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因為玻璃心換了五次工作:三招教你從「玻璃心」變成「鉆石心」

小劉又辭職了, 這已經是她今年的第五份工作了。

知道這個消息的我并不吃驚, 上周她還跟我吐槽過, 公司里領導不喜歡她, 同事也排擠她, 以她的「玻璃心」性格, 遲早會辭職。

其實, 領導不是真的不喜歡她, 同事也沒有排擠她。

小劉是個新人, 犯點錯誤也是難免的 , 但是她說不得罵不得, 稍微哪一句話重了一點就哭哭啼啼, 經常流著淚從領導辦公室出來, 不知道的還以為領導是個變態;

同事們也苦不堪言, 中午吃飯沒喊她, 她就像是出了天大的事一樣, 工作也心不在焉。

「太玻璃心了要不得。 」

董明珠說過,

要讓上級哄著你做事的, 請回到你媽媽身邊去, 長大了再來面對這個世界。

職場中, 需要的不是孩子, 是能扛起大事的成年人。

馬云曾經說過:阿里巴巴就是喜歡不斷給員工調崗, 如果有人不接受, 就會被邊緣化。

所以, 阿里巴巴的員工從不玻璃心, 他們就像一塊磚, 哪里需要哪里搬。

曾經有一個員工, 在阿里巴巴任職16年, 中間換了8個崗位, 淘寶, 阿里云, 聚劃算甚至娛樂部她都做過, 這種頻繁的換崗在每一個阿里巴巴的人看來都習以為常, 所以最后留在阿里的人都是能勝任各種工作的全能人, 這絕對不是一個玻璃心能做到的。

玻璃心遇到一點困難, 就找各種借口, 一點挫折就繳械投降, 別說換8個崗位, 即使是一個都待不長。

職場, 不歡迎玻璃心。

1.什麼是玻璃心, 看看你中標了嗎?

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 玻璃心是一種網絡用語, 意指自己的心像玻璃一樣易碎, 用來形容敏感脆弱的心理狀態, 經不起批評指責或者嘲諷。

在職場中, 玻璃心有這麼三種特征:

1)懦弱, 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職場中, 敢于表達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很有可能一次好的發言就會給你贏來升職加薪的機會。 但是, 「玻璃心」的人往往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不敢在開會的時候發言, 不敢跟領導匯報工作......

之前有個同事, 在工作上遇到一些問題和不順就一直憋在心里, 不跟任何人講, 最后不僅工作沒完成, 自己也差點抑郁。

這樣的」玻璃心「, 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也不知道如何適當釋放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害怕領導的批評。

2)自卑, 渴望別人的肯定

自卑的人, 一旦遇到自己的領導不理解、不認可自己, 一個眼神的變化, 都能讓他感覺心驚肉跳、緊張、自責, 馬上開始思考自己哪些事情做錯了等。

他們渴望別人的肯定, 并用這些肯定來構建自己的精神世界。

一旦有否定的聲音, 他們的」玻璃心「可能就會碎裂。

3)敏感,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玻璃心」的人特別敏感, 甚至有些神經質。

跟人聊天, 人家沒有秒回信息, 他能腦補一部電視劇, 是不是對方不滿意, 是不是自己那句話說得不合適, 是不是自己話題引得太枯燥了……其實對方只是中途接了個電話耽誤了而已。

職場中, 玻璃心的人一般混得很煎熬。 每天都在揣測老板的語氣, 和體會同事的眼神中度過, 惴惴不安。

受不了同事的不同意見, 也忍不了老板對自己的批評教訓, 捧著一顆搖搖欲墜的玻璃心, 讓人敬而遠之。

2.三步教你把「玻璃心」內化成「鉆石心」

我們在職場上隨處可見這樣的人, 老板說幾句, 就覺得受不了, 不干了, 辭職走人;同事小聲討論問題, 就覺得好像在說自己, 特別敏感, 認為同事們都在處處針對他, 和他過不去;做錯了事情, 沒等別人開口, 自己就委屈地哭, 情緒特別不穩定...

職場不歡迎玻璃心, 我們如何改掉自己的敏感矯情的毛病, 將玻璃心打造成鉆石心呢?

1)第一步:先承認自己的「玻璃心」

其實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點玻璃心,可能表現在不同的方面,而且人對自己有沒有玻璃心,其實是可以覺察的。

這種覺察可能是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如果你總是想太多,反應過度,那麼說明你就有玻璃心了。

比如說,你和同事一起做任務,同事說你不能再拖了,要改一下拖延的毛病了,你覺得同事在怪罪你,當場就和同事吵了起來。

等到情緒穩定了以后,你會發現剛才自己是不是反應過度了?同事只是提個醒,我怎麼發起火來了?

所以,自己有沒有玻璃心,往往自己是知道的。

知道了以后就要正視它,承認自己有點玻璃心。玻璃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清晰地認識自己,還在做讓自己玻璃心更加易碎的事情。

2)第二步:換個角度,看看自己的優點

認識了自己的「玻璃心」之后,也不要太過于擔心。遇到事情,換個角度看看說不定能發現新的解決辦法。

講個故事吧,說有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一個開傘店的;二女兒成為洗衣店的主管。老太太每天都很焦慮,晴天怕大女兒家雨傘賣不出去,雨天又擔心二女兒家衣服曬不干。

后來,有人對老太太說:「老太太,您真有福氣,晴天二女兒家顧客盈門,雨天大女兒家生意興隆。」老太太一下子想開了,換個角度看問題,世界就是另一番模樣。

比如「玻璃心」的人,往往有更強的共情能力,用共情代替自己的敏感多疑,能讓自己在工作中不那麼胡思亂想,也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敏感多疑的另一個角度,叫做細心,他們往往能發現一些細小末節的疏漏。

