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誰對孩子更親近?科學排序和很多人想的不同!

都說孩子從小由誰帶大, 孩子就和誰最親, 因為老人和孩子相處時間比較久, 所以更容易建立親密的情感。

而在老人帶娃成為主力軍的當下, 很多家庭都是爺爺奶奶帶娃, 或者外婆外公帶娃, 也因此在很多人的想法中, 誰帶娃, 就應該和誰最親。

同樣, 老人帶娃的時候, 也對孩子傾注了全部的感情, 對孩子百般寵愛, 對孩子也都非常親近。

而同事小王就很納悶, 兒子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 爺爺奶奶帶到上幼兒園才回去老家, 但是逢年過節兒子卻不愿意回爺爺奶奶家, 反而是住外婆外公家不愿意走。

這讓小王很為難, 每次回去爺爺奶奶家都是逼著兒子回去, 剛回去一兩天兒子就待不下去了, 鬧著要走, 而去了外婆外公家后, 兒子住那里都不愿意走, 每次都是哄著才愿意走。

小王不理解的是, 從小奶奶帶得多, 姥姥帶兒子很少, 為何兒子和外婆外公那麼親,

反而對奶奶疏遠呢?

一、為何對從小帶自己的長輩, 有的孩子反而會疏遠?

同事小王家兒子的經歷, 相信不少家庭都遇到過, 明明奶奶從小帶娃, 但是娃長大了反而不和自己親近, 反而和外婆外公更親近, 這讓不少家庭很不解。

其實, 孩子之所以如此,

一方面和老人和孩子相處的方式有關, 另外一個方面則是因為某些事情讓孩子逐漸產生疏遠心理。

說起這件事, 朋友莉莉就深有感觸, 莉莉家女兒出生后, 一直由爺爺奶奶在這里幫忙帶娃, 但是因為婆媳之間經常發生摩擦, 所以家庭關系一直比較緊張。

因此, 當爺爺奶奶把女兒帶到上幼兒園后, 莉莉就委婉地勸公婆回去老家了, 之后就由莉莉和老公負責接送女兒上下幼兒園。

之前奶奶在這里帶女兒時, 因為奶奶比較強勢, 對孫女要求也比較嚴格, 尤其是每次婆媳發生矛盾后, 婆婆對孫女的態度就有微妙的變化, 而孩子最為敏感。

家庭氛圍如何, 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相處是否融洽, 孩子是可以感覺到的,

也許因為這種原因, 奶奶回老家后, 女兒并不是很愿意回去奶奶家里, 反而和姥姥更親近。

雖然有一些孩子會因為某些原因, 和爺爺奶奶和外婆外公的關系親近程度會有差別, 但是, 大部分家庭還是誰帶娃, 孩子就在心理上和誰最親近。

而從老人的角度來說,

同樣是疼愛孩子, 到底誰對孩子更為親近些?

二、爺爺奶奶和外婆外公, 到底誰對孩子更親近?科學排序在這里

都說「隔輩親」, 老人對孫輩的孩子都充滿了關愛, 即使平時再嚴厲的老人, 在見到孩子時, 尤其是自己的孫輩孩子時, 瞬間就會變得非常慈祥, 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我們家姥爺就是如此, 平時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老人, 很少笑的類型, 但是每次看到我家孩子飛奔過去, 嘴里喊著「姥爺姥爺」時, 姥爺瞬間笑得非常燦爛, 并且會哄著孩子玩各種有趣的游戲。

但是你也許沒有想到, 有調查發現, 雖然爺爺奶奶和外婆外公對孩子都很親近, 但是親密程度還是有差別的, 科學的排序是這樣的:姥姥>奶奶>姥爺>爺爺。

看到這個結果你是不是也有點意外,因為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因為孩子隨爺爺的姓,本應該爺爺奶奶對孩子更親近才對。

但是,根據心理學家做的一項「喪子家庭」調查中,當孩子發生意外時,最難過的人是姥姥,其次才是奶奶,之后是姥爺,最后才是爺爺。

對于這項調查,雖然有一些網友有異議,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孩子更愿意和姥姥和姥爺親近,即使外婆外公不在身邊,但是還是會經常電話和視訊聯系,在這些聯系人中,孩子最想聯系的是姥姥,爺爺還是排在最后。

也許這樣很多爺爺表示不服,覺得自己家的孫子孫女,自己當然會疼愛,但是,根據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坦斯卡倫教授,對英國4000多名青少年的取樣調查,結果也是如此。

他取樣調查的結果顯示,爺爺奶奶和外婆外公,這和人老人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姥姥更愿意花更多時間和金錢在孩子身上,之后是奶奶,最后才是爺爺。

也就是,在爺爺奶奶和外婆外公四個老人中,對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姥姥。

三、為什麼姥姥是對孩子最親近的人?

當這個結果出來后,不少人都對此提出了質疑,尤其是很多奶奶帶娃的家庭,覺得孩子和自己很親,自己對孫子孫女也很親,自己怎麼就不是對孩子最親近的人了?

