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真實的李治,有多恐怖?武則天的上位掌權,都在他的計劃之內

公元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離世, 太子李治繼承了唐朝的皇位。

李治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皇帝, 在當皇帝的三十四年里, 他的政/績可以說是非常值得贊許。 但奇怪的是, 在后人的眼中, 李治的聲望, 總是比不上前面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后面的一代女皇武則天。

歷史上和李治類似的皇帝還有清朝的雍正, 雍正同樣夾在康熙和乾隆之間, 默默無聞的過了幾百年。 直到世紀之初的一部電視劇才在民間重新翻紅。

那麼, 唐高宗李治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呢?后人又對他做出了什麼樣的評價呢?

唐高宗李治的上位與統治前期

和李世民一樣, 李治也沒有皇長子的身份光環。 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 皇帝的位置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李治的。

有意思的是, 唐朝的前幾任皇帝繼位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踩著兄長的肩膀登上皇位。

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干掉了李建成,

成為了唐朝皇帝。 而李治的上位, 同樣是跨過兩位兄長而得來的。

不同的是, 李治并沒有和兄長兵戎相見。 他的皇兄李承乾和李泰, 都是由李世民親手處置掉的。 在李承乾和李泰失勢之后, 李世民已經沒有更多的選擇, 只能把以孝順著稱的李治, 扶上了太子的寶座。

李治平平穩穩的度過了皇儲階段, 最終順利上位, 成為唐朝的第三位皇帝。 和歷史上的很多新繼位的皇帝類似, 父皇李世民為李治指定了輔政大臣, 其中包括長孫無忌和褚遂良。

這老二位在李世民時代, 都是位高權重, 顯赫一時的名臣。 在李治上位之初的一段時間里, 兩位大臣幫助李治實行了很多治國安邦的良策, 使得李治順利度過了當皇帝的最初階段。

李治上位初期, 他的皇位并不穩固, 覬覦皇位的人還是有很多。 在他上位的第四年, 高陽公主和巴陵公主等人謀反, 想要擁戴荊州王李元景——李治的六叔——當皇帝。

李治在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幫助下, 果斷地平定了叛亂。 作亂的首惡都被處決。

李治做皇帝的重大威脅, 至此基本上被鏟除掉。

穩固了皇權之后, 李治開始籌劃從輔政大臣手里奪回全部的權力。 他和長孫無忌、褚遂良之間的矛盾逐漸的凸顯出來。

李治需要獨立掌權, 排除一切干擾;而長孫無忌和褚遂良仗著老資格, 大功勞, 對李治的治國政/策進行了諸多干涉。

李治絕不是一個平庸的皇帝, 他利用武則天作為抓手, 以冊封皇后為由, 成功的擺脫了輔政大臣的掣肘。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均被貶官, 不久后, 又相繼離世。

在走出了輔政大臣的陰影后, 李治終于成為了一個完全控制權力的皇帝。

之后的十幾年中, 再也沒有人能夠威脅他在帝國的統治地位了。

天皇天后共治天下的統治后期

有人說武則天因為具備高超的政/治智慧,才如愿地當上了帝國的皇后,成為六宮之主。實則不然,武則天的上位,是在李治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實現的。

李治之所以支持武則天上位,也是有自己的考慮。前文說過,李治不希望以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為代表的關西老臣集團,對他執政產生太多的影響,這才是武則天能夠當上皇后的本因。

李治通過立后武則天,打掉了關西老臣集團對他的掣肘,不僅僅是因為老臣勢大。從歷史的角度看,李治這一時期的很多舉動,都是為了打破自漢朝以來,士族大家對政/治的深刻影響。

另外一個證據在于,李治主政期間大力倡導科舉制。通過考試選拔官員,而不是通過家庭出身,世襲壟斷來維系朝堂官場。

李治之后,士族大家對于政/治中樞的影響已經明顯弱化了。

李治本可以有更大的作為,但是和他的父皇一樣,李治也有頭暈目眩的疾病。

公元660年,李治的病癥愈加嚴重,有時候甚至已經看不見東西。正常處理朝政,對于李治而言,已經是一個困難的事情。

就在這一時期,武則天憑借自己的才智和心機逐漸上位,慢慢地從李治手中獲得了一部分統治權力。

武則天建議李治改用天皇的稱號,自己則稱天后。天皇天后并稱二圣,共同臨朝。這也為武則天后來成為女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但是,并沒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李治把所有的權力都移交給了武則天,自己昏昏碌碌的去度過后半生。

