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徐正靜,柔節先定】《鬼谷子》:認知水平越高的人,越喜靜

看過這麼一句話:「遇事的第一反應, 能體現一個人的認知水平。 而認知水平越高的人, 越喜靜。 」

以靜制動, 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處世哲學, 這一點在《鬼谷子》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鬼谷子》為縱橫家鼻祖王詡所作, 馮夢龍曾評價其人「通天徹地, 人不能及」。

鬼谷子雖生活在亂世, 但他似乎跳脫出了那個紛雜擾攘的時代, 以一種睿智的視角去看待人世間, 其「以靜致世」的人生哲學, 在凡事講求「速度、效率」的今天, 更值得我們深思。

人靜則安

《鬼谷子》說:「安徐正靜, 柔節先定。 」

安靜的人看似柔弱, 實則心中寬宏, 自始至終都能有條不紊地規劃人生。

漢武帝時, 有一位丞相叫公孫弘, 他備受武帝重用, 人生過得頗為圓滿, 而他人生的順遂就在于不爭的智慧。

公孫弘出身貧寒, 一直都非常節儉, 甚至做了丞相后也是粗米布衣, 這在當時被傳為美談。

可同僚汲黯卻看不慣他這種做派,

于是便向漢武帝進言:「弘位三公, 俸祿甚多, 然為布蓋, 此詐也。 」

漢武帝一聽, 就問公孫弘是否如汲黯說的那樣「你是裝出來的」?

公孫弘答道:

「正如汲黯所說, 我身為丞相, 卻蓋著布被子, 實在有損我朝官威, 多虧了他的忠告, 才能讓陛下聽到這些真話。 」

漢武帝聽后, 十分高興, 不僅重賞了汲黯, 也夸獎了公孫弘一番。

還有一次, 公孫弘和眾大臣在朝廷議事, 本來事先說好了大家一起上奏, 可是上朝奏請皇帝定奪時, 公孫弘卻臨時改變想法, 所陳述的事情也與先前所說不符。

對此, 汲黯很生氣, 他當庭斥責公孫弘:「齊人多詐而無情實, 始與臣等建此議, 今皆背之, 不忠。 」

面對汲黯的指責和眾人的埋怨, 公孫弘沉默不語, 不爭不辯。

后來, 當漢武帝問他為何不爭辯時, 他說:「知臣者以臣為忠, 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 」

漢武帝聽后連連點頭, 對公孫弘更加重用。

在同僚們的多次詰難中, 公孫弘以退為進, 以不爭贏得了「謙和寬厚」的美名, 故而官運亨通, 一路順暢。

老子曾言:「上善如水, 水善利萬物而有靜。 居眾人之所惡, 故幾于道矣。 」

世間多喧囂, 適時的安靜不僅是一種歷練, 更是一種修養。

成熟的人, 往往會選擇不爭搶, 不攀比, 靜守自己的本心。

心有山海, 靜而不爭。

懂得淡泊自然, 方能得福享安。

事靜則順

《鬼谷子》中說:「遇變故之起而不驚。 」

人生難免會遇到一些難事, 越是急著理清, 就越會手忙腳亂, 匆忙之間, 只會讓人舍本逐末, 忘了來路。

只有靜下心思, 才能看清問題的本質,

理清其脈絡, 找到解決方法。

三國時期, 曹操率軍討伐陶謙。

呂布則乘機攻擊了曹操的后方兗州, 一夜之間, 兗州幾乎全境倒戈, 曹操手上只剩下幾個城池。

此時為曹操坐鎮后方的是荀彧, 面對這危急存亡的形勢, 荀彧并沒有慌亂, 相反, 他表現得極為冷靜。

當時的豫州刺史郭貢聽說呂布攻打兗州后, 便也率大軍前來, 想要亂中取利, 而且他還提出要和荀彧單獨見面。

得知郭貢的要求后, 下屬們都慌作一團, 勸荀彧不要孤身犯險, 可荀彧卻絲毫不慌, 他理智地分析說:「郭貢與呂布并非同伙, 今日前來無非是想要觀望形勢, 我們應當在其未下決心幫呂布前說服他, 即便不能為我所用, 至少也讓他保持中立。 」

最終郭貢被荀彧說服,

引兵離去, 并承諾保持中立。

弘一法師說:「處事大忌急躁, 急躁則自先不暇, 何暇治事?」

遇到事情, 人越是急躁, 越容易被情緒影響而沖動行事, 往往會犯下更大的錯誤。

與其慌張抱怨, 不如穩下心來, 努力在困境中找尋解決方法。

水靜極則形象明, 心靜極則智慧生。

遇事不驚不慌, 處事從容淡定, 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格局。

心靜則勝

《鬼谷子》說:「欲多則心散, 心散則志衰, 志衰則思不達。 」

想要得到的太多, 心就會變得越來越散, 找不到目標和方向, 最后在迷茫中逐漸喪失自我。

也許, 心中保持寧靜, 少一些索求, 反而會收獲更多。

有一次, 漢光武帝把一群進貢的羊賜給在朝官吏, 要求每人一只, 這讓負責分羊的官吏十分頭疼。

因為那批羊中, 有肥瘦之分,好壞之差,給誰分差了都不好。

許多官員也在那里討論怎麼分:有人說,全部殺掉,肥瘦搭配就好了;還有人說,大小搭配更好。

正當諸位大臣爭論不休時,博士甄宇上前,牽走了一只最瘦小的羊。

在場官員看到后,也都不好意思牽最大的那只羊,而是去牽剩下之中最小的羊。就這樣,很快就把羊分完了,大家對此也沒有任何怨言。

后來,在群臣的舉薦下,甄宇被提拔為太子少傅,名蓋天下。

《周易》有云:「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人之一生,大都是在為自己的欲望買單。

相比之下,那些內心寧靜、少欲寡求的人,似乎更容易獲得幸福。

因為,一份清靜的內心,足以撣去生活的浮塵。

人之一生,其實活的就是一份心情、一份安靜。

世間的喧囂,繁花似錦,終究歸于安靜。

人們在歸于安靜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尋找那一份屬于自己的滿足。

真正的安靜,不是遠離人世、結廬而居,而是身在鬧市,依舊保持一顆寧靜淡泊之心。

愿你余生,守靜待時,淡然福至。

有肥瘦之分,好壞之差,給誰分差了都不好。

許多官員也在那里討論怎麼分:有人說,全部殺掉,肥瘦搭配就好了;還有人說,大小搭配更好。

正當諸位大臣爭論不休時,博士甄宇上前,牽走了一只最瘦小的羊。

在場官員看到后,也都不好意思牽最大的那只羊,而是去牽剩下之中最小的羊。就這樣,很快就把羊分完了,大家對此也沒有任何怨言。

后來,在群臣的舉薦下,甄宇被提拔為太子少傅,名蓋天下。

《周易》有云:「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人之一生,大都是在為自己的欲望買單。

相比之下,那些內心寧靜、少欲寡求的人,似乎更容易獲得幸福。

因為,一份清靜的內心,足以撣去生活的浮塵。

人之一生,其實活的就是一份心情、一份安靜。

世間的喧囂,繁花似錦,終究歸于安靜。

人們在歸于安靜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尋找那一份屬于自己的滿足。

真正的安靜,不是遠離人世、結廬而居,而是身在鬧市,依舊保持一顆寧靜淡泊之心。

愿你余生,守靜待時,淡然福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