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洲發現中國古文字,距今3300年,專家:印第安人可能是商朝遺民

屬于商朝晚期的甲骨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成體系的中國文字, 記載了盤庚遷殷到紂王270年間的卜辭, 并且甲骨文已經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 從中我們也能感受到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而在2015年, 美洲地區卻挖出了中國文字, 距今已經有3300余年, 這是美國學者羅斯坎普在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克拉何馬州等地的巖壁上發現的84個象形文字, 經過了解和調查后發現, 這些象形文字與中國出土的甲骨文相匹配。

甚至其中一幅巖畫展現的是一個謙卑的人向「商朝的第三代君王」進獻狗, 被君王接受了, 此外巖畫周圍還有美洲土著人的「作品」, 羅斯坎普不禁疑惑, 中國人3300年前已經到達過美洲?印第安人或許是商朝遺民?

很多人知道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在15世紀發現了新大陸, 即美洲, 曾被學術界一致認為是最早發現新大陸的人,

然而在16世紀末、17世紀, 西方學術界通過更多的信息, 開始對誰先發現了新大陸產生了廣泛的討論。

19世紀英國翻譯家梅德赫斯特提出了「殷人東渡美洲」的假說, 原因是在墨西哥東海岸的美洲發現了最古老的美洲文明:奧爾梅克文明, 奧爾梅克文明出現的時間, 與周武王伐紂后商朝的殷人渡海遠逃的時間很近。

梅德赫斯特認為殷人渡海逃亡, 而后到了美洲, 并且生活了下來, 給美洲帶去文明, 不過武王伐紂距今是3000余年, 羅斯坎普在美洲地區發現的中國文字是在3300年前, 甚至是在盤庚遷殷之前。

不過雖然沒有明確的史籍記載, 但3300年前殷人抵達美洲且留下文字也并不是不可能, 商朝是由湯建立, 到盤庚時已經出現了十代皇帝, 并且有過5次遷都, 遷都的原因除了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 還有一個原因是內亂不止。

《史記·殷本紀》有記載:「自中丁以來, 廢適而更立諸弟子, 弟子或爭相代立, 比九世亂, 于是諸侯莫朝。 」直到盤庚遷殷后, 內亂才得到了緩解, 社會發展, 迎來了武丁盛世。

在盤庚之前, 殷人因內亂而選擇離開并不少見, 因此殷人無意抵達美洲, 且成為了部分印第安人的祖先也不是沒有可能, 另外奧爾梅克文明時的不少東西與殷商有很多的相似, 不過目前「印第安人是商朝遺民」還沒有得到確切的證據。

也許商朝君王盤庚之前的文字被發現后, 我們能夠得到更多的答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