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唐詩人白居易最愛的女子,40歲未嫁—《長恨歌》背后的隱秘情事

《潛別離》 唐·白居易

不得哭, 潛別離。

不得語, 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 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 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 彼此甘心無后期。

這是作者與戀人離別時, 生怕驚動別人, 不敢哭不能說話的場景。 那是痛苦到極致, 壓抑到極致的感情。

古代男性詩人中, 多情的很多, 癡情的卻很少。 他們大多愛上一個又一個, 那深情的詩句, 也是寫給了一個又一個的女人。 可這首詩的作者, 卻是癡情到老的男性詩人。 一生里, 他只愛了一個女子, 而那個女子, 也一生只愛了他一個。

一次次的離別, 一次次的痛苦。 他反抗過, 掙扎過, 想和她共結連理, 但那迂腐頑固的門第觀念, 讓他們始終無法在一起。

非她不娶, 不然就不成親。

他以這種方式抗爭。

雖然最終, 將近四十還孑然一身的他, 在母親的以死相逼下, 不得不另娶他人為妻, 但他對她的愛, 卻絲毫沒有因為娶了別人而減弱。

幾年后, 在他蒙冤被貶的途中, 遇到了她, 他們潸然淚下, 哭得肝腸寸斷。 那時候, 她已經40歲了, 因為他, 終生未嫁。

自從他們那次偶遇后, 便沒再見, 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人生軌道。 他們做不到拋開一切去私奔, 他們全都背負著各自的責任。

晚年時, 他四下尋找她, 她卻像從他的人生里消失了一樣, 始終找不到。

即使如此, 他依然用一生, 愛著她, 雖然只能隱藏在心, 表露在詩詞里。

這位癡情的詩人就是白居易, 而他深愛一生的女子就是東鄰女湘靈。

他們感天動地、至死不渝的愛情, 雖然未得正果, 但也像白居易的那首《長恨歌》里所寫: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為連理枝。

情愿相信, 這一生他們沒有在一起,

下一世, 一定會尋找到對方, 并續寫這段未了緣的。

一生中, 總有些人悄然而來, 悄然而去;也有些人, 來了就留下, 靜靜守候;更有些人, 來時如狂風席卷, 走時如颶風呼嘯。

那位叫湘靈的女孩, 就是以悄悄的方式, 進入白居易的生活的, 自此便駐在了白居易的心里。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 祖父白湟和父親白季庚既為小官吏, 又是詩人。 因此, 他自小就讀了很多書。

他出生不久后, 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 全家從鄭州遷居徐州。 可是到徐州不久, 又發生戰亂, 他們又舉家遷往宿州的符離。

也就是在符離, 他遇到了一生的最愛。

她是鄰居家的女兒, 像她的名字湘靈一樣, 水靈靈的。 她的天真、純樸和善良, 讓初到符離的他, 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暖。

