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盔犀鳥:被人類活生生鋸開頭骨,曾經是我國進貢的貢品「鶴頂紅」

活著的時候被鋸下頭骨, 無法進食也不能養育妻兒, 而自己被鋸下的頭骨則成為無數人爭相購買的工藝品, 自己一家老小也只能因為無法進食, 最后活活餓死, 甚至就連尸體都會被制成標本買賣到全球各地。

這些聽起來就讓人毛骨悚然的可怕遭遇, 并不是虛構的, 而是一種名叫盔犀鳥的動物一直在經歷的滅頂之災。

價值數十萬的天價貢品「鶴頂紅」

如果說起盔犀鳥你覺得陌生的話, 那麼說起「鶴頂紅」大家應該就有印象了吧。 當然這里所說的鶴頂紅并不是小說里的毒藥, 而是一種取自盔犀鳥身上的珍貴貢品。

在我國古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 「鶴頂紅」就是八方來朝從外國進獻的一種貢品。

清代 鶴頂紅鼻煙壺

這種貢品有著象征帝王貴氣的明黃色, 與代表著喜慶吉祥的大紅色, 質地溫潤, 又是數量稀少的番邦貢品, 可以想見在古代會有多麼受歡迎。

事實也是如此, 鶴頂紅大約在元朝時期進入我國, 在明朝鄭和下西洋后廣為人知, 因為出產國一直將其作為貢品, 明朝便長期要求他們每年都必須進貢鶴頂紅, 備受王公貴族們追捧。

各類鶴頂紅工藝品

鶴頂紅的原材料來自于東南亞地區,

只在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新加坡這幾個國家出產, 產量一直不高。

因為原材料有著紅色額頭和尖長鳥嘴的形狀, 古代中國沒有人見過這種活物, 就形象地把這種東西叫做鶴頂紅, 其實這就是盔犀鳥喙和額頭的部位, 名為頭胄(zhòu)。

到了明朝中后期, 因為國力衰弱, 東南亞藩屬國逐漸不再進貢, 鶴頂紅也就變得更加珍貴。 清朝初期實行海禁之后國內更是失去了鶴頂紅的來源, 一直到上世紀末期, 鶴頂紅才再次進入中國市場。

自古以來的珍稀導致鶴頂紅價格暴漲, 一條其名為「鴻運當頭」的鶴頂紅手串甚至高達數十萬, 也就催生出了許多鋌而走險的盜獵者。

隨著時間推移, 國內的文玩收藏界逐漸出現了這樣一句約定俗成的禁忌, 叫做「一紅二黑三白」, 意思是有三種文玩物品是不能碰的。

其中「三白」是指象牙, 「二黑」是犀牛角, 「一紅」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鶴頂紅——盔犀鳥的頭胄。

之所以成為禁忌有兩個大的原因, 一是國家早已規定了這種取材于珍稀野生動物的文玩禁止走私買賣,

無論是捕獵、運輸還是買賣都會喜提銀手鐲和罰款套餐。 二則是因為這三種動物如今都已經瀕危, 有良知的人就更不應該加速它們的滅絕。

人工加上了木雕眼睛、頭部的盔犀鳥頭骨雕件

長相奇特, 卻是堅貞不渝的「愛情鳥」

鶴頂紅產自于盔犀鳥, 是犀鳥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鳥,成年雄鳥的體型能達到一米多,體重3千克,完整的頭骨甚至比成年男人的手掌還要更大一些。

由角蛋白構筑的頭胄直接連在盔犀鳥的頭骨上,和犀鳥科的其它鳥不同,盔犀鳥的頭胄是實心的,重量幾乎占了整只鳥體重的十分之一。即是求偶和自衛的武器,也是它們挖掘泥土尋找食物的工具。

頭胄原本是和鳥嘴同樣的黃色,隨著雄鳥的年齡增長,它們身上的腺體里會分泌出一種紅色的蠟質液體,將頭胄逐漸染紅,最后呈現出鶴頂紅的外紅內黃顏色。

野生雄性盔犀鳥

盔犀鳥主要生活在低海拔的熱帶雨林中,食物主要是各種植物的果實和種子,偶爾也會吃一些蝸牛、昆蟲、蛇等等蛋白質。

和大部分鳥類一樣,盔犀鳥會把消化不了的果核排泄出去,因為它們體型大吃得多,相應排泄出去的果核也更多,幫助了不少植物在熱帶雨林里散播種子,也曾被當地人稱為「雨林農夫」。