外婆外公和爺爺奶奶的科學排序,之所以和很多人所想的不同,《進化心理學》一書給出了讓人信服的解釋。

之所以對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姥姥而不是奶奶,是因為生物學上的父子關系存在不確定假設。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生下來后,能夠百分十百確定孩子是媽媽親生的,而因為某些原因,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孩子就是爸爸的。

而姥姥最疼愛女兒,對于女兒的親生孩子自然是倍加愛護,這也是為什麼姥姥更疼愛孩子的原因了。

而姥姥排序第一,為什麼奶奶排序第二,這是因為母愛與生俱來,孩子作為自己的孫輩,因為隔輩親,加上疼愛兒子,自然就會疼愛孫子孫女了。

而男性因為性格比較粗放些,對孩子的愛比較內斂,不太善于表現出來,所以姥爺和爺爺排在后位。

但是也有人有疑問,自家孩子就更親近奶奶,奶奶也對自己家孩子非常好,幾乎傾盡了全部的愛,從小就是奶奶帶孩子,和姥姥不那麼親近,姥姥對自己家孩子也沒有文中說的那麼疼愛。

這和從小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有一定關系,從小誰帶孩子,孩子自然就和誰關系近,即使孩子由媽媽帶大,沒有讓爺爺奶奶或者外婆外公帶娃,也和孩子與老人的見面次數和相處方式有關系。

其實,關于爺爺奶奶和外婆外公誰對孩子最親的話題, 一直是很多人討論的熱點,一直也沒有定論,而我們這里說的也只是從生物學上來定論,畢竟人都是有感情的。

老人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打心底里,老人會更親近,這也是常理,也是正常現象,如果孩子和某一方老人有點疏遠,建議爸爸媽媽多帶孩子和老人相處,拉近關系。

對于這個科學排序,你認可嗎?

看到這個結果你是不是也有點意外,因為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因為孩子隨爺爺的姓,本應該爺爺奶奶對孩子更親近才對。

但是,根據心理學家做的一項「喪子家庭」調查中,當孩子發生意外時,最難過的人是姥姥,其次才是奶奶,之后是姥爺,最后才是爺爺。

對于這項調查,雖然有一些網友有異議,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孩子更愿意和姥姥和姥爺親近,即使外婆外公不在身邊,但是還是會經常電話和視訊聯系,在這些聯系人中,孩子最想聯系的是姥姥,爺爺還是排在最后。

也許這樣很多爺爺表示不服,覺得自己家的孫子孫女,自己當然會疼愛,但是,根據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坦斯卡倫教授,對英國4000多名青少年的取樣調查,結果也是如此。

他取樣調查的結果顯示,爺爺奶奶和外婆外公,這和人老人在與孩子的相處中,姥姥更愿意花更多時間和金錢在孩子身上,之后是奶奶,最后才是爺爺。

也就是,在爺爺奶奶和外婆外公四個老人中,對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姥姥。

三、為什麼姥姥是對孩子最親近的人?

當這個結果出來后,不少人都對此提出了質疑,尤其是很多奶奶帶娃的家庭,覺得孩子和自己很親,自己對孫子孫女也很親,自己怎麼就不是對孩子最親近的人了?

外婆外公和爺爺奶奶的科學排序,之所以和很多人所想的不同,《進化心理學》一書給出了讓人信服的解釋。

之所以對孩子最親近的人是姥姥而不是奶奶,是因為生物學上的父子關系存在不確定假設。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生下來后,能夠百分十百確定孩子是媽媽親生的,而因為某些原因,并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孩子就是爸爸的。

而姥姥最疼愛女兒,對于女兒的親生孩子自然是倍加愛護,這也是為什麼姥姥更疼愛孩子的原因了。

而姥姥排序第一,為什麼奶奶排序第二,這是因為母愛與生俱來,孩子作為自己的孫輩,因為隔輩親,加上疼愛兒子,自然就會疼愛孫子孫女了。

而男性因為性格比較粗放些,對孩子的愛比較內斂,不太善于表現出來,所以姥爺和爺爺排在后位。

但是也有人有疑問,自家孩子就更親近奶奶,奶奶也對自己家孩子非常好,幾乎傾盡了全部的愛,從小就是奶奶帶孩子,和姥姥不那麼親近,姥姥對自己家孩子也沒有文中說的那麼疼愛。

這和從小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有一定關系,從小誰帶孩子,孩子自然就和誰關系近,即使孩子由媽媽帶大,沒有讓爺爺奶奶或者外婆外公帶娃,也和孩子與老人的見面次數和相處方式有關系。

其實,關于爺爺奶奶和外婆外公誰對孩子最親的話題, 一直是很多人討論的熱點,一直也沒有定論,而我們這里說的也只是從生物學上來定論,畢竟人都是有感情的。

老人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打心底里,老人會更親近,這也是常理,也是正常現象,如果孩子和某一方老人有點疏遠,建議爸爸媽媽多帶孩子和老人相處,拉近關系。

對于這個科學排序,你認可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