從少不更事的游玩嬉戲, 到慢慢成長為少男少女, 他們看對方的眼神, 有了異樣。

兩個人漸生情愫, 互相愛慕。

一起仰望天空賞月, 看那繁星點點, 成了他們最幸福的時刻。 15歲的湘靈, 用她的羞澀和火辣辣的眼神, 表達了對他的愛慕;而他, 也用他最擅長的詩詞,

向她表白。

《鄰女》

娉婷十五勝天仙, 白日嫦娥旱地蓮。

何處閑教鸚鵡語, 碧紗窗下繡床前。

15歲的她亭亭玉立, 美若天仙。 那清脆悅耳的聲音, 如銀鈴般動聽。

想必那時候, 白居易對她的喜歡, 已經到了眼里全是她的美貌, 耳朵里全是她的聲音的地步。 在他的眼里, 她就是天仙, 就是嫦娥。

他喜歡她, 她更喜歡他。 白居易的才華, 讓湘靈傾心。 可她也擔心, 她不會被白家接受。

她的擔心成真了。

即使他們一個有情, 一個有意, 青梅竹馬長大, 他們的愛情也依然遭到了白居易母親的堅決反對。

白家即使再衰落, 也是官家出身, 書香門底, 怎麼可以娶一農家女子?門不當戶不對的。

白居易的母親, 對兒子抱有很大期望, 她希望他能重振白家門楣, 光宗耀祖。

相愛中的兩個人,是什麼也不顧的。明著不敢見就暗著見,不敢說話就用眼神傳情。家人的阻攔,斬斷的只是他們的相見,斬不斷他們彼此深愛的那顆心。

或許是因為白居易的父母想將他和湘靈分開,也或許真是因為生計問題,總之,白居易不得不離開符離去江南。

離開前,他們難分難舍,互訴衷腸,發誓不負少年之約。

此后,白居易輾轉去了很多地方,洛陽、襄陽、浮梁。不過,不管去什麼地方,不變的是他心里的那個姑娘。湘靈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

沒有她的路上,寂寞又辛苦,她成了他堅持下去的理由。抑制不住思念時,他就為她寫詩,《寄湘靈》、《寒閨夜》、《長相思》,都是那時候所寫。

《寄湘靈》里那「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表達了他對她的不舍。

路上,他流著淚,每到一個高處,都要站上去,遙望家鄉的方向。明知不可能看到她,還是禁不住地回頭。

《寒閨夜》里,「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那思念她的眼淚,因為寒冷,全都結成了冰。

然而,即使再不舍,再相思,又能怎麼樣呢?他們的戀情,注定只是一場苦戀,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白居易發奮讀書,考取功名,也許是想讓父母滿意。

離開湘靈的日子里,白居易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終于,貞元十六年初,29歲的他考上了進士,走上了仕途之路。

29歲,在那個年代,很多人已經孫子都有了,可白居易還是孤單一個人。

之前,父母也曾為他物色了很多門當戶對的女子,但都被他以要讀書為由拒絕了,他的心里只有湘靈。

上任前,他回了趟符離。這次回家,他是帶著任務的。他想央求父母答應他,讓他娶湘靈。

那時候的白居易,以為自己考上了進士,父母一高興,就會答應他的乞求。誰料,母親不僅沒有答應,而且找出了種種借口要舉家搬遷。

她怎麼能讓區區一個農家女子,毀了兒子的前程?此刻的她,比任何時候都不想兒子與湘靈有所瓜葛。

好不容易進入仕途,她的兒子需要人來提攜,而湘靈家,沒有那個能力。兒子的癡情,讓她擔心,為了讓他們永不相見,只有遠離這個地方。

白居易沒想到,他不僅沒能說服母親,而且連見湘靈的機會都沒有了。

在愛情上,白居易是懦弱的。他不敢反抗,只有在無用的掙扎后,痛苦離開,也就是在離開前,他寫下了潛別離:

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后期。

兩個人偷偷相見,怎麼能大聲哭?哭聲是會驚動母親的。也不能說話,想說的話太多,不知從何處說起。只能「無語話凄涼」,暗自相思。

兩個人的心事,除了他們之外,還有誰能知?無人能懂。

和她告別后的深夜,他像一只孤獨的鳥,獨自棲息在枯枝上,想著她。美好的感情,無奈卻要被門弟觀念斬斷。他和她,又有什麼辦法呢?

河水雖然有時會混濁,但有時候也會清澈。頭上的頭髮,有黑的時候,也有白的時候。只有他們的分離,沒有再見的可能。

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痛苦之極,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的結合,無望了,

即使如此,白居易還是以自己的方式,做著抗爭。既然母親不答應他娶湘靈,那他就誰也不娶。

可就像陸游,不得不遵從母親,和唐婉分開另娶其他女子一樣,白居易也不得不妥協,因為母親以死相逼。

他不能因為愛情,讓母親送了命。

37歲那年,白居易成了親,娶了他不愛的楊氏,算是了了母親的一個心愿。

可就算已娶妻,白居易還是止不住對湘靈的思念。在一個冬至夜,他寫了首《冬至夜懷湘靈》,里面有句是:「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縱然有嬌妻在旁,他也是個獨眠人。沒有湘靈的每一天,都是孤獨的。

這樣看來,白居易的妻子楊氏也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嫁給了一個不愛她的男人,那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公元815年,白居易44歲。是他的思念,感動了上天嗎?竟然在他被貶江州司馬途中,與湘靈偶遇。那時候,湘靈已經四十歲了,依然獨身。

她的心已經給了白居易,怎能裝得下別人?