和其它犀鳥一樣,盔犀鳥也會在石洞、巖縫或者樹洞里筑巢。到了繁殖期,雌性盔犀鳥會找一個合適住進去,在里面產卵之后就不再出門,還會和雄鳥一起用濕泥、朽木、果實殘渣,混合自己粘性的胃液等分泌物把洞口堵得嚴嚴實實,只留下一條縫隙。

一直到雛鳥長到差不多能飛行的時候,雌性盔犀鳥才會從洞里出來。因而在筑巢后5個月的時間里,雌鳥和雛鳥都要靠雄鳥喂食,而雄鳥還要獨自承擔守衛巢穴的任務。

盔犀鳥終身都是一夫一妻制,一旦選定配偶之后就不會再更換,若是一方死亡,另一方有很大機率不再尋找新的伴侶,獨身一鳥直到死亡。

所以在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當地的原住民就把盔犀鳥視為神鳥,不僅認為它是帶領亡者穿越冥界的引路人和傳達上天神諭的信使,更代表著忠貞不渝的愛情。

一鳥被捕,全家滅門

工業革命后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造成了許多野生動物失去棲息地,如世界上大多數野生動物一樣,盔犀鳥原本的生存范圍就不大,隨著雨林縮小進一步被壓縮了生存空間。

但造成這種人畜無害的大鳥數量銳減的最大原因還是盜獵。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07年紐約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一個齊白石作「一品仙鶴」鶴頂紅鼻煙壺成交價高達65萬,從那以后鶴頂紅的價格就在國際上一路走高。

有著高額利潤的驅動,盜獵者們蜂擁向東南亞,而當地貧困的原住民也加入了捕獵盔犀鳥的行列。曾把盔犀鳥視作神鳥的印尼加里曼丹地區,僅僅2013年一年時間,就有6000多只盔犀鳥死于盜獵。

不僅捕獵的數量巨大,盜獵者們捕殺盔犀鳥的手段還非常殘忍。

為了運輸和攜帶方便,偷獵者在抓住盔犀鳥后往往直接鋸下它的頭胄部位,運氣好一點的盔犀鳥會因為無法進食而慢慢餓死,運氣差的盔犀鳥當場就會慘死。

不僅如此,為了得到成色最好的鶴頂紅,盜獵者們全都瞄準了頭胄最大最鮮艷的雄性盔犀鳥。而前文也說過,雄性盔犀鳥承擔著喂養保護雌鳥和雛鳥的責任,當雄鳥被獵殺之后,雌鳥和雛鳥也只能迎來死亡的命運。

因為如此猖獗的盜獵,盔犀鳥的數量銳減極快。

國外查獲的大量盔犀鳥頭骨

2004年至2012年期間,盔犀鳥的野外種群數量還是比較穩定,一直是近危級別,這個級別的定義是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滅絕風險。

但隨著市場需求量大增和盜獵越來越多,到了2015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了一份緊急聲明,宣布將盔犀鳥的保護級別提升到了極危,也就是僅次于滅絕的級別。

要知道就算是國寶大貓熊,最初也只是被定為瀕危級別。

盔犀鳥本來只是熱帶雨林中人畜無害的大鳥,只是因為人類對裝飾、收藏的需求,和高額利潤所帶來的貪婪欲望,短短數年間幾乎快要被獵殺到滅絕。

盡管如今各國已經有了相關的立法保護,人們也逐漸產生了「一紅二黑三白」的禁忌,但誰也不能確定,一個遭受滅頂之災的物種是否還能恢復到原來的種群數量。

只要能有更多人拒絕這樣帶著血的有機寶石,那「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這句標語也就不會只是一句空話。

是犀鳥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鳥,成年雄鳥的體型能達到一米多,體重3千克,完整的頭骨甚至比成年男人的手掌還要更大一些。

由角蛋白構筑的頭胄直接連在盔犀鳥的頭骨上,和犀鳥科的其它鳥不同,盔犀鳥的頭胄是實心的,重量幾乎占了整只鳥體重的十分之一。即是求偶和自衛的武器,也是它們挖掘泥土尋找食物的工具。

