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莫高窟的一幅壁畫,揭露了匈奴對待王昭君的真相,看上去讓人不忍直視

古代中國, 女性一直被「三從四德」約束著。 不難看出古代女性的地位是遠遠低于男性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 女性就算擁有傾國傾城的容顏, 也只能成為男性的「附庸品」。

眾所周知, 古代有四大美人, 分別是王昭君、西施、楊玉環和貂蟬, 她們被形容為「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其中王昭君對應著「落雁」, 而「落雁」稱號的由來就與昭君出塞有關。 那麼它們之間怎麼的聯系?莫高窟的一幅壁畫又揭露了什麼樣的真相呢?

出落大方王昭君

據傳說, 公元前54年, 在當今的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的一農戶家, 這家人的男主人叫王襄, 王襄已經結婚多年, 卻始終沒有孩子。 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對王襄來說, 這件事已經成了心結, 日日夜夜困擾著他。

為了擺脫「不孝」的罪名, 王襄乘著空閑時間, 來到當地的屈原廟許愿, 祈求得到一個孩子。 以當時的醫療條件和百姓生活條件來看,

進香許愿是為數不多的求子方法之一。

這一年, 八月十五的晚上, 王襄妻子夢到一輪明月投入懷中。 第二年, 真就誕生了一個美若天仙的女兒, 也就是王昭君。 隨著年齡增長, 王昭君容貌出眾漸漸流傳了出去, 家家戶戶都知道王襄家的女兒容貌驚才絕艷。

后來, 當時的皇帝漢元帝向天下發布詔令, 挑選天下的美女做后妃。 而此時王昭君的絕世才貌, 已經傳遍南郡, 甚至傳到了京城。 王昭君自然成為南郡當之無愧的首選之人。

建昭元年, (公元前38年), 王昭君以民間女子的身份進了宮, 被選入掖庭, 成了一名宮女。

古代的掖庭也是妃嬪住的地方, 距離皇帝的寢宮也不遠, 來到此處, 就有機會被皇帝看上, 從而一步升天。

深鎖宮墻, 郁郁寡歡

王昭君初來皇宮, 高興不已, 來了宮里, 首先要做的是去畫師毛延壽處畫像。 因為皇帝不可能對挑選的每一位女子都親自察看, 因此畫像師自然成了代理之人, 而毛延壽就借此機會大發橫財。

那些花了大價錢的宮女, 毛延壽就將她們盡量畫得漂亮,

而沒有給錢的只能淪為平平無奇一派。 王昭君一方面對自己的長相十分自信, 而另一方面是因為她拿不出足夠多的錢來賄賂畫師。

當毛畫師在給王昭君畫像時, 就故意在她眼睛下面點了一個小點, 而這一點讓王昭君容貌大打折扣, 命運也因此改變。 果然漢元帝并沒有看上畫像中的王昭君, 落選的王昭君只能留在宮中, 當一個默默無聞的宮女。

王昭君生有一副好容貌, 懷著希望進宮, 卻沒能得償所愿。 她不會明白自己為什麼沒能被皇帝看上。 接下來的幾年里, 王昭君難免獨自一人難過自哀。

昭君出塞

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 早已歸降于漢的南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入京進貢, 在見到漢元帝時,

向他請求結親, 希望能將公主嫁給自己。 在此之前, 漢朝皇帝就曾為了維護邊境地區的安全, 數次將真真假假的公主賜給這些首領。

此事早有先例, 漢元帝就應允了下來。 畢竟無論怎麼想, 用一位公主換取邊疆幾十年的安寧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事后, 漢元帝準備再次用假公主賜給呼韓邪單于, 不過此事事關重大, 自然需要仔細商議, 選擇合適的人。

聽聞消息的王昭君,終于看到了希望,她不希望自己大半輩子耗費在宮中,直到年老色衰后才能出宮回家,因此就請求前往。據史料記載:「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此事定下后,出行前,漢元帝召見了王昭君。此時王昭君終于見到了皇帝,但卻是在離開的前夕。而漢元帝見到昭君真容后,驚為天人,接著就想到:「這麼漂亮的宮女為什麼自己沒能發現呢?」

通過與王昭君的交談,發現她不僅容貌驚人,而且言談舉止和才智都十分出眾。念及此處,漢元帝難免希望將王昭君占為己有,但想到此事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國家和美人之間,王昭君的結局已經注定。

當王昭君走后,漢元帝立即下令徹查此事,再次翻看起幾年前的畫冊,發現畫中人與真人并不相同,接著又發現毛延壽等畫師貪污受賄的真相,最終將這些畫師全部斬首,史稱「畫工棄市」。

王昭君一路北去,初離故鄉,心緒難平。想到此生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故鄉,更見不到父親母親,悲從中來,就在馬車上彈奏起《琵琶怨》。滾滾黃沙里,北行的隊伍伴隨著凄婉的琴聲。此時天空中南飛的大雁聽聞琴聲,也忘了煽動翅膀,紛紛跌落在平沙之上,此后,王昭君有了落雁的雅稱。

