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代戰爭中,武將單挑真實存在嗎?存在,只是和你想象的不同而已

眾所周知, 自古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歷史的變遷, 戰爭是一個永恒不斷的話題, 它在歷史的發展中從未停止過, 即使到了現在也依然是如此。

《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句話:「天下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這是一個歷史發展的大趨勢,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利益的爭奪, 才有了朝代的更迭與戰爭。

值得一提的是, 我們在影視劇中會經常看到戰場上的這樣一幕:戰前, 兩軍的大將出來進行比武, 贏得一方士氣大振, 而輸的一方則士氣萎靡不振, 甚至有可能輸掉戰爭。

那麼, 這樣的武將進行單挑是真實存在的嗎?亦或者是電視劇在騙人。

其實, 古代打仗還真有單挑一說, 只是與我們現在想象的不同罷了, 認知上有一些「歷史偏差」,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這其中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單挑的名場面

看過《三國演義》的網友, 都清楚地了解, 小說中有許多單挑的名場面,

比如關羽的成名之戰「溫酒斬華雄」。 《三國演義》的第五回中, 十八路諸侯齊聚虎牢關討伐董卓。

正當十八路諸侯召開大會之時, 一個探馬突然來報告, 說城池下有一個名叫華雄的人前來叫戰, 罵得非常難聽。 此時, 袁紹問麾下的將士, 誰敢去應戰。

袁術手下一個名叫俞涉的人突然站了出來, 騎著馬、拿著兵器出關了, 結果不到三個回合, 他就被華雄斬下了頭顱, 十八路諸侯大驚失色。

不過, 太守韓馥在這個時候信誓旦旦地說, 我手下有一個名叫潘鳳的上將, 可以將華雄斬落馬下, 袁紹急忙讓他出戰。 只見, 潘鳳手提大斧、騎上馬便出去了。

潘鳳去的時候有多麼威風, 過一會就有多麼的悲涼, 不久后探馬來報, 說潘鳳不過幾個回合就被華雄斬落馬下了。 袁紹大驚不已, 其余十七路諸侯也很惶恐。

就在此時, 一個「身長九尺、髯長二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的人站了出來, 而他就是關羽關二爺。 當時, 關羽算是暫居與公孫瓚的賬下吧, 職位是劉備的馬弓手。

眾人得知關羽的職位非常不屑,

袁術更是大喝并要將關羽亂棍打出去。 所幸曹操見關羽不凡, 給了他一個「試駕出馬」的機會, 還端上了一杯酒給關羽壯膽。

只是, 關羽并沒有接下酒杯, 而是說「酒且斟下, 某去便來」。 當時, 眾人對關羽并不看好, 甚至有人已經露出了惋惜之色, 覺得關羽必輸無疑。

可是, 不久之后, 關羽提著華雄的人頭便回來了, 將它擲于地上, 而曹操奉上的酒水還是溫熱的, 這便是溫酒斬華雄的典故。 隨后, 張飛便說:「俺哥斬了華雄, 就這里殺入關去, 活拿董卓、更待何時......」

在影視劇《三國演義》中, 看溫酒斬華雄的場面非常過癮, 更值得一提的是, 關羽殺了華雄之后, 張飛似乎認為戰爭就這麼勝利了, 還想要出關直接殺了董卓。

說到了這里問題便來了, 兩軍打仗的時候, 起決定性作用的真的是武將的個人武力值嗎?這個答案很矛盾, 可以說是, 也可以說不是, 主要與時代有關系。

三國時期處于東漢末年, 這個事情的戰爭是一支軍隊和一支軍隊的較量, 也就是說兩軍交戰比較的是雙方軍事整體實力的強弱, 而不是個人有多麼厲害。

虎牢關下,關羽雖然斬了華雄,但并不代表那一戰就贏了。換句話來說,關羽溫酒斬華雄,只是作者羅貫中給關羽的一個「特寫鏡頭」,為的是突出他的形象而已。

那麼,如此說來「單挑決定戰爭輸贏」的局面是不是就不存在了,也不是。如上述所言,這一個行為存在,但卻不存在東漢末年,而存在與周禮環境下。

周禮環境下的戰爭形式

商朝末年,周武王糾集了許多小政權,最終在牧野一戰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周朝。建國之后,他便分封了800諸侯國,可以說天下之間都是貴族。

有一句話叫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紛爭,雖然800諸侯都是周武王分封的,但他們之間依然存在利益爭奪,戰爭也就不可避免了。

只不過,這時的戰爭卻不是非常慘烈,更不是一種無底線的對抗行為,而是一種古代貴族之間的游戲。簡單來說,就和現在小孩之家的「過家家」差不多,讓你知道我厲害就可以了。

這個時候的戰爭風格,并不是以「亡國滅種」為目的,而是以博弈決定勝負,取得自己想要的勝利果實。兩軍對壘的時候,大軍在后面對峙著,雙方的大將出來單挑,勝的一方就算是勝利了。

