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人到晚年,不「沒事找事」折騰兒女,就是為自己積福

杜甫在《江漢》中有云:「落日心猶壯, 秋風病欲疏。 古來存老馬, 不必取長途。 」

人到晚年, 即使身體機能在走下坡路, 但智慧是不減少的。

有志向者, 不必在體力上糾結, 老馬是用來指引方向、點亮心靈的, 而不是用來馱著重物出苦力的。

人老了, 重在心。 心態擺正了, 日子就順了。 可是, 很多人活了一輩子, 也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時常會有些老人, 抱怨兒女不理解自己, 不關心自己, 他們期待子女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李大娘就是像蘇大強一樣, 是典型的愛「折騰人」的老人。 一不如意, 就吵嚷著自己這疼那疼, 要去醫院。

去醫院之后, 往往只是有一些基礎的老年病, 大毛病是沒有的。 后來去的次數多了, 離家最近的那間醫院的醫生都認識李大娘了。

醫生曾偷偷開玩笑似的, 對李大娘的子女說:「這老人家, 看起來比你們做子女的身體都硬朗。 」

每每遇到李大娘的折騰,

家里人都會焦頭爛額。 這樣的招數用過太多次了, 也就如狼來了般失去了效用。 而李大娘, 也真的傷了子女們的心, 遭到了嫌棄。

李大娘是一部分老人的代表, 而下面這三種類型的老人, 也是屬于愛「折騰」類型的。

過度陪伴, 喜好攀比

老年人空閑的時間比較多,

特別是那種剛退休的老人, 突然從忙忙碌碌中變得無所事事, 很容易陷入一種焦慮的狀況中。

作為兒女, 此時要多關注老人的心理動態, 多給他一些關心, 幫助他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

但老人也要有自己的分寸, 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要接受子女與父母是漸行漸遠的關系。 過度的依賴、尋找存在感, 反而會把子女越推越遠。

有些老人喜歡與身邊人攀比, 張大姐的女兒給買了些什麼, 李大姨的兒子又給她添置了些什麼, 這些都成了他的關注點。

然后不顧家里的實際情況, 也不管自己是否需要, 如果子女不滿足就是不孝。

頻繁插手子女的家庭

有超高控制欲的家長, 絕對是孩子的噩夢。 有些父母, 在孩子成家立業之前,

就一直保持著「指點江山」的做派。

等到孩子成家以后, 依舊想要保持這種狀態。 卻忘記了孩子已經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家庭, 夫妻兩個人才是這個小家庭中的主人。

這樣的老人, 很容易培養出「無主見、難自立」的子女。 這不是愛, 而是害。

而頻繁的插手子女的家庭, 只會打破這個家庭中的平衡和和諧, 并且把自己推到子女的對立面。

作為長輩, 我們可以給子女意見和建議。 但如何選擇, 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子女自己的手中, 就不必過多干預了。

衣食無憂, 卻執著于把控著兒女的錢

《喬家的兒女》這部劇中, 喬祖望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 妻子在的時候他是, 面對子女的時候, 他仍然是。

在自己尚有存款, 衣食無憂的狀況下, 喬祖望仍然責令自己的兒女把錢交給自己。 而遇到事情的時候, 卻分文不出。

我懂得部分老人因為養老的問題, 會有經濟和金錢上的焦慮, 但任何事都要視自己家庭的情況而定。

如果子女經濟富裕, 老人又不多要, 且在子女愿意給的情況下, 這錢就是子女的一份心意。

可是有些老人,明明自己能夠自給自足且寬裕的情況下,還要朝著背著房貸、車貸、子女教育、苦苦掙扎的、日日工作996的子女們頻頻伸手要錢。這樣做老人,難得人心。

晚年握在手中的養老錢,不應該是對子女的搜刮,而是應該在自己人過中年后,就有計劃的未雨綢繆。

人老了,但凡身體允許,還是要有屬于自己的生活的。

折騰子女,來滿足自己內心需求和物質需求的老人,晚年很難得到福報。

當然,有一種是例外的。病痛的折磨,會讓人喪失了本來的素養。

有一位大娘年輕時是老師,有知識有文化,待人文雅和善。得了病之后,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作天作地蠻不講理,變得已經不像她自己了。

面對這樣的老人,作為子女又有什麼辦法呢?她并不是主觀意識上想要這樣去做的,她無法控制自己。這件事卻又是無解的,雙方都身心俱疲。

所以對于這樣的「折騰」,我們無可奈何。但如何去避免這樣的「折騰」,從這一刻起盡力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便是唯一的選擇。

人到晚年,不沒事找事折騰子女,不但是對子女的體諒,更是為自己積福報。

作為老年人,得到的尊敬,并不是按照年齡來排序的。無論任何年齡段都是一樣,做出怎樣的行為,就會贏得怎樣的回饋。

-END-

這錢就是子女的一份心意。

可是有些老人,明明自己能夠自給自足且寬裕的情況下,還要朝著背著房貸、車貸、子女教育、苦苦掙扎的、日日工作996的子女們頻頻伸手要錢。這樣做老人,難得人心。

晚年握在手中的養老錢,不應該是對子女的搜刮,而是應該在自己人過中年后,就有計劃的未雨綢繆。

人老了,但凡身體允許,還是要有屬于自己的生活的。

折騰子女,來滿足自己內心需求和物質需求的老人,晚年很難得到福報。

當然,有一種是例外的。病痛的折磨,會讓人喪失了本來的素養。

有一位大娘年輕時是老師,有知識有文化,待人文雅和善。得了病之后,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作天作地蠻不講理,變得已經不像她自己了。

面對這樣的老人,作為子女又有什麼辦法呢?她并不是主觀意識上想要這樣去做的,她無法控制自己。這件事卻又是無解的,雙方都身心俱疲。

所以對于這樣的「折騰」,我們無可奈何。但如何去避免這樣的「折騰」,從這一刻起盡力保持自己的身體健康,便是唯一的選擇。

人到晚年,不沒事找事折騰子女,不但是對子女的體諒,更是為自己積福報。

作為老年人,得到的尊敬,并不是按照年齡來排序的。無論任何年齡段都是一樣,做出怎樣的行為,就會贏得怎樣的回饋。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