在匈奴的遭遇悲慘

王昭君抵達匈奴后,與呼韓邪單于成親,因為王昭君長得漂亮,因此在該地聲名遠揚。

而此時的匈奴無論生活方式,生產工具等都遠遠落后于中原地區。王昭君的到來,為他們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生產工具,對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條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王昭君也被當地的百姓所尊崇。

可見,王昭君對維護邊疆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這樣一位居功至偉的女子,自身命運卻十分悲慘。

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呼韓邪就去世了。按照當地傳統,王昭君需要嫁給他的長子復株累。王昭君自然不愿意,就向漢朝皇帝上書,希望重回故土。但皇帝又怎麼可能會同意她的請求呢?因此當時的漢成帝回復她:「從胡俗。」

悲慘的王昭君只能被迫嫁給了復株累。可是王昭君的悲慘遭遇還沒有結束。

十一年后,復株累也沒了,王昭君再次被迫嫁給了復株累的長子。而此時的王昭君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一年多后便病逝了。

在莫高窟的壁畫中,有幾幅描繪了人們割耳朵,用武器劃傷胸口的畫像,看上去讓人不忍直視。而這些場景描述的就是給王昭君送葬的場面。

這些畫要表達的是匈奴百姓對昭君王后去世的哀思,足以反映出歷史上的王昭君在匈奴的地位之高的事實真相。

王昭君為漢朝換來了50年的和平,自身卻命運悲慘,受盡折磨。宋朝詩人王安石曾評價道:「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王昭君的一生正應了一句話:「自古紅顏多薄命,懨懨無語對東風。」

參考文獻

《漢書·南匈奴傳》 《后漢書》 《資治通鑒》

聽聞消息的王昭君,終于看到了希望,她不希望自己大半輩子耗費在宮中,直到年老色衰后才能出宮回家,因此就請求前往。據史料記載:「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此事定下后,出行前,漢元帝召見了王昭君。此時王昭君終于見到了皇帝,但卻是在離開的前夕。而漢元帝見到昭君真容后,驚為天人,接著就想到:「這麼漂亮的宮女為什麼自己沒能發現呢?」

通過與王昭君的交談,發現她不僅容貌驚人,而且言談舉止和才智都十分出眾。念及此處,漢元帝難免希望將王昭君占為己有,但想到此事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國家和美人之間,王昭君的結局已經注定。

當王昭君走后,漢元帝立即下令徹查此事,再次翻看起幾年前的畫冊,發現畫中人與真人并不相同,接著又發現毛延壽等畫師貪污受賄的真相,最終將這些畫師全部斬首,史稱「畫工棄市」。

王昭君一路北去,初離故鄉,心緒難平。想到此生也許再也沒機會看到故鄉,更見不到父親母親,悲從中來,就在馬車上彈奏起《琵琶怨》。滾滾黃沙里,北行的隊伍伴隨著凄婉的琴聲。此時天空中南飛的大雁聽聞琴聲,也忘了煽動翅膀,紛紛跌落在平沙之上,此后,王昭君有了落雁的雅稱。

在匈奴的遭遇悲慘

王昭君抵達匈奴后,與呼韓邪單于成親,因為王昭君長得漂亮,因此在該地聲名遠揚。

而此時的匈奴無論生活方式,生產工具等都遠遠落后于中原地區。王昭君的到來,為他們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生產工具,對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條件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王昭君也被當地的百姓所尊崇。

可見,王昭君對維護邊疆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這樣一位居功至偉的女子,自身命運卻十分悲慘。

王昭君與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呼韓邪就去世了。按照當地傳統,王昭君需要嫁給他的長子復株累。王昭君自然不愿意,就向漢朝皇帝上書,希望重回故土。但皇帝又怎麼可能會同意她的請求呢?因此當時的漢成帝回復她:「從胡俗。」

悲慘的王昭君只能被迫嫁給了復株累。可是王昭君的悲慘遭遇還沒有結束。

十一年后,復株累也沒了,王昭君再次被迫嫁給了復株累的長子。而此時的王昭君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一年多后便病逝了。

在莫高窟的壁畫中,有幾幅描繪了人們割耳朵,用武器劃傷胸口的畫像,看上去讓人不忍直視。而這些場景描述的就是給王昭君送葬的場面。

這些畫要表達的是匈奴百姓對昭君王后去世的哀思,足以反映出歷史上的王昭君在匈奴的地位之高的事實真相。

王昭君為漢朝換來了50年的和平,自身卻命運悲慘,受盡折磨。宋朝詩人王安石曾評價道:「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可憐青冢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王昭君的一生正應了一句話:「自古紅顏多薄命,懨懨無語對東風。」

參考文獻

《漢書·南匈奴傳》 《后漢書》 《資治通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