小嚴就是一個有點「玻璃心」的人,因為害怕領導批評,每次去找領導審批工作的時候,就會小心再小心,深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有一次,領導帶她去和客戶簽協議,她擔心出錯,就把合同翻來覆去看了四五遍,果然讓她看到了一條有漏洞的條約,及時幫公司避免了這個損失。

「玻璃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就看你怎麼利用它了。

3)第三步:培養自己的「鈍感力」

360創始人周鴻祎也曾不止一次這樣告誡年輕人「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遲鈍點,讓自己的心變得粗糙點,能夠承受各種鍛煉和痛苦。」

「鈍感力」,可以直譯為「遲鈍的力量」,就是對周遭事物不過于敏感的能力,它強調的是對抗困難的一種耐力,是厚著臉皮對抗外界的能力。

在不如意的職場中活得游刃有余,「鈍感力」就是一件必備武器。就像日本作家渡邊淳一說的,「不為瑣事動搖的鈍感,才是人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基本才能。」

說白了,「鈍感力」也就是厚臉皮。所謂臉皮厚,并非是無底線的忍耐,而是能夠丟掉虛榮的面子,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能屏蔽腦子里嘈雜的聲音,凡事不往心里去。

活得皮實,人生才能開闊。

有這種能力的人,通常百折不饒,堅不可摧。遇到挫折,他們也許會有一時的挫敗感,但是很快就能振作起來,元氣滿滿。

任正非說過,不要臉的人,才能成為成功的人。

寫在最后

職場風起云涌,變幻莫測,無論是修煉內功,還是和別人合作,玻璃心都不是個好東西。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玻璃心,但無論是在感情中還是職場中,玻璃心碎了,第一個扎傷的人就是自己。

承認自己有玻璃心,但是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無法自拔,多看看自己的優點加以利用,變得厚臉皮一點,或許就是另外一種景象。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經歷風吹雨打,才有勇氣面對紛繁復雜的人生。

1)第一步:先承認自己的「玻璃心」

其實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點玻璃心,可能表現在不同的方面,而且人對自己有沒有玻璃心,其實是可以覺察的。

這種覺察可能是因為別人的一句話,如果你總是想太多,反應過度,那麼說明你就有玻璃心了。

比如說,你和同事一起做任務,同事說你不能再拖了,要改一下拖延的毛病了,你覺得同事在怪罪你,當場就和同事吵了起來。

等到情緒穩定了以后,你會發現剛才自己是不是反應過度了?同事只是提個醒,我怎麼發起火來了?

所以,自己有沒有玻璃心,往往自己是知道的。

知道了以后就要正視它,承認自己有點玻璃心。玻璃心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能清晰地認識自己,還在做讓自己玻璃心更加易碎的事情。

2)第二步:換個角度,看看自己的優點

認識了自己的「玻璃心」之后,也不要太過于擔心。遇到事情,換個角度看看說不定能發現新的解決辦法。

講個故事吧,說有個老太太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一個開傘店的;二女兒成為洗衣店的主管。老太太每天都很焦慮,晴天怕大女兒家雨傘賣不出去,雨天又擔心二女兒家衣服曬不干。

后來,有人對老太太說:「老太太,您真有福氣,晴天二女兒家顧客盈門,雨天大女兒家生意興隆。」老太太一下子想開了,換個角度看問題,世界就是另一番模樣。

比如「玻璃心」的人,往往有更強的共情能力,用共情代替自己的敏感多疑,能讓自己在工作中不那麼胡思亂想,也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敏感多疑的另一個角度,叫做細心,他們往往能發現一些細小末節的疏漏。

小嚴就是一個有點「玻璃心」的人,因為害怕領導批評,每次去找領導審批工作的時候,就會小心再小心,深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

有一次,領導帶她去和客戶簽協議,她擔心出錯,就把合同翻來覆去看了四五遍,果然讓她看到了一條有漏洞的條約,及時幫公司避免了這個損失。

「玻璃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就看你怎麼利用它了。

3)第三步:培養自己的「鈍感力」

360創始人周鴻祎也曾不止一次這樣告誡年輕人「人在年輕的時候,還是應該遲鈍點,讓自己的心變得粗糙點,能夠承受各種鍛煉和痛苦。」

「鈍感力」,可以直譯為「遲鈍的力量」,就是對周遭事物不過于敏感的能力,它強調的是對抗困難的一種耐力,是厚著臉皮對抗外界的能力。

在不如意的職場中活得游刃有余,「鈍感力」就是一件必備武器。就像日本作家渡邊淳一說的,「不為瑣事動搖的鈍感,才是人們生活中最為重要的基本才能。」

說白了,「鈍感力」也就是厚臉皮。所謂臉皮厚,并非是無底線的忍耐,而是能夠丟掉虛榮的面子,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能屏蔽腦子里嘈雜的聲音,凡事不往心里去。

活得皮實,人生才能開闊。

有這種能力的人,通常百折不饒,堅不可摧。遇到挫折,他們也許會有一時的挫敗感,但是很快就能振作起來,元氣滿滿。

任正非說過,不要臉的人,才能成為成功的人。

寫在最后

職場風起云涌,變幻莫測,無論是修煉內功,還是和別人合作,玻璃心都不是個好東西。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玻璃心,但無論是在感情中還是職場中,玻璃心碎了,第一個扎傷的人就是自己。

承認自己有玻璃心,但是不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無法自拔,多看看自己的優點加以利用,變得厚臉皮一點,或許就是另外一種景象。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經歷風吹雨打,才有勇氣面對紛繁復雜的人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