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涇河龍王之死,到底是一場偶然的冤屈,還是佛教算好的計謀?

《西游記》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堪稱是牽動故事情節發展的經典。 就是, 唐朝出現了一個會算命的袁守城, 他總能精準地算出水族魚蝦出沒,

從而漁夫們精準地捕撈, 水族生靈損失慘重。 西海龍王的妹夫涇河龍王, 正好是這片水域的管轄者, 他為了制止事態繼續發生, 于是親自化作白衣秀士, 去會一會那袁守城。

白衣秀士和袁守城立下一場賭約, 賭約定日期是否會降雨, 降雨量幾何, 如果袁守城算得不準, 就不許在京城繼續算命了。 結果, 他算出來的降雨時間和降雨量, 和玉皇大帝所下的降雨旨意分毫不差, 涇河龍王偷偷更改了降雨量, 導致觸犯天條。 玉帝派了人間宰相魏征行斬龍之刑。

別無他法, 涇河龍王去求救袁守城, 袁守城指點他去找李世民求情, 如果人皇李世民求情, 玉帝則會從輕發落。 涇河龍王于是去求李世民, 李世民答應了, 為了阻止魏征行刑,

李世民把魏征叫來一起下棋, 卻不料李世民和魏征下棋時, 魏征睡著, 在夢中斬殺涇河龍王。

這一段「魏征夢斬涇河龍王」的經典情節, 一直被后人津津樂道, 大多人卻并未深思, 這個情節的前因后果和來龍去脈。 涇河龍王死后, 感到很冤屈也很氣憤,

他的魂魄找到了李世民, 質問他為何說話不作數, 將他拉到陰曹。 后來, 佛祖那邊出面, 讓李世民還陽。

李世民得知還陽不易, 都是承了佛祖的恩情, 認為佛祖普度眾生, 應該廣傳真經。 之后, 就有了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

這樣來看, 涇河龍王之死所牽動的因果, 本就直接推動了唐朝皇帝李世民派唐僧前往西天求取佛經的情節發展, 也就有了「求取真經」和「西天傳經」的完美契合。

再來看引發涇河龍王之死這件事的關鍵人物——袁守城。 最初因算準水族生靈出沒, 而導致大量被捕引起涇河龍王注意的, 是袁守城;算準了玉帝下旨降雨量分毫不差的, 是袁守城;在涇河龍王犯天條走投無路的時候, 指點他去找李世民的,

還是袁守城。

換句話說, 正是因為他的「指點」, 涇河龍王才和人間皇帝李世民產生了聯系。 尤其是涇河龍王被斬殺之后, 魂魄來找李世民索命, 帶他到陰曹地府, 直到佛教來出面才算了結, 因為佛教已經在李世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也就成了唐僧求取真經、以普度眾生的初衷。

如此, 佛教得以宣揚, 佛教真經得以傳播, 佛教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這樣來看, 這個袁守城, 或許根本就不是一般人, 就算他非常厲害, 能夠算得了天機, 但就連玉帝下旨這種沒有發生的未來事, 他怎麼也算得一清二楚?如果一個凡人可以這樣做, 那神仙是否也在他的掌控之中?這樣一想, 猜測是極不合理的。 那麼反推, 袁守城會不會是上面派來的人呢?

如果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 袁守城只不過是推動唐僧師徒取經的一個導火索, 涇河龍王也不過是促成取經這件事的一顆棋子, 那麼這一切都好解釋了。

那麼,袁守城到底是佛祖派來的,還是玉帝這邊的人呢?大家都知道,佛祖屬于佛教,玉帝屬于道教,它們原本各不相干,但又偶爾「相互幫助」。譬如,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帝鎮不住他,忙喊「請如來佛祖來」,最后也是佛祖出手,將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而涇河龍王之死這件事,恰巧距離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過去不久,玉帝在促成佛教傳經這件事上幫一把,畢竟就當是還當年鎮壓孫悟空之恩情,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所以,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為了傳經,佛教也是算好了計謀。只是可惜涇河龍王盡職盡責,卻因這場冤屈白白喪命。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

那麼,袁守城到底是佛祖派來的,還是玉帝這邊的人呢?大家都知道,佛祖屬于佛教,玉帝屬于道教,它們原本各不相干,但又偶爾「相互幫助」。譬如,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帝鎮不住他,忙喊「請如來佛祖來」,最后也是佛祖出手,將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而涇河龍王之死這件事,恰巧距離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過去不久,玉帝在促成佛教傳經這件事上幫一把,畢竟就當是還當年鎮壓孫悟空之恩情,也是可以說得通的。

所以,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為了傳經,佛教也是算好了計謀。只是可惜涇河龍王盡職盡責,卻因這場冤屈白白喪命。

作者:我方團隊月落星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