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同學不喜歡我怎麼辦?」這3種回答,千萬別說出口

進化媽:對自己的認可和心底的自信, 才是孩子解決社交問題的最佳武器。

「媽媽, 同學不喜歡我, 怎麼辦?」

昨天去幼兒園給兒子送水壺時,

看到了令我心疼的一幕:

當時幾個同學在玩老鷹抓小雞, 抱著奧特曼的兒子提出想加入游戲, 扮演老鷹的那個男孩說:「我們不想跟你玩!」

「對!我們不想跟你玩!」其他人也應和著。

兒子被他們不友好的氣勢嚇到了, 愣了幾秒后, 他把懷里的奧特曼遞了出去:「我可以把奧特曼給你們。 我想一起玩。 」

奧特曼被收走了, 可兒子依然被推搡了出來:「我們不喜歡你!」

兒子抿緊了小嘴, 眼淚開始在眼里打轉。

他又把手伸進口袋, 把全部糖果拿了出來。 糖果被搶走了, 可兒子依然沒能加入游戲一起玩。

「不喜歡你」這四個字如同一把小刀, 一刀一刀割著兒子敏感脆弱的心。

看著他無助的小身影, 我趕忙跑過去一把抱住了這個小傻瓜。

仰頭看見是我, 他的眼淚才大顆大顆地落下, 還抽抽搭搭地問我:「媽媽, 同學不喜歡我, 怎麼辦?」

我一時語塞, 不知該如何作答。

得到別人的喜歡, 是每個小朋友所希望的。

就如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所言:「人類最深的渴望, 是得到別人的認可。 」

可當自己的真誠只換來別人一句「我不喜歡你」時,

孩子內心無疑是崩塌的。

前段時間, 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媽媽的求助信:

4歲的女兒乖巧懂事, 可時常被幾個同學欺負。 奇怪的是, 女兒不但沒有遠離這個同學, 反而還一直跟在她們屁股后:

把新玩具送給她們;

把零食分享給她們;

甚至還將自己最心愛的芭比送給她們……

媽媽曾經問過她為什麼還要跟這群欺負她的小朋友一起玩, 她回答:「因為我希望她們可以喜歡我。 」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 孩子3歲后社交意識會開始覺醒, 他們渴望得到群體的接納。 而當不被群體接納和喜歡時, 孩子年幼的心就會受到打擊和傷害。

這個時候, 如果父母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和社交需求, 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 那麼會讓孩子的社交問題越發嚴重。

這三種回答, 傷害孩子最深

當孩子在社交過程中遇到困惑、受到委屈時, 會第一時間選擇向自己最信任的爸爸媽媽求助。

這個時候, 父母的回答至關重要。

因為孩子得到的答案, 不僅會影響他們的社交思維,

還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其中, 這三種錯誤的回答, 千萬別說出口:

1、「不喜歡就不喜歡, 別理他」

電視劇《隱秘的角落》里的朱朝陽是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 可他性格內向, 不善表達, 也不愛與同學打交道。

成績好卻內向, 這讓朱朝陽受到很多同學的排擠:

在籃球場上被推倒;

寶特瓶里被扔入橡皮擦……

在家長會上, 班主任特意跟朝陽媽媽提及了朝陽不被喜歡的事, 不曾想到朝陽媽媽卻回答:「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 交朋友是到了社會才做的事情。 」