逢舊

我梳白發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一個滿頭白發,一個美貌盡失,他們在青春年華時離別,卻在這樣的時候相逢,除了惆悵,還有什麼?

這首詩除了感慨就是無奈。

此次相見后,他們沒有再見過。不過,不管是白居易還是湘靈,都沒有刻不在思念對方。

又一個十年過去,53歲的他,在杭州刺史的任期結束,回京途中,轉道去了符離老家,可湘靈一家都不在了,打聽情況,無人知曉。

他們,就這麼永遠失去了聯系。

此后,白居易一直郁郁寡歡,直到去世。

那首有名的《長恨歌》的最后四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與其是在講述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倒不如說是在說他和湘靈的愛情。

雖然他們至死都沒能在一起,但他們的心,沒有一刻旁落他人。

白居易和湘靈,是緣分太淺,抑或是福分太薄?只能被硬生生地拆散,留下疏影話凄涼。

分離的痛苦,相思的愁苦,他們只能各自承受。雖說白居易為湘靈寫了

無數首詩,但這些詩作,依然無法讓他得到一份屬于他的愛情。

前世與你擦肩,錯過了一世纏綿。今生尋你,只是為了了卻前緣。

白居易的一生,似乎都是在思念和尋找中度過的。失去了她,他一生都在獨自浮世清歡。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關注遙山書雁,帶您領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生愛花成癡——白居易詠花詩所蘊含的情與志

慧極易傷,情深不壽,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情與志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唐朝女冠詩人魚玄機驚艷、落寞的一生

光宗耀祖。

相愛中的兩個人,是什麼也不顧的。明著不敢見就暗著見,不敢說話就用眼神傳情。家人的阻攔,斬斷的只是他們的相見,斬不斷他們彼此深愛的那顆心。

或許是因為白居易的父母想將他和湘靈分開,也或許真是因為生計問題,總之,白居易不得不離開符離去江南。

離開前,他們難分難舍,互訴衷腸,發誓不負少年之約。

此后,白居易輾轉去了很多地方,洛陽、襄陽、浮梁。不過,不管去什麼地方,不變的是他心里的那個姑娘。湘靈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

沒有她的路上,寂寞又辛苦,她成了他堅持下去的理由。抑制不住思念時,他就為她寫詩,《寄湘靈》、《寒閨夜》、《長相思》,都是那時候所寫。

《寄湘靈》里那「淚眼凌寒凍不流,每經高處即回頭」,表達了他對她的不舍。

路上,他流著淚,每到一個高處,都要站上去,遙望家鄉的方向。明知不可能看到她,還是禁不住地回頭。

《寒閨夜》里,「籠香銷盡火,巾淚滴成冰「,那思念她的眼淚,因為寒冷,全都結成了冰。

然而,即使再不舍,再相思,又能怎麼樣呢?他們的戀情,注定只是一場苦戀,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白居易發奮讀書,考取功名,也許是想讓父母滿意。

離開湘靈的日子里,白居易將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讀書上。終于,貞元十六年初,29歲的他考上了進士,走上了仕途之路。

