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喜宴》:幸福就是幸福,何必用謊言委曲求全

某個周末, 娘親一大早給我電話, 酸溜溜地說:「那個XXX結婚了, 他媽媽專門來送了喜糖和伴手禮。 」

聽著娘親壓抑又傷心的語氣, 想到又有一個人委曲求全地選擇了形婚, 我心里也不是很舒適。

于是打著哈哈結束了電話, 然后默默打開了李安這部經典之作《喜宴》。

結果看得人滿心悲哀。

妥協與形婚

傳統文化里熏養長大的李安, 可能是目前唯一能將東西方文化彼此連接融合打通的一線導演。

電影《喜宴》里, 為了平衡自己的感情和父母家人的期待, 旅居曼哈頓的同*戀者高偉同(趙文瑄飾)決定做出妥協, 與非/法移民女畫家顧葳葳(金素梅飾)形婚。

在此之前, 偉同和自己的同*戀人Simon(Mitchell Lichtenstein飾)早已在隱瞞父母的路上使完渾身解數。

高家爸爸(郎雄飾)曾是威風凜凜的國軍將領, 指揮一萬多人的堂堂師長, 如今年老體弱卻脾氣火爆, 對偉同的婚事也越來越著急。

高母(歸亞蕾飾)替偉同報名高端擇偶俱樂部,

結果偉同在擇偶要求表里要求女方必須身高178, 會多國語言, 有兩個博士學位, 還得懂歌劇……

拖延逃避, 故意為難, 能使的勁全使完了, 依然逃不掉婚姻一劫。

形婚明明是個一石二鳥的好辦法——既可以打發逼婚的父母,

又能幫顧葳葳拿到綠卡。

但隨之而來的一切卻越來越不可控。

偉同以為自己只需要抽空去領個證就能皆大歡喜地結束戰斗, 但父母卻興沖沖地聞訊趕來紐約, 堅持要為兒子敲鑼打鼓地操辦喜事。

一場鬧哄哄的純中式喜宴之后, 在親友們鬧洞房和酒精的作用下, 偉同竟與葳葳發生關系并令她懷孕。

這誘發了偉同與Simon之間的情感危機。

情急之下, 高父中風被送進醫院, 葳葳也決定不要BB。

坐在病房外, 焦頭爛額的偉同跟母親攤牌了自己是同*戀的事實。

母親聽后, 請求偉同不要告知高父。

此后高父也向Simon坦誠自己能懂些英文, 所以其實早知曉真相。

「我看, 我聽, 我了解」, 之后隱而不發, 這是一個老父親的處事方式。

于是高父也請求Simon不要將此告知高母。

現代愛情婚姻觀與儒家傳統的倫理家庭觀之間的矛盾沖突, 讓一家人的情感都遭遇了難以預料的沖擊。

謊言與體面

在《喜宴》上映的1993年, 即便是社會文化已然非常開放的美國, 對于同*戀也并非為大眾普遍接受的事。

雖然如此,

相較于傳統文化里對宗族血脈傳承的執念, 留在美國當然還是一個更自在的選擇。

高母想要留下葳葳肚子里的孩子, 想方設法阻止葳葳出門不要BB。

高父也想要抱孫子, 所以一直裝聾作啞, 對發生在眼皮底下的沖突視而不見。

顧葳葳明明是一個純粹的現代女性, 受過良好教育, 有著深厚的藝術修為, 對家務一竅不通, 假裝賢妻良母還需要Simon一旁打掩護。

她當然也向往屬于自己的婚姻和愛情, 于是在高父叮囑新兒媳的過程中慟哭不止。

對這樣的女性而言, 選擇跟一個并不相愛的男人結婚來換得一紙綠卡, 何嘗不是悲哀。

偉同的同*戀人Simon對愛人的家庭文化背景的包容簡直讓人動容。

他想盡一切辦法成全偉同和家人之間的體面,建議偉同形婚,會一手嫻熟的中式飲食餐點,替偉同和葳葳掩護,為高家父母準備見面禮,幫助高父康復……

除了性別為男,他幾乎是個完美的「兒媳」人設。

每個人都心里有數,但誰都小心翼翼地閉口不談。

《論語》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為親友為尊者隱瞞,是一種仁義,是傳統道德觀念的一部分,也是傳統家庭維持表面的和平與體面的方式。

婚禮變成了一場精密的測算,每一方都小心權衡仔細籌謀以策萬全,終于撮合成了一場看似圓滿,但其實每個人都傷痕累累的「喜宴」。

傳統與成全

酒席上,一個外國客人看著連番上演的鬧婚儀式大跌眼鏡,感慨道:「我原以為華人都是沉默的數學天才。」

對華人來說,折騰新人鬧洞房都是傳統,是「國粹」,必須在海外發揚光大。

于是,客串路人的李安導演說了句一語中的的話:

