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7歲的杜甫窮得叮當響,寫首趣詩,無一窮字卻寫出窮的至高境界

每每提到詩圣杜甫的窮, 總讓人有些心疼。

李白能揮筆寫下《將進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何等灑脫, 而杜甫卻幾乎沒有如此瀟灑過。 李白的狂傲他沒有, 王維的佛系他也沒有, 就一介白衣孟浩然的日子都比他過得好。 窮, 伴隨著他的一生。

一:杜甫為何會窮?

杜甫出身于書香世家, 祖父是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杜審言, 雖然家里不算富裕, 但從小他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年少時, 他也曾和李白一樣, 仗劍走天涯, 過了很長一段的游歷生活。 到了35歲左右, 他終于想通了, 準備建功立業, 于是來到長安應考。 可惜, 由于李林甫等人從中作梗, 他一身才華, 卻硬是考不上功名, 因此被困長安, 此時他已經沒錢了。

后來杜甫受到唐玄宗的賞識, 做了個河西尉、府兵曹參軍這樣的小官, 那時候杜甫的工作就是管管兵器和鑰匙, 可是這不是他的志向, 所以每一次工作都不長久。

不久后, 安史之亂發, 杜甫開始了漂泊生涯。 為了避亂, 他曾跑到四川投靠好友嚴武, 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可惜沒過幾天太平日子, 嚴武病逝, 他再次失去依靠, 只能乘舟出川, 最后在由潭州前往岳陽的小船上離世。

杜甫之所以會窮,

一方面是個人性格造成的, 他心有大志, 不愿為五斗米折腰, 不愿攀附權貴;另一方面, 則是客觀上, 他遇上了李林甫這樣的小人, 又趕上了安史之亂。

二:窮的時候也要寫詩自嘲

對于自己的窮, 杜甫倒也沒藏著掖著, 他曾寫信向朋友借錢, 也曾寫過詩自嘲。 本期要和大家說的, 就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 是他在47歲時所寫, 大家且看:

《空囊》

翠柏苦猶食, 晨霞高可餐。

世人共鹵莽, 吾道屬艱難。

不爨井晨凍, 無衣床夜寒。

囊空恐羞澀, 留得一錢看。

杜甫平生存詩千余首, 很少看見他刻意地幽默, 所以這首詩便顯得如此與眾不同。 詩寫于公元759年, 那一年他47歲, 窮得叮當響。

首聯, 一開篇就用了兩個典故, 一個是《列仙傳》中的「赤松子好食柏實」, 另一個是司馬相如《大人賦》「呼吸沆瀣餐朝霞」。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就像翠柏是苦的, 就算朝霞高不可及, 我也可以把它們拿來當飯吃。 現在很多人覺得這是杜甫只是在寫自己的高潔, 畢竟柏和霞都是清高之物, 但事實上, 杜甫確實一度窮到了沒飯吃的地步。

次聯, 則寫出自己的平生之志, 不愿與俗人同流, 要守自心中的節氣, 所以才會過得如此艱難。 頸聯, 則從兩個細節上, 寫自己到底窮到了什麼地步?想喝水只能去井里打, 但井水都被凍住了;冬天的夜里格外寒冷, 卻沒有衣物御寒。

尾聯是全詩最妙的部分:雖然很窮, 但是怕別人笑話,口袋里還是經常留下一文錢。這一句其實也在點題,「囊空恐羞澀」充滿著自嘲意味,至此全詩落筆。

其實縱觀這首詩,通篇都在寫窮,沒有用一個「窮」字,卻寫出了窮的至高境界,翻譯成白話,全詩的意思不過就是:我很窮,但是我還是要點面子的。

杜甫的要面子,并不只是像詩中他提到的,要在空囊里留下一文錢,更多的是氣節上的。因為家學淵源在,杜甫從小受到的就是正統教育,這也讓他成為了一個極正派而又無法與俗人同流的人。他把家族的名節,個人的名聲,看得是極重的。對他來說,窮不丟人,哪怕借錢詩他也能寫,但若因為錢而與「世人共鹵莽」,那才是真正的沒面子。

三:李白為何不幫幫杜甫

杜甫既然窮得叮當響了,而李白又和他是多年好友,為何不幫幫他?難道他們是「塑料兄弟情」?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其實原因倒也挺簡單,李杜年輕時相遇,并一同在山東、河南等地同游,但匆匆見過兩次后便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李白也確實曾經富裕過,這一點從他的詩作就看得出來。但杜甫最窮時,李白其實也早就沒有了「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氣,他自己也因永王案被流放,所以他其實是沒有機會幫杜甫的。

都說大唐是盛世,出了一群如星般璀璨的文人,但并不意味著詩人們就過得很順遂、很富足。事實上,不只是杜甫,在唐代貧困潦倒的詩人還有李賀等人。半生的不順,讓他們的文字中透著別樣的苦澀。或許有人會覺得心疼,但若非是這樣,杜甫又怎會對民間疾苦那麼感同身受,并寫下《三吏三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窮其實成就了杜甫的藝術生涯。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但是怕別人笑話,口袋里還是經常留下一文錢。這一句其實也在點題,「囊空恐羞澀」充滿著自嘲意味,至此全詩落筆。

其實縱觀這首詩,通篇都在寫窮,沒有用一個「窮」字,卻寫出了窮的至高境界,翻譯成白話,全詩的意思不過就是:我很窮,但是我還是要點面子的。

杜甫的要面子,并不只是像詩中他提到的,要在空囊里留下一文錢,更多的是氣節上的。因為家學淵源在,杜甫從小受到的就是正統教育,這也讓他成為了一個極正派而又無法與俗人同流的人。他把家族的名節,個人的名聲,看得是極重的。對他來說,窮不丟人,哪怕借錢詩他也能寫,但若因為錢而與「世人共鹵莽」,那才是真正的沒面子。

三:李白為何不幫幫杜甫

杜甫既然窮得叮當響了,而李白又和他是多年好友,為何不幫幫他?難道他們是「塑料兄弟情」?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其實原因倒也挺簡單,李杜年輕時相遇,并一同在山東、河南等地同游,但匆匆見過兩次后便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李白也確實曾經富裕過,這一點從他的詩作就看得出來。但杜甫最窮時,李白其實也早就沒有了「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氣,他自己也因永王案被流放,所以他其實是沒有機會幫杜甫的。

都說大唐是盛世,出了一群如星般璀璨的文人,但并不意味著詩人們就過得很順遂、很富足。事實上,不只是杜甫,在唐代貧困潦倒的詩人還有李賀等人。半生的不順,讓他們的文字中透著別樣的苦澀。或許有人會覺得心疼,但若非是這樣,杜甫又怎會對民間疾苦那麼感同身受,并寫下《三吏三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窮其實成就了杜甫的藝術生涯。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