二圣臨朝的期間,李治仍然掌握著實際的權力。

對于武則天的支持者,李治先后進行了打壓;而對武則天的政敵,李治則排除武則天的干擾加以重用。李治這樣做,就是為了制衡武則天,防止皇權旁落。

對于武則天的野心,李治不是不清楚。但是,李治在選擇皇儲的時候,遇到了跟李世民一樣的問題。

李治的幾個兒子,都有當皇帝的才能,讓他很難做出果斷的選擇。李治眾多兒子里,出現了兩個實任皇帝,一個追認皇帝,還有一個被廢掉,后又被平反的太子。李治這個老爸,歷史上也夠少見的了。

李治執政的最后幾年,因為嚴重的疾病,已經無力再去壓制武則天了。公元680年,他最喜愛的太子李弘,被武則天廢除。對此,李治也無可奈何。

公元683年,李治自知大限將至,官宣時任太子李顯暫代國政。同年底,李治因病離世,李顯登基。

不久,李顯就被升級為太后的武則天廢黜。武則天統治的時代也就此拉開序幕。

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和后世評價

李治的廟號是高宗,高宗在謚法上,屬于守成令主的美號,是一個非常高的贊譽。歷史上有名的高宗,還有趙構和乾隆。所以,你看,從廟號上來看,李治就不是個一般的皇帝。

在文治上,李治通過自己的努力,打破了幾百年以來士族地主勢力對朝堂官員的壟斷地位,讓更多庶族出身的人可以進入官場序列。

李治延續了貞觀之治的輝煌,在繼位后的幾年間,帝國境內可以統計的人口數量就有了可觀的增加。

他還是一位勤勉的皇帝。繼任以后,李治把唐太宗時期的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在國事上,極盡努力。

唐高宗時期,社會氛圍非常穩定。

有一次,大理寺卿向李治報告,在當時的監獄中,在押犯人只有五十多個,而其中只有兩個人是判了死刑的。這一點,連他的父皇唐太宗都比不過他。

在武功上,李治同樣不次于他的父皇。李治首先平定了漠北的異族威脅,又在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上接連用兵。

西北方向上,大將蘇定方平定了西突厥,建立了安西都護府。

東北方向上,老將李績——就是徐茂公——領兵滅掉了高句麗和百濟,平定了朝鮮半島,建立了安東都護府。

劉仁軌還在白江口擊敗了倭國的軍隊。這應該是有史料記載的,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第一場大規模戰/爭。

在李治的統治時期,唐朝的版圖達到了鼎盛。唐高宗的所作所為,沒有讓他的父皇李世民失望。

但是,即使坐擁這樣赫赫的文治武功,唐高宗在歷史上的評價卻不是很高,后人對他的認知多以昏庸為主。

在《新唐書》中,甚至說李治「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在史書作者眼中,高宗李治簡直成為唐朝最后覆滅的始作俑者。

相反,現代人對于李治的評價就客觀得多了。

呂思勉認為,高宗雖然柔懦,但還是能夠遵守太宗留下的制度。唐高宗的政/治成就,是可以和李世民相媲美的。

國外對于唐高宗的評價,明顯比國內要高得多。

《劍橋中國隋唐史》認為:李治是一個非常有成就的皇帝。對他的評價,不能夠僅僅依照他改變統治階級內部社會力量對比這一個事件來進行,而應該客觀地以他的成績作為標準。

在同一時期的西方世界,西域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都知道在天可汗李世民后,唐帝國又出現了一個有為的皇帝,打敗了橫掃歐洲的西突厥。

古代現代,國內國外,對唐高宗的評價存在如此差異,也說明了唐高宗李治并不是一個平平庸庸,渾渾噩噩的人。他的一生,可以讓人評說的事跡實在是太多了。

天皇天后共治天下的統治后期

有人說武則天因為具備高超的政/治智慧,才如愿地當上了帝國的皇后,成為六宮之主。實則不然,武則天的上位,是在李治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實現的。

李治之所以支持武則天上位,也是有自己的考慮。前文說過,李治不希望以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為代表的關西老臣集團,對他執政產生太多的影響,這才是武則天能夠當上皇后的本因。

李治通過立后武則天,打掉了關西老臣集團對他的掣肘,不僅僅是因為老臣勢大。從歷史的角度看,李治這一時期的很多舉動,都是為了打破自漢朝以來,士族大家對政/治的深刻影響。