為何會如此呢?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的生產力不夠發達,每一個國家的人口都非常的稀少。地廣人稀的情況下,為了所謂的土地而去減少人口,這無疑是不明智的。

更何況,那個時候的土地開放程度非常低,而戰爭所消耗的資源與人口卻非常多,無論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不足以支撐起一場殘酷的戰爭,

因此,貴族與貴族之間便選取了「點到為止」的方式,通過「單挑」的方式來決定戰爭的輸贏,誰輸了就自動認輸,讓出一定的利益,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雙方到最后真的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也不是以殺人為主。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春秋時期主要以戰車為主,雙方的戰爭形式也是摧毀戰車。

假如說,一方不敵而撤退,那麼另一方只能向前追幾十米而已。一些掉隊的、跑不快的敵方士兵,也會被「禮貌性」地放過,這樣的戰場「廝殺」只有在周禮的環境下才能看到。

當然,單挑這樣的事情也有具體的文獻記載,不過他們不稱「單挑」,而是「致師」。 鄭玄注:「致師者,致其必戰之志。古者將戰,先使勇力之士犯敵焉......」

咱們以宋國和楚國的泓水之戰為例子,當時宋軍處于劣勢地位,畢竟兵力和裝備都比較弱。不過,他們卻占據著泓水之險這一個地利,利用好的話能夠擊敗楚軍。

兵法中有「半渡而擊」的戰法,就是趁著楚軍渡水渡過一半的時候,在水中處于不利地位用弓箭等攻擊。那麼,楚軍就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當時,宋襄公麾下有一個名叫公孫固的人,讓他「半渡而擊」可宋襄公就是不聽。不久后,楚軍渡過了泓水,但是在岸邊的戰陣還沒有組成,公孫固依然讓他進攻,這就是「攻其無備」。

奈何,宋襄公依然沒有做,直至楚軍的戰陣成型,他才發動進攻。可想而知,宋軍最后大敗而歸,從此一蹶不振,楚國的勢力進一步向中原擴展,春秋爭霸拉開了新帷幕。

相比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故事,或許都會說宋襄公有些迂腐,其實宋襄公迂腐不假,但也與他受到的思想有關,畢竟那個時候就不崇尚「亡國滅種」的戰法。奈何,楚國不按套路出牌。

禮樂崩壞與孫子兵法

看到了這里,或許一部分人也就明白了,從「單挑」到「戰陣沖殺」有一個過程,誰能夠率先到下一個流程,那麼就能夠稱霸春秋,齊桓公是這樣、楚莊王是這樣、晉文公也是這樣......

其實,從西周滅亡、東周開始,周禮就已經開始崩塌了,周王朝對諸侯的限制力不再那麼大,而且因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它也不再有威信可言,「流血型」的戰爭就在此時開始了。

從時間上來看,「流血型」戰爭具體成規模的時間,發生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大致就是以孫武的出現為時間節點,他的一部《孫子兵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孫子兵法》中有這樣兩句話,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第二句則是「兵者詭道也......」,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戰爭要麼不打,要打就要無所不用其極。

當時,孫武與吳王闔閭合作,在柏舉之戰大敗楚國軍隊,甚至還占領了楚國的都城郢城,差點就覆亡了楚國。可以說,孫武一生只有這一戰,但卻成就了自己「東方兵學鼻祖」的美名。

自此之后,各大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再也不是「周禮」之下的那種「博弈游戲」了,而是真正的流血沖突。秦國進行商鞅變法后,商鞅以「獎勵耕戰」為基礎,打造了一支虎狼秦軍。

這個時候的秦國軍隊,在戰場上就想要砍下敵方的頭顱,以獲取軍功、獲取獎勵,利益成為了首要點,什麼禮義廉恥,在戰場上都不災適用,「詭道」才是王者。

總的來說,春秋早期,以「單挑」的輸贏來決定戰爭的輸贏,這一種貴族之間的博弈是存在的,而且出兵還要有合理的理由。

可是,《孫子兵法》的思想出現之后,這種行為就不存在了,只要有利可圖就可以發動戰爭。

至于《三國演義》、《隋唐演義》中的「單挑行為」,只是作者對人物的一種客觀描述。那個時期的單挑,已經起不到任何的意義,決定戰爭勝敗走向的,在于軍隊的整體實力。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而不是個人有多麼厲害。

虎牢關下,關羽雖然斬了華雄,但并不代表那一戰就贏了。換句話來說,關羽溫酒斬華雄,只是作者羅貫中給關羽的一個「特寫鏡頭」,為的是突出他的形象而已。

那麼,如此說來「單挑決定戰爭輸贏」的局面是不是就不存在了,也不是。如上述所言,這一個行為存在,但卻不存在東漢末年,而存在與周禮環境下。

周禮環境下的戰爭形式

商朝末年,周武王糾集了許多小政權,最終在牧野一戰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周朝。建國之后,他便分封了800諸侯國,可以說天下之間都是貴族。