29歲,在那個年代,很多人已經孫子都有了,可白居易還是孤單一個人。

之前,父母也曾為他物色了很多門當戶對的女子,但都被他以要讀書為由拒絕了,他的心里只有湘靈。

上任前,他回了趟符離。這次回家,他是帶著任務的。他想央求父母答應他,讓他娶湘靈。

那時候的白居易,以為自己考上了進士,父母一高興,就會答應他的乞求。誰料,母親不僅沒有答應,而且找出了種種借口要舉家搬遷。

她怎麼能讓區區一個農家女子,毀了兒子的前程?此刻的她,比任何時候都不想兒子與湘靈有所瓜葛。

好不容易進入仕途,她的兒子需要人來提攜,而湘靈家,沒有那個能力。兒子的癡情,讓她擔心,為了讓他們永不相見,只有遠離這個地方。

白居易沒想到,他不僅沒能說服母親,而且連見湘靈的機會都沒有了。

在愛情上,白居易是懦弱的。他不敢反抗,只有在無用的掙扎后,痛苦離開,也就是在離開前,他寫下了潛別離:

不得哭,潛別離。

不得語,暗相思。

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后期。

兩個人偷偷相見,怎麼能大聲哭?哭聲是會驚動母親的。也不能說話,想說的話太多,不知從何處說起。只能「無語話凄涼」,暗自相思。

兩個人的心事,除了他們之外,還有誰能知?無人能懂。

和她告別后的深夜,他像一只孤獨的鳥,獨自棲息在枯枝上,想著她。美好的感情,無奈卻要被門弟觀念斬斷。他和她,又有什麼辦法呢?

河水雖然有時會混濁,但有時候也會清澈。頭上的頭髮,有黑的時候,也有白的時候。只有他們的分離,沒有再見的可能。

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痛苦之極,因為他們都知道,他們的結合,無望了,

即使如此,白居易還是以自己的方式,做著抗爭。既然母親不答應他娶湘靈,那他就誰也不娶。

可就像陸游,不得不遵從母親,和唐婉分開另娶其他女子一樣,白居易也不得不妥協,因為母親以死相逼。

他不能因為愛情,讓母親送了命。

37歲那年,白居易成了親,娶了他不愛的楊氏,算是了了母親的一個心愿。

可就算已娶妻,白居易還是止不住對湘靈的思念。在一個冬至夜,他寫了首《冬至夜懷湘靈》,里面有句是:「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

縱然有嬌妻在旁,他也是個獨眠人。沒有湘靈的每一天,都是孤獨的。

這樣看來,白居易的妻子楊氏也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嫁給了一個不愛她的男人,那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公元815年,白居易44歲。是他的思念,感動了上天嗎?竟然在他被貶江州司馬途中,與湘靈偶遇。那時候,湘靈已經四十歲了,依然獨身。

她的心已經給了白居易,怎能裝得下別人?

逢舊

我梳白發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一個滿頭白發,一個美貌盡失,他們在青春年華時離別,卻在這樣的時候相逢,除了惆悵,還有什麼?

這首詩除了感慨就是無奈。

此次相見后,他們沒有再見過。不過,不管是白居易還是湘靈,都沒有刻不在思念對方。

又一個十年過去,53歲的他,在杭州刺史的任期結束,回京途中,轉道去了符離老家,可湘靈一家都不在了,打聽情況,無人知曉。

他們,就這麼永遠失去了聯系。

此后,白居易一直郁郁寡歡,直到去世。

那首有名的《長恨歌》的最后四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與其是在講述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倒不如說是在說他和湘靈的愛情。

雖然他們至死都沒能在一起,但他們的心,沒有一刻旁落他人。

白居易和湘靈,是緣分太淺,抑或是福分太薄?只能被硬生生地拆散,留下疏影話凄涼。

分離的痛苦,相思的愁苦,他們只能各自承受。雖說白居易為湘靈寫了

無數首詩,但這些詩作,依然無法讓他得到一份屬于他的愛情。

前世與你擦肩,錯過了一世纏綿。今生尋你,只是為了了卻前緣。

白居易的一生,似乎都是在思念和尋找中度過的。失去了她,他一生都在獨自浮世清歡。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關注遙山書雁,帶您領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生愛花成癡——白居易詠花詩所蘊含的情與志

慧極易傷,情深不壽,納蘭性德詩詞中的情與志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唐朝女冠詩人魚玄機驚艷、落寞的一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