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人要記住這3件事,做個「不老實」的老實人,一樣可以被重用

老實人, 本來是指那些老實、本分的人, 這類人雖然沒有什麼大能力, 但做事也必然是勤勤懇懇的。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老實人變成了貶義詞, 泛指那些「職場傻瓜」。

本期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老實人」的優勢, 做好這3點, 一樣可以在職場混的風生水起。

第一, 既然自己是「老實人」, 那就先做好本職工作, 我是老實人, 但我不是傻子

既然自己被同事定義為老實人, 那就做好老實人的本分, 是自己的工作努力完成, 不是自己的工作完不完成也無所謂, 因為自己是老實人。

在職場中, 我們可以被別人認為是老實人,

甚至可以被同事當成是傻子, 但我們在心里要明白,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 只要自己認為是對的, 別人怎麼稱呼自己都不要緊, 自己只對上司和老板負責。 只要自己做的事被老板和上司賞識, 是不是老實人還重要麼?

第二, 我是老實人,

但我要明白自己的優缺點, 揚長避短才是正常王道

有這樣一個逆向思維的故事, 一個木桶里裝多少水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 這是以整個團隊而言。 但就個人而言, 一個木桶里裝多少水, 取決于最長的那塊木板。

短木板變成提升的是團隊整體實力, 長木板變成提升的是個人能力, 而作為老實人的我們, 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 哪怕我們是最短的那塊木板, 也要在所有木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長短雖然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有用」。

如何做個有用的老實人, 才是我們要思考的。

第三, 老實人沒什麼不好, 沒敵人、沒對手, 靜下心來做實事。 業績雖然很重要, 但態度與精神同樣重要

縱觀歷史, 那些有大作為之人雖然都有大能力,

但往往能守得住江山、斗得過對手的往往都是老實人。 比如劉備, 再比如劉邦, 他們本身雖然有些能力和才華, 但在他們那個時代, 他們絕對不是最耀眼的, 也絕對不是最有能力的, 但最后他們卻成了王者。

問題的根本就出在隱忍上, 劉備如果不是那種性格, 五虎上將、諸葛亮又怎麼會安心輔佐于他?劉邦當年但凡剛硬一些, 項羽也不會死的那麼慘。

所以, 有時候被稱之為老實人并不是什麼壞事, 問題的關鍵點是, 我們要做出成績來彰顯自己的價值, 可能能力上面我們不如人, 但如果在態度和精神上勝過其他人, 那這也是優點, 一定要做個「不老實」的老實人。

在職場中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公平, 對企業來說,

忠誠度、能力、業績等因素, 企業優先考慮的就是業績, 因為業績是維持企業繼續經營下去的保障。 所以, 不管我們是不是老實人, 最終都逃不過「業績」二字。

很多人都糾結于「鴻鵠之志與燕雀爭食」, 殊不知很多時候都是由細節決定成敗。

所以, 被人稱之為老實人沒什麼大不了的, 先思考以上三個問題, 心態放平, 雖然自己不是「金子」, 但也同樣可以找到自己的的位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