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親決定了孩子的人生上限!家里有「這3類爸爸」,教出的孩子比同齡人更出色

當了媽以后, 就討厭聽到的一句話莫過于「都怪你媽沒教好」。 把所有的育兒責任都推卸給母親, 父親卻處處神隱, 這本身就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

家庭教育, 是爸爸和媽媽需要共同承擔的, 而且父親在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尤為重要的。

孩子六歲以后, 父親的育兒責任更大

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在講座中提到:

而通過李玫瑾教授的發言, 再結合其他教育學家們的觀點, 我們大概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0~12歲正是孩子最依賴撫養人的階段, 它也是教育的關鍵期。 這個過程中的心理養育, 將直接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性格、情感和三觀。 」

孩子六歲以前, 媽媽的陪伴很重要。 母親的安撫、呵護和愛, 能給予孩子們滿滿的安全感, 對這個世界產生信任感, 未來也更加陽光自信, 勇往直前。 而孩子六歲以后, 爸爸的育兒責任更大。 這個年齡段的小孩, 要慢慢學習規則、秩序, 以及處理社會關系, 而這一部分往往是需要父親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來影響孩子的。

所以, 希望每位父親都能夠明白, 你們的身上肩負著不可推卸的育兒責任。 尤其是在孩子六歲以后, 你對孩子的影響力可能是妻子的50倍。

若孩子出現問題, 不要總是把責任怪在妻子頭上, 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在教育上的「無能」, 才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之前有聽說過一句話「父親決定了孩子的人生上限」, 如果父親在教育上不給力, 即使媽媽再努力, 孩子也很難優秀。

1、渾身沒有「負能量」的爸爸

「負能量」這個詞想必大家已經不陌生,

它指的是一個人總是喜歡怨天尤人, 消極萎靡, 還四處傳播負面信息, 讓周圍人都變得沮喪起來。

由于它的特性是:可傳播、影響廣、發散快。 一度成為人際交往中的大忌, 大家都會盡量避免自己與這類人接觸。

如果在原生家庭中,

有一位渾身「負能量」的家人, 經常在家對著你嘮叨、埋怨, 那麼整個家庭氛圍都會變得沉悶起來, 而且你避無可避。 畢竟家人不像朋友和同事, 是沒有辦法重新選擇的。

而且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 父親如果渾身負能量, 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比媽媽更大。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指出, 父親是孩子內心精神世界的道德符號。

認為爸爸影響著孩子的精神世界, 其情緒和心態, 將感染著孩子, 甚至成為主宰他們命運的核心力量。

如果爸爸內心陽光,凡事都看得開,那麼養出的小孩往往也是自信樂觀,不懼困難的;反之,若爸爸整日郁郁寡歡、消極悲觀,孩子多半很難快樂起來,遇事總是往最壞的方面想,結果錯失了很多良機。

2、尊重妻子的爸爸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一個好爸爸,應該是好的合作者,他需要承認媽媽對家庭的付出,并且尊重她。

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男性能夠做到尊重自己的妻子,把她當成一個平等的人來交流,感恩她們為家庭的付出呢。

很多男性進入到婚姻生活中以后,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妻子的「侍奉」,認為這是她們應該做的,家務活全靠妻子一個人做、孩子也要她們自己帶。

稍微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就會發脾氣,甚至把在外受到的怨氣,都發泄到妻子身上,動輒打罵,這些不尊重人的行為,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陰影。

對于男孩而言,父親對母親的不尊重,會令他們日后也開始不尊重女性,而且對女性有刻板印象,覺得女孩就要顧家、做家務,這并不利于他們日后形成健康的[兩.性]觀、婚姻觀。

對于女孩而言,父親的不尊重,會對她們未來的就業和擇偶都造成影響。

國外有一項研究發現,爸爸不做家務的家庭,會給女兒留下「男女不平等」的潛意識,日后在選擇職業時,會挑相對保守的傳統職業,例如教師、護士等,不敢挑戰高難度的職業,未來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而且以后進入婚姻中,也習慣地默默承擔家務,變成跟母親一樣的人。

3、對孩子態度不冷漠的爸爸

「父愛如山,巋然不動!」這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親好像都是甩手掌柜,對孩子態度冷漠,平時壓根不怎麼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例如,發小的父親,我們小學畢業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女兒在哪所學校、哪個班級上課,畢業通知書發下來,他來了一句「我記得你不是還在上四年級嗎?」

一句話,徹底把發小給得罪了,如今提起她父親,依舊是滿滿的怨氣。

另外,心理研究指出,父母對子女的漠視,造成的傷害不亞于體罰,它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育和心理健康,傷害直至成年也難以消除。

而父親對孩子的冷漠和忽視,會令小孩日后對自我評價低,出現低自尊人格,性格也比較敏感自卑,抗挫折能力弱,這些均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

【最后總結】

「父親是一種特別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希望天底下的父親,都能快點成長起來,給孩子做好榜樣,扛起家庭育兒責任。

如果爸爸內心陽光,凡事都看得開,那麼養出的小孩往往也是自信樂觀,不懼困難的;反之,若爸爸整日郁郁寡歡、消極悲觀,孩子多半很難快樂起來,遇事總是往最壞的方面想,結果錯失了很多良機。

2、尊重妻子的爸爸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一個好爸爸,應該是好的合作者,他需要承認媽媽對家庭的付出,并且尊重她。

可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男性能夠做到尊重自己的妻子,把她當成一個平等的人來交流,感恩她們為家庭的付出呢。

很多男性進入到婚姻生活中以后,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妻子的「侍奉」,認為這是她們應該做的,家務活全靠妻子一個人做、孩子也要她們自己帶。

稍微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就會發脾氣,甚至把在外受到的怨氣,都發泄到妻子身上,動輒打罵,這些不尊重人的行為,都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陰影。

對于男孩而言,父親對母親的不尊重,會令他們日后也開始不尊重女性,而且對女性有刻板印象,覺得女孩就要顧家、做家務,這并不利于他們日后形成健康的[兩.性]觀、婚姻觀。

對于女孩而言,父親的不尊重,會對她們未來的就業和擇偶都造成影響。

國外有一項研究發現,爸爸不做家務的家庭,會給女兒留下「男女不平等」的潛意識,日后在選擇職業時,會挑相對保守的傳統職業,例如教師、護士等,不敢挑戰高難度的職業,未來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而且以后進入婚姻中,也習慣地默默承擔家務,變成跟母親一樣的人。

3、對孩子態度不冷漠的爸爸

「父愛如山,巋然不動!」這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父親好像都是甩手掌柜,對孩子態度冷漠,平時壓根不怎麼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

例如,發小的父親,我們小學畢業的時候,他還不知道女兒在哪所學校、哪個班級上課,畢業通知書發下來,他來了一句「我記得你不是還在上四年級嗎?」

一句話,徹底把發小給得罪了,如今提起她父親,依舊是滿滿的怨氣。

另外,心理研究指出,父母對子女的漠視,造成的傷害不亞于體罰,它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發育和心理健康,傷害直至成年也難以消除。

而父親對孩子的冷漠和忽視,會令小孩日后對自我評價低,出現低自尊人格,性格也比較敏感自卑,抗挫折能力弱,這些均會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

【最后總結】

「父親是一種特別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希望天底下的父親,都能快點成長起來,給孩子做好榜樣,扛起家庭育兒責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