有一句話叫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紛爭,雖然800諸侯都是周武王分封的,但他們之間依然存在利益爭奪,戰爭也就不可避免了。

只不過,這時的戰爭卻不是非常慘烈,更不是一種無底線的對抗行為,而是一種古代貴族之間的游戲。簡單來說,就和現在小孩之家的「過家家」差不多,讓你知道我厲害就可以了。

這個時候的戰爭風格,并不是以「亡國滅種」為目的,而是以博弈決定勝負,取得自己想要的勝利果實。兩軍對壘的時候,大軍在后面對峙著,雙方的大將出來單挑,勝的一方就算是勝利了。

為何會如此呢?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的生產力不夠發達,每一個國家的人口都非常的稀少。地廣人稀的情況下,為了所謂的土地而去減少人口,這無疑是不明智的。

更何況,那個時候的土地開放程度非常低,而戰爭所消耗的資源與人口卻非常多,無論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不足以支撐起一場殘酷的戰爭,

因此,貴族與貴族之間便選取了「點到為止」的方式,通過「單挑」的方式來決定戰爭的輸贏,誰輸了就自動認輸,讓出一定的利益,這樣對雙方都有好處。

更有意思的是,即使雙方到最后真的發生了大規模的戰爭,也不是以殺人為主。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春秋時期主要以戰車為主,雙方的戰爭形式也是摧毀戰車。

假如說,一方不敵而撤退,那麼另一方只能向前追幾十米而已。一些掉隊的、跑不快的敵方士兵,也會被「禮貌性」地放過,這樣的戰場「廝殺」只有在周禮的環境下才能看到。

當然,單挑這樣的事情也有具體的文獻記載,不過他們不稱「單挑」,而是「致師」。 鄭玄注:「致師者,致其必戰之志。古者將戰,先使勇力之士犯敵焉......」

咱們以宋國和楚國的泓水之戰為例子,當時宋軍處于劣勢地位,畢竟兵力和裝備都比較弱。不過,他們卻占據著泓水之險這一個地利,利用好的話能夠擊敗楚軍。

兵法中有「半渡而擊」的戰法,就是趁著楚軍渡水渡過一半的時候,在水中處于不利地位用弓箭等攻擊。那麼,楚軍就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當時,宋襄公麾下有一個名叫公孫固的人,讓他「半渡而擊」可宋襄公就是不聽。不久后,楚軍渡過了泓水,但是在岸邊的戰陣還沒有組成,公孫固依然讓他進攻,這就是「攻其無備」。

奈何,宋襄公依然沒有做,直至楚軍的戰陣成型,他才發動進攻。可想而知,宋軍最后大敗而歸,從此一蹶不振,楚國的勢力進一步向中原擴展,春秋爭霸拉開了新帷幕。

相比很多人都知道這個故事,或許都會說宋襄公有些迂腐,其實宋襄公迂腐不假,但也與他受到的思想有關,畢竟那個時候就不崇尚「亡國滅種」的戰法。奈何,楚國不按套路出牌。

禮樂崩壞與孫子兵法

看到了這里,或許一部分人也就明白了,從「單挑」到「戰陣沖殺」有一個過程,誰能夠率先到下一個流程,那麼就能夠稱霸春秋,齊桓公是這樣、楚莊王是這樣、晉文公也是這樣......

其實,從西周滅亡、東周開始,周禮就已經開始崩塌了,周王朝對諸侯的限制力不再那麼大,而且因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它也不再有威信可言,「流血型」的戰爭就在此時開始了。

從時間上來看,「流血型」戰爭具體成規模的時間,發生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大致就是以孫武的出現為時間節點,他的一部《孫子兵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孫子兵法》中有這樣兩句話,第一句「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第二句則是「兵者詭道也......」,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戰爭要麼不打,要打就要無所不用其極。

當時,孫武與吳王闔閭合作,在柏舉之戰大敗楚國軍隊,甚至還占領了楚國的都城郢城,差點就覆亡了楚國。可以說,孫武一生只有這一戰,但卻成就了自己「東方兵學鼻祖」的美名。

自此之后,各大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再也不是「周禮」之下的那種「博弈游戲」了,而是真正的流血沖突。秦國進行商鞅變法后,商鞅以「獎勵耕戰」為基礎,打造了一支虎狼秦軍。

這個時候的秦國軍隊,在戰場上就想要砍下敵方的頭顱,以獲取軍功、獲取獎勵,利益成為了首要點,什麼禮義廉恥,在戰場上都不災適用,「詭道」才是王者。

總的來說,春秋早期,以「單挑」的輸贏來決定戰爭的輸贏,這一種貴族之間的博弈是存在的,而且出兵還要有合理的理由。

可是,《孫子兵法》的思想出現之后,這種行為就不存在了,只要有利可圖就可以發動戰爭。

至于《三國演義》、《隋唐演義》中的「單挑行為」,只是作者對人物的一種客觀描述。那個時期的單挑,已經起不到任何的意義,決定戰爭勝敗走向的,在于軍隊的整體實力。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