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代梟雄」曹操:借力,是一種人生智慧

著名小說《三國演義》有一故事情節, 講述周瑜故意讓諸葛亮十天內造十萬支箭的主意, 而諸葛亮就利用曹操多疑性格, 借力曹操力量,

通過大霧中的草船, 三天內借得了十萬支箭。

小說中諸葛亮草船借箭, 其實是運用了借力的計謀。 但在三國歷史人物里, 善于借力的人卻是曹操。

借力, 顧名思義是借助別人的力量。 臺灣巨富陳永泰曾說:「聰明人都是通過別人的力量去達成自己的目標」。

曹操通過借力, 從普通的官僚小人物成為了魏國開國皇帝, 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學等領域都取得很高的成就, 被后人認為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100名歷史名人之一。

01 借力, 比個人拼盡全力更有效

猶太人有一句話說:「借別人的金雞為自己生蛋」, 也就是說借別人的資源為自己服務。

年輕時的曹操謀ㄕㄚ董卓失敗逃回了故鄉。 在故鄉, 他遇到了一大富豪。 大富豪對曹操十分賞識, 把自己所有的財產獻給了曹操支配。

曹操借助這筆財產招募人才, 組建了一支自己的軍隊, 拉起了自己的旗幟。

正如猶太商人做生意成功在于「借錢賺錢, 借錢生財」。 曹操就是借助別的錢財組建的軍隊成了他今后角逐群雄的人生資本。

自己努力所得的資源發揮作用是有限的,

善于借助別人的資源發揮的作用是無限的。 聰明的人懂得用別人的力量壯大自己。

曹操人生中最大膽的借力就是借了天子這個品牌。

當時漢獻帝劉協被董卓劫持到長安后, 一直居無定所, 后來又被其他人劫出長安, 逃到洛陽。

當時為建德將軍的曹操親自到洛陽迎接漢獻帝, 自始, 曹操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生涯。

天子這招牌好處在于可以總攬朝廷軍政大權, 曹操借此壯大了聲勢, 不費吹灰之力就贏得政治優勢。

個人的力量是較小的, 有時事情的成功并不是你的能力多強, 而是在于善于借助身邊的資源為自己所用。 因此, 借力, 有時是比個人拼盡全力更有效。

02 借力, 有時可轉化他人智慧壯大聲勢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 用他人之長處為自己做事, 是成功者高級借力手法。

在三國各集團人物里, 劉備是一個善于匯集各路人才智慧的領導者。

其實, 曹操也是擅長匯集、借用他人智慧的人。 曹操曾三次頒布《求賢令》,

提出「吾任天下之智力, 以道御之, 無所不可」, 可見曹操對人才才智的渴求, 希望能借助他人智慧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曹操陣營里, 有七大謀士陪著他東征西戰, 為他出謀獻策。 曹操借用七大謀士的智慧為自己謀得了半壁江山。

七大謀士的才智是曹操亟需和借助的支點。

郭嘉在曹操與呂布半年持久戰中, 力勸曹操不要放棄, 最終一擒呂布。 在袁曹大戰中, 郭嘉提出十勝十敗論, 振奮士氣, 終打敗袁紹。

荀彧力勸曹操迎天子, 贏得先機。 在曹操一路征戰期, 保全后方, 成為曹操的堅強后盾, 并積極向曹操推薦賢能謀士。

荀攸在軍事上是曹操輔助能手, 提出水淹下鄴、聲東擊西戰官渡以及烏巢燒糧, 擊敗袁紹。

正因為善于借用他人智慧, 傾聽他人意見,所以才贏得了眾多人才的投奔,從而壯大了自己的集團勢力。

曹操的成功,得益于各路人才的才智計謀,更得益于他善于將他人智慧為自己所用。

成功不在于你能干多少事,而在于借了多少人的智慧,轉化為自己的智慧,從而成就自已的事業。

03 借力,有時能突破局限成就自我

眾所周知,在小說中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借力對手曹操的力量,立下奇功。

其實,曹操才是現實中真正的善于借用對手力量的高手。

袁紹是曹操的對手,當初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曹操被封為大將軍,而袁紹位屈曹操之下,袁紹不服。

曹操心想,整個大漢朝都是他的,把將軍位讓給了袁紹,讓他去攻打河北,他開心,而我卻得江山,何樂不為?

于是,在袁紹被封大將軍后,曹操以漢獻帝名義下詔讓袁紹去攻打河北,果然袁紹開開心心心地去,并打敗了公孫瓚,統一了河北。

曹操借袁紹之手,不費一兵一卒,打掉一個軍閥集團,收獲一片江山。之后,曹操同樣的手法也曾用在關羽身上。

當年,關羽因圍困曹操部下軍隊威振中原。曹操認為關羽銳不可當,會威脅到帝都。于是,曹操與部下謀士商議后,決定借孫權之手,打破圍城之困局。

曹操派人前往東吳勸說孫權。孫權因不滿關羽意氣高昂,同時也得到曹操給予長江以南封地的回報,同意對關羽進行了偷襲。

由于關羽對東吳疏于防范,東吳偷襲成功。最終,關羽被ㄕㄚ,圍城之困被破,劉孫同盟也隨之瓦解。

對手或敵人,都是與自己彼此依存的,相互之間存在競爭力。在競爭過程中,大智之人懂得借對手之力使力,突破局限,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時,對手或敵人也是靠山,巧妙借用他們的力量,也能成就自我。