另外一個證據在于,李治主政期間大力倡導科舉制。通過考試選拔官員,而不是通過家庭出身,世襲壟斷來維系朝堂官場。

李治之后,士族大家對于政/治中樞的影響已經明顯弱化了。

李治本可以有更大的作為,但是和他的父皇一樣,李治也有頭暈目眩的疾病。

公元660年,李治的病癥愈加嚴重,有時候甚至已經看不見東西。正常處理朝政,對于李治而言,已經是一個困難的事情。

就在這一時期,武則天憑借自己的才智和心機逐漸上位,慢慢地從李治手中獲得了一部分統治權力。

武則天建議李治改用天皇的稱號,自己則稱天后。天皇天后并稱二圣,共同臨朝。這也為武則天后來成為女皇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但是,并沒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李治把所有的權力都移交給了武則天,自己昏昏碌碌的去度過后半生。

二圣臨朝的期間,李治仍然掌握著實際的權力。

對于武則天的支持者,李治先后進行了打壓;而對武則天的政敵,李治則排除武則天的干擾加以重用。李治這樣做,就是為了制衡武則天,防止皇權旁落。

對于武則天的野心,李治不是不清楚。但是,李治在選擇皇儲的時候,遇到了跟李世民一樣的問題。

李治的幾個兒子,都有當皇帝的才能,讓他很難做出果斷的選擇。李治眾多兒子里,出現了兩個實任皇帝,一個追認皇帝,還有一個被廢掉,后又被平反的太子。李治這個老爸,歷史上也夠少見的了。

李治執政的最后幾年,因為嚴重的疾病,已經無力再去壓制武則天了。公元680年,他最喜愛的太子李弘,被武則天廢除。對此,李治也無可奈何。

公元683年,李治自知大限將至,官宣時任太子李顯暫代國政。同年底,李治因病離世,李顯登基。

不久,李顯就被升級為太后的武則天廢黜。武則天統治的時代也就此拉開序幕。

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和后世評價

李治的廟號是高宗,高宗在謚法上,屬于守成令主的美號,是一個非常高的贊譽。歷史上有名的高宗,還有趙構和乾隆。所以,你看,從廟號上來看,李治就不是個一般的皇帝。

在文治上,李治通過自己的努力,打破了幾百年以來士族地主勢力對朝堂官員的壟斷地位,讓更多庶族出身的人可以進入官場序列。

李治延續了貞觀之治的輝煌,在繼位后的幾年間,帝國境內可以統計的人口數量就有了可觀的增加。

他還是一位勤勉的皇帝。繼任以后,李治把唐太宗時期的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在國事上,極盡努力。

唐高宗時期,社會氛圍非常穩定。

有一次,大理寺卿向李治報告,在當時的監獄中,在押犯人只有五十多個,而其中只有兩個人是判了死刑的。這一點,連他的父皇唐太宗都比不過他。

在武功上,李治同樣不次于他的父皇。李治首先平定了漠北的異族威脅,又在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上接連用兵。

西北方向上,大將蘇定方平定了西突厥,建立了安西都護府。

東北方向上,老將李績——就是徐茂公——領兵滅掉了高句麗和百濟,平定了朝鮮半島,建立了安東都護府。

劉仁軌還在白江口擊敗了倭國的軍隊。這應該是有史料記載的,中國和日本之間的第一場大規模戰/爭。

在李治的統治時期,唐朝的版圖達到了鼎盛。唐高宗的所作所為,沒有讓他的父皇李世民失望。

但是,即使坐擁這樣赫赫的文治武功,唐高宗在歷史上的評價卻不是很高,后人對他的認知多以昏庸為主。

在《新唐書》中,甚至說李治「溺愛衽席,不戒履霜之漸,而毒流天下,貽禍邦家」。在史書作者眼中,高宗李治簡直成為唐朝最后覆滅的始作俑者。

相反,現代人對于李治的評價就客觀得多了。

呂思勉認為,高宗雖然柔懦,但還是能夠遵守太宗留下的制度。唐高宗的政/治成就,是可以和李世民相媲美的。

國外對于唐高宗的評價,明顯比國內要高得多。

《劍橋中國隋唐史》認為:李治是一個非常有成就的皇帝。對他的評價,不能夠僅僅依照他改變統治階級內部社會力量對比這一個事件來進行,而應該客觀地以他的成績作為標準。

在同一時期的西方世界,西域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都知道在天可汗李世民后,唐帝國又出現了一個有為的皇帝,打敗了橫掃歐洲的西突厥。

古代現代,國內國外,對唐高宗的評價存在如此差異,也說明了唐高宗李治并不是一個平平庸庸,渾渾噩噩的人。他的一生,可以讓人評說的事跡實在是太多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