你的女兒。」

當孩子接觸到自己夠不著的東西,又見同齡人已完全擁有時,內心會失去平衡,會不由自主對自己所處的環境產生積怨。年齡越小,越容易受影響,產生虛榮心、出現攀比的心理。

同事的兒子小學畢業,面臨學校的選擇,他既可以到附近的普通中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也可以到私立學校接受相對較為嚴格的學校教育。同事跟兒子充分商量后,決定去普通中學就讀。同事說:「我是普通公職人員,不是老板或職場精英等高收入人群,而私立學校的學生大部分是這些人的孩子,我不想孩子在沒有足夠的自制力時面對太多的誘惑,產生攀比心理…」同事的選擇得到大部分人的贊同。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路,什麼樣的條件適合什麼樣的圈子。尤其是自我認知、自我調整能力都偏弱的孩子,一旦被推向跟自己不相適應的圈子,孩子失去自我的可能性將成倍增加。

家長希望通過強融圈子以增加人脈,不過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希望越大,失望越多。倒不如安撫好內心,面對現實,真實地做自己,這才是真正通向快樂和幸福之道。

「生活之累,一半源于生活,一半源于攀比。」家長對此應有充分的認識,努力為孩子稚嫩的心靈建起防護的籬笆,教會孩子豎立起正確的交友觀。

交友,不是既來者皆不拒,也不是硬擠硬套去高攀。教孩子交友,有三點要特別注意。

一是交友要有選擇。

所謂三觀相同才能走到一起,對于孩子而言,是要各方面條件相當,有共同的話題,雙方相處平等、快樂。大家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欣賞,但不存在「居高臨下」或「絕對仰視」的情況。孩子的圈子應該是單純、明凈的。

二是交友要懂得分享。

縱然條件懸殊,交友過程也應該互為付出,互相幫助,不能存在施舍的情況。有送就要有回,珍貴與否跟金錢無關,只要帶著自己的心意就可以。

三是交友要有自我。

不管對方來自什麼家庭,有怎樣優越的條件,都不要放低自我去委曲求全,以「討好」去獲取所謂的友情。如果感覺不好,就要友好轉身。任何人都是獨立、平等的個體,美好的生活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創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