04 借力,有時會獲得重生的力量

漢代劉向曾說:「魚乘于水,鳥乘于風,草木乘于時」,意思是做事要善于借助外界環境的力量。

而我們人要獲得成功,也得像魚、鳥、草木一樣,懂得借用外界有利的環境條件和時機。

曹操在在攻打對手時,兩次借用水之力,攻克對方。

曹操帶兵攻打呂布,把呂布包圍在下坯城。但是下坯城久攻不下,曹操謀士郭嘉提出借水之力倒灌城里。

曹操同意用水倒灌城里,城里人心惶惶不安,呂布被部下生擒叛逃曹操營下,并打開大門迎曹軍進城。

幾年后,曹操攻打袁紹三子袁尚時,再次用水淹之計,攻破鄴城,使得袁尚再無力與曹操抗衡。

當遇到困難時,觀察外界的環境,尋找可借用的條件和時機,有時會為自己借來絕處求生機、獲得重生的力量。

聰明的人,總會善于借助外界的萬物,讓自己能走得更遠。

在三國時期,縱觀曹操一生,能統一北方稱霸諸侯,除了個人過人的才智外,他的借力使力也是他成功的關鍵。曹操通過借他人資源、借他人智慧、借對手力量、借外部條件,無處不借,最后借得了天下。

曹操的成功讓我們看到,借力是一種智慧和能力,能為我們找到辦事成功的捷徑。

在人生埋頭拼搏的征途上,我們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應抬頭觀看四周,也許會找到可借力的資源,讓自己的夢想憑借好風,直上青云。

傾聽他人意見,所以才贏得了眾多人才的投奔,從而壯大了自己的集團勢力。

曹操的成功,得益于各路人才的才智計謀,更得益于他善于將他人智慧為自己所用。

成功不在于你能干多少事,而在于借了多少人的智慧,轉化為自己的智慧,從而成就自已的事業。

03 借力,有時能突破局限成就自我

眾所周知,在小說中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借力對手曹操的力量,立下奇功。

其實,曹操才是現實中真正的善于借用對手力量的高手。

袁紹是曹操的對手,當初曹操迎漢獻帝到許都,曹操被封為大將軍,而袁紹位屈曹操之下,袁紹不服。

曹操心想,整個大漢朝都是他的,把將軍位讓給了袁紹,讓他去攻打河北,他開心,而我卻得江山,何樂不為?

于是,在袁紹被封大將軍后,曹操以漢獻帝名義下詔讓袁紹去攻打河北,果然袁紹開開心心心地去,并打敗了公孫瓚,統一了河北。

曹操借袁紹之手,不費一兵一卒,打掉一個軍閥集團,收獲一片江山。之后,曹操同樣的手法也曾用在關羽身上。

當年,關羽因圍困曹操部下軍隊威振中原。曹操認為關羽銳不可當,會威脅到帝都。于是,曹操與部下謀士商議后,決定借孫權之手,打破圍城之困局。

曹操派人前往東吳勸說孫權。孫權因不滿關羽意氣高昂,同時也得到曹操給予長江以南封地的回報,同意對關羽進行了偷襲。

由于關羽對東吳疏于防范,東吳偷襲成功。最終,關羽被ㄕㄚ,圍城之困被破,劉孫同盟也隨之瓦解。

對手或敵人,都是與自己彼此依存的,相互之間存在競爭力。在競爭過程中,大智之人懂得借對手之力使力,突破局限,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時,對手或敵人也是靠山,巧妙借用他們的力量,也能成就自我。

04 借力,有時會獲得重生的力量

漢代劉向曾說:「魚乘于水,鳥乘于風,草木乘于時」,意思是做事要善于借助外界環境的力量。

而我們人要獲得成功,也得像魚、鳥、草木一樣,懂得借用外界有利的環境條件和時機。

曹操在在攻打對手時,兩次借用水之力,攻克對方。

曹操帶兵攻打呂布,把呂布包圍在下坯城。但是下坯城久攻不下,曹操謀士郭嘉提出借水之力倒灌城里。

曹操同意用水倒灌城里,城里人心惶惶不安,呂布被部下生擒叛逃曹操營下,并打開大門迎曹軍進城。

幾年后,曹操攻打袁紹三子袁尚時,再次用水淹之計,攻破鄴城,使得袁尚再無力與曹操抗衡。

當遇到困難時,觀察外界的環境,尋找可借用的條件和時機,有時會為自己借來絕處求生機、獲得重生的力量。

聰明的人,總會善于借助外界的萬物,讓自己能走得更遠。

在三國時期,縱觀曹操一生,能統一北方稱霸諸侯,除了個人過人的才智外,他的借力使力也是他成功的關鍵。曹操通過借他人資源、借他人智慧、借對手力量、借外部條件,無處不借,最后借得了天下。

曹操的成功讓我們看到,借力是一種智慧和能力,能為我們找到辦事成功的捷徑。

在人生埋頭拼搏的征途上,我們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應抬頭觀看四周,也許會找到可借力的資源,讓自己的夢想憑借好風,直上青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