「You‘re witnessing the results of 5000 years of sexual repression. (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電影選擇了一個委婉的喜劇結尾:顧葳葳決定留下孩子,Simon也同意留下當孩子的另一個父親。

高父在機場道別時對Simon說:「謝謝你照顧偉同」,對葳葳說:「高家謝謝你。」

留下孩子是成全了高家延續血脈的愿望,認同Simon是成全了兒子的感情,對高家父母而言,這是個看起來兩全其美的大團圓結局。

但葳葳在哭,高父高母在哭,偉同和Simon也一臉沉重,每個人都滿面悲愴。

如果高家父母真覺得兒子結婚生子成全體面比他幸福快樂更重要,他們想必不會是這樣的表情。

如果葳葳真覺得不惜代價拿到綠卡比自己的愛情和婚姻更重要,想必她也不會哭得那麼傷心。

據說李安這部《喜宴》是所有**都會跟父母一起看的電影。

但看完后我覺得很悲哀,因為突然想起來,有次在聊到同*戀話題的時候,我媽輕描淡寫地說:

沒關系啊,同*戀也可以結婚,也可以生孩子。

他們大概不會覺得偉同和Simon很委屈,更不會覺得葳葳身為同妻很可憐,甚至也許還覺得她很幸運,能嫁給這樣的家庭,解決了綠卡問題,這個故事很圓滿,是個喜劇。

即便,偉同和Simon并不情愿二人關系里[插·入]另一個女人,葳葳顯然也非常向往屬于自己的真實的愛情和婚姻。

在愛與傳統之間,明明每個人都在委曲求全。

- THE END -

偉同的同*戀人Simon對愛人的家庭文化背景的包容簡直讓人動容。

他想盡一切辦法成全偉同和家人之間的體面,建議偉同形婚,會一手嫻熟的中式飲食餐點,替偉同和葳葳掩護,為高家父母準備見面禮,幫助高父康復……

除了性別為男,他幾乎是個完美的「兒媳」人設。

每個人都心里有數,但誰都小心翼翼地閉口不談。

《論語》說:「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為親友為尊者隱瞞,是一種仁義,是傳統道德觀念的一部分,也是傳統家庭維持表面的和平與體面的方式。

婚禮變成了一場精密的測算,每一方都小心權衡仔細籌謀以策萬全,終于撮合成了一場看似圓滿,但其實每個人都傷痕累累的「喜宴」。

傳統與成全

酒席上,一個外國客人看著連番上演的鬧婚儀式大跌眼鏡,感慨道:「我原以為華人都是沉默的數學天才。」

對華人來說,折騰新人鬧洞房都是傳統,是「國粹」,必須在海外發揚光大。

于是,客串路人的李安導演說了句一語中的的話:

「You‘re witnessing the results of 5000 years of sexual repression. (你正見識到五千年性壓抑的結果。)」

電影選擇了一個委婉的喜劇結尾:顧葳葳決定留下孩子,Simon也同意留下當孩子的另一個父親。

高父在機場道別時對Simon說:「謝謝你照顧偉同」,對葳葳說:「高家謝謝你。」

留下孩子是成全了高家延續血脈的愿望,認同Simon是成全了兒子的感情,對高家父母而言,這是個看起來兩全其美的大團圓結局。

但葳葳在哭,高父高母在哭,偉同和Simon也一臉沉重,每個人都滿面悲愴。

如果高家父母真覺得兒子結婚生子成全體面比他幸福快樂更重要,他們想必不會是這樣的表情。

如果葳葳真覺得不惜代價拿到綠卡比自己的愛情和婚姻更重要,想必她也不會哭得那麼傷心。

據說李安這部《喜宴》是所有**都會跟父母一起看的電影。

但看完后我覺得很悲哀,因為突然想起來,有次在聊到同*戀話題的時候,我媽輕描淡寫地說:

沒關系啊,同*戀也可以結婚,也可以生孩子。

他們大概不會覺得偉同和Simon很委屈,更不會覺得葳葳身為同妻很可憐,甚至也許還覺得她很幸運,能嫁給這樣的家庭,解決了綠卡問題,這個故事很圓滿,是個喜劇。

即便,偉同和Simon并不情愿二人關系里[插·入]另一個女人,葳葳顯然也非常向往屬于自己的真實的愛情和婚姻。

在愛與傳統之間,明明每個人都在委曲求全。

- THE END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