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不管收入多少,存錢還應盡早存,用這3種方法,理財不再是難題

最近朋友吐槽自己的遭遇:

「馬上30歲了, 還是0存款, 信用卡還欠著錢, 都不知道怎麼回家過年。 」

他是一個程序員, 待遇還不錯, 每月平均1萬5, 按理說, 這個薪資還算合理, 平時節省一些, 至少也能攢個幾千。

前兩天他跟我借錢, 說自己信用卡還欠著錢, 急需還款, 問我借2萬, 說過年開資后還我。

我在思考, 為什麼很多職場人工資也不少, 但還是月月光?思考良久, 大多數人都是因為不會存錢而導致「財務爆倉」。

學會存錢, 就是正確理財的第一步。

一、存錢, 新手理財第一步

俗話說:致富的秘訣就是將你存完以后剩下的錢花掉, 而不是將你花完以后剩下的錢存上。

對于毫無節制的月光族來說, 學會存錢, 就是急需完成的第一步。 它至少包含以下三層意義:

1、抵御風險

波頓說:「當潮水褪去的時候, 才知道誰在裸泳。 」

在生活中, 風險無處不在, 存款的多寡, 直接決定能否解決風險性問題。

比如你突然失業了, 卻沒有存款, 就會寸步難行, 生存問題都難以解決。

甚至各種風險因此而集中爆發, 比如社保斷繳、生活拮據、患病看不起。

所以, 學會存錢就是治愈糟糕生活的第一味良藥, 不存錢, 真的不行!

2、原始積累

一個人能否成功,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原始積累是否充足。

很多人不是沒有發財機會, 而是因為機會來臨的時候, 因為自己原始積累不夠, 而錯過了機會。

對于普通上班族來說, 不可能一輩子給別人打工, 肯定希望自己創立一番事業, 這時候你沒有本金, 就無法邁出第一步, 生存問題都無法解決時, 還談什麼夢想?

3、形成習慣

存錢的好處最關鍵的是形成理財習慣, 培養對于財務管理的自律性,

這種自律性能夠提升你自我察覺的意識, 從而帶動你在生活、工作, 方方面面的自律性。

這種自律形成習慣, 將改變你整個人生。

二、科學理財, 事半功倍 1、養成記賬習慣

對于普通的職場人來說, 如果沒有養成記賬的習慣, 很容易把錢浪費在不需要花的地方,

過得糊里糊涂。

養成記賬習慣, 就是在培養一種自我覺知, 知道自己的錢消費在了哪里, 知道哪些錢可以節約的, 以后花錢就會更加理性, 把錢花在刀刃上。

第一步:記錄花銷

記錄花銷, 是理財做好的第一步。

拿出一張紙, 逐條列出自己當前財務狀況, 清點自己的存量財富情況和負債情況。

第二步: 制定消費計劃

根據《收入支出表》, 搞清楚自己的消費上限究竟是多少, 給自己設置一個限制, 再給自己制定明確的消費計劃。

2、制定存錢計劃

方法1:52周存錢法

52周存錢法, 是一個國際上非常流行的存錢方法。

規則很簡單,一年有52周,存錢者在第一周存下10元,接下來每周比上一周遞增10元,以此類推。

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周(第52周)時,檢查存錢罐,竟然能存下13780元。

這個方法就是在幫你養成良好的存錢習慣,無論你從多少錢開始,每周遞增多少錢,都要堅持下去,千萬不要畏難而中途放棄。

方法2:10%獨立賬戶法

建議職場人至少將每個月收入的10%存入到一個獨立賬戶中,余下的90%再用作其他消費。

其實當你真正這麼做了,會發現,你的生活質量并不會變差,反而能馬上體驗到存錢的好處,更愿意存錢了。

方法3:心愿存款法

現在有很多平臺都有按照心愿存款的操作,你可以設置心愿金額和期數,每個月強制儲蓄,直到你達到心愿存款金額,適合很多有月光習慣的「患者」。

3、學會適當投資

巴菲特說:一個人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是取決于他能夠賺多少錢,而是取決于他如何投資理財,人找錢不如錢找錢,要學會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投資界有一句諫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對于普通職場人來說,要學會合理搭配投資,做好動態平衡。

方法1:4321理財法

4321理財法則,即資產配置方面采40%投資、30%生活開銷、20%儲蓄備用、10%保險,并且采取恒定混合型策略,即某種資產價格上漲后,減少這類資產總額,將其平均分配在余下的資產中,使之恒定保持一個4321的比例。

這就是一種動態平衡的理財方法,很適合理財新人。

方法2:80法則

所謂80法則,就是指做投資時,買高風險投資產品的資金比例不能超過80減去你的年齡。

打個比方,假如你今年30歲,家庭存款共50萬,按照80法則,你放在高風險投資上的資產不可以超過20%,也就是10萬。

投資的80法則強調了年齡和風險投資之間的關系:年齡越大,就越要減少高風險項目的投資比例,從對收益的追求轉向對本金的保障。

三、寫在最后

理財是一場修行,一場與欲望較量的修行。或許開始階段很難,就如同推著石頭上山,但是堅持下來,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會走向一個「復利」人生。

—— END ——

規則很簡單,一年有52周,存錢者在第一周存下10元,接下來每周比上一周遞增10元,以此類推。

到了一年的最后一周(第52周)時,檢查存錢罐,竟然能存下13780元。

這個方法就是在幫你養成良好的存錢習慣,無論你從多少錢開始,每周遞增多少錢,都要堅持下去,千萬不要畏難而中途放棄。

方法2:10%獨立賬戶法

建議職場人至少將每個月收入的10%存入到一個獨立賬戶中,余下的90%再用作其他消費。

其實當你真正這麼做了,會發現,你的生活質量并不會變差,反而能馬上體驗到存錢的好處,更愿意存錢了。

方法3:心愿存款法

現在有很多平臺都有按照心愿存款的操作,你可以設置心愿金額和期數,每個月強制儲蓄,直到你達到心愿存款金額,適合很多有月光習慣的「患者」。

3、學會適當投資

巴菲特說:一個人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是取決于他能夠賺多少錢,而是取決于他如何投資理財,人找錢不如錢找錢,要學會讓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投資界有一句諫言,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對于普通職場人來說,要學會合理搭配投資,做好動態平衡。

方法1:4321理財法

4321理財法則,即資產配置方面采40%投資、30%生活開銷、20%儲蓄備用、10%保險,并且采取恒定混合型策略,即某種資產價格上漲后,減少這類資產總額,將其平均分配在余下的資產中,使之恒定保持一個4321的比例。

這就是一種動態平衡的理財方法,很適合理財新人。

方法2:80法則

所謂80法則,就是指做投資時,買高風險投資產品的資金比例不能超過80減去你的年齡。

打個比方,假如你今年30歲,家庭存款共50萬,按照80法則,你放在高風險投資上的資產不可以超過20%,也就是10萬。

投資的80法則強調了年齡和風險投資之間的關系:年齡越大,就越要減少高風險項目的投資比例,從對收益的追求轉向對本金的保障。

三、寫在最后

理財是一場修行,一場與欲望較量的修行。或許開始階段很難,就如同推著石頭上山,但是堅持下來,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會走向一個「復利」人生。

—— END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