頭胄原本是和鳥嘴同樣的黃色,隨著雄鳥的年齡增長,它們身上的腺體里會分泌出一種紅色的蠟質液體,將頭胄逐漸染紅,最后呈現出鶴頂紅的外紅內黃顏色。

野生雄性盔犀鳥

盔犀鳥主要生活在低海拔的熱帶雨林中,食物主要是各種植物的果實和種子,偶爾也會吃一些蝸牛、昆蟲、蛇等等蛋白質。

和大部分鳥類一樣,盔犀鳥會把消化不了的果核排泄出去,因為它們體型大吃得多,相應排泄出去的果核也更多,幫助了不少植物在熱帶雨林里散播種子,也曾被當地人稱為「雨林農夫」。

和其它犀鳥一樣,盔犀鳥也會在石洞、巖縫或者樹洞里筑巢。到了繁殖期,雌性盔犀鳥會找一個合適住進去,在里面產卵之后就不再出門,還會和雄鳥一起用濕泥、朽木、果實殘渣,混合自己粘性的胃液等分泌物把洞口堵得嚴嚴實實,只留下一條縫隙。

一直到雛鳥長到差不多能飛行的時候,雌性盔犀鳥才會從洞里出來。因而在筑巢后5個月的時間里,雌鳥和雛鳥都要靠雄鳥喂食,而雄鳥還要獨自承擔守衛巢穴的任務。

盔犀鳥終身都是一夫一妻制,一旦選定配偶之后就不會再更換,若是一方死亡,另一方有很大機率不再尋找新的伴侶,獨身一鳥直到死亡。

所以在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當地的原住民就把盔犀鳥視為神鳥,不僅認為它是帶領亡者穿越冥界的引路人和傳達上天神諭的信使,更代表著忠貞不渝的愛情。

一鳥被捕,全家滅門

工業革命后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造成了許多野生動物失去棲息地,如世界上大多數野生動物一樣,盔犀鳥原本的生存范圍就不大,隨著雨林縮小進一步被壓縮了生存空間。

但造成這種人畜無害的大鳥數量銳減的最大原因還是盜獵。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07年紐約佳士得春季拍賣會上,一個齊白石作「一品仙鶴」鶴頂紅鼻煙壺成交價高達65萬,從那以后鶴頂紅的價格就在國際上一路走高。

有著高額利潤的驅動,盜獵者們蜂擁向東南亞,而當地貧困的原住民也加入了捕獵盔犀鳥的行列。曾把盔犀鳥視作神鳥的印尼加里曼丹地區,僅僅2013年一年時間,就有6000多只盔犀鳥死于盜獵。

不僅捕獵的數量巨大,盜獵者們捕殺盔犀鳥的手段還非常殘忍。

為了運輸和攜帶方便,偷獵者在抓住盔犀鳥后往往直接鋸下它的頭胄部位,運氣好一點的盔犀鳥會因為無法進食而慢慢餓死,運氣差的盔犀鳥當場就會慘死。

不僅如此,為了得到成色最好的鶴頂紅,盜獵者們全都瞄準了頭胄最大最鮮艷的雄性盔犀鳥。而前文也說過,雄性盔犀鳥承擔著喂養保護雌鳥和雛鳥的責任,當雄鳥被獵殺之后,雌鳥和雛鳥也只能迎來死亡的命運。

因為如此猖獗的盜獵,盔犀鳥的數量銳減極快。

國外查獲的大量盔犀鳥頭骨

2004年至2012年期間,盔犀鳥的野外種群數量還是比較穩定,一直是近危級別,這個級別的定義是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滅絕風險。

但隨著市場需求量大增和盜獵越來越多,到了2015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發布了一份緊急聲明,宣布將盔犀鳥的保護級別提升到了極危,也就是僅次于滅絕的級別。

要知道就算是國寶大貓熊,最初也只是被定為瀕危級別。

盔犀鳥本來只是熱帶雨林中人畜無害的大鳥,只是因為人類對裝飾、收藏的需求,和高額利潤所帶來的貪婪欲望,短短數年間幾乎快要被獵殺到滅絕。

盡管如今各國已經有了相關的立法保護,人們也逐漸產生了「一紅二黑三白」的禁忌,但誰也不能確定,一個遭受滅頂之災的物種是否還能恢復到原來的種群數量。

只要能有更多人拒絕這樣帶著血的有機寶石,那「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這句標語也就不會只是一句空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