在朝陽媽媽看來, 自家孩子只要成績好, 那就是優秀的, 如果別人不喜歡, 那麼只能說明是別人有問題。

「不喜歡就不喜歡, 別理他」也是很多父母的態度。

當孩子不被同學喜歡時, 很多父母總是第一時間維護自己的孩子, 不幫助孩子探尋背后真正的原因,只一味讓孩子選擇遠離。

殊不知,這種遠離其實是一種逃避。不僅沒有幫孩子解決社交問題,還會讓孩子形成回避問題和推卸責任的思維習慣。

2、「就你這個樣子,誰會喜歡你?」

知乎上有個問題:「小時候,父母哪句話傷你最深?」

有個答主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就你這個樣子,誰會喜歡你?」

原來答主小時候是一個極度敏感的孩子,別人一個不大友好的眼神或者一句比較直接的話,都會讓他幼小的心靈受傷。

有天他從幼兒園回來,哭著告訴媽媽:「同學們說不喜歡我。」

不曾想到媽媽看見又在他哭鼻子,不耐煩地說:「哭哭哭,就知道哭。就你這個樣子,誰會喜歡你?」

就是這句話,成為了答主一生的陰影。

連自己最愛的媽媽都認為是自己的錯,那看來真的是自己差,所以別人才不喜歡我。

都說孩子對父母的愛,超乎我們想象。可孩子愛我們越深,就越容易被我們傷得深。

當他們在外面被排擠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溫柔安慰,而不是父母的冷嘲熱諷。

3、「給別人拿點吃的,他們就喜歡你了」

小學班上有個男孩子因為太胖,總是被同學嘲笑。每次分組做游戲,大家都不愿意跟他一組。

他媽媽知道后,便告訴他:「給別人拿點吃的,他們就喜歡你了。」

于是媽媽買了一大袋零食讓他拿到學校分給同學。

那天,我看著他小小的身影提著大大的零食袋,挨個挨個地分給大家。

每遞出一包零食,他臉上的笑容都更賣力。

一個小小的孩子,卻已經在學著討好別人,著實令人心疼。

當孩子不被集體接受時,父母將大人的「處世之道」教給孩子,企圖讓孩子通過物質的付出去交換一份別人的喜歡,無疑就是在教孩子如何降低身份,討好他人。

這是錯誤的,更是殘忍的。

用愛,為孩子的社交注入能量

要真正解決孩子的社交問題,光憑父母一句簡單的回答是明顯不行的。

當一個孩子格外在意別人喜不喜歡自己時,原因一般有兩個:

一個是不認可自己,別人的不喜歡會讓他全盤否認自己;另一個是心底沒自信,別人一句不喜歡就可以將自己擊倒。

所以父母應該用行動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自己,認可自己,還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1、通過贊美,讓孩子認可自己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小和尚勤奮刻苦,每天總是第一個起來學法念經,因此深受老和尚喜歡。

可老和尚的喜歡卻換來了其他師兄弟對他的嫉妒與排斥。

小和尚難過地問老和尚:「師傅,怎麼樣才能讓大家都喜歡我呢?」

老和尚睜開眼睛,笑著說:「喜歡你的人,就算你渾身缺點,他也覺得你可愛;不喜歡你的人,就算你十全十美,他也覺得你可惡。」

小和尚恍然大悟,才明白到原來別人喜不喜歡,與自己好不好沒有直接關系。

喜歡與否,只是別人的選擇,但父母應該通過贊美教會孩子喜歡自己。

父母的贊美認可,就如同春雨,滋養著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從心底生出一份愛自己的勇氣。

一個足夠愛自己的人,便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不喜歡而否認了自己。

2、通過鼓勵,讓孩子建立自信

豆瓣高分電影《奇跡男孩》中的主人公奧吉從小經歷了27次手術,才10歲的他臉上全是術后的疤痕。

這讓他受到了全校同學的嘲笑和排斥,他非常受傷。

樂觀的奧吉媽媽卻告訴他:「寶貝,別在意別人,努力做好自己。自信的人,什麼都不會怕。」

于是奧吉刻苦學習,成績時常名列前茅。

母親的鼓勵和引導,讓奧吉把在意別人的時間花在了自我修煉上,最終收獲了一份堅不可摧的自信。

在父母鼓勵下培育出來的自信,如同萬丈光芒,能遮擋住一切的不善與惡意,讓孩子生出一份勇往直前的底氣。

這份底氣,將會在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給予他們戰勝困難的力量。

所有的教育,

歸根結底,都是愛的教育

當孩子在外面遇到社交障礙,父母應該用滿滿的愛給他們安慰,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語言加深孩子內心的傷痛,更不該給他們錯誤的指導。

孩子幼小的心靈需要父母的呵護,而來自父母的贊美和鼓勵就是最強的保護。

對自己的認可和心底的自信,才是孩子解決社交問題的最佳武器。

最后,希望每個父母在孩子因不被喜歡而受傷哭泣時,都能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點個贊,然后輕輕告訴他:「寶貝,你很棒!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不幫助孩子探尋背后真正的原因,只一味讓孩子選擇遠離。

殊不知,這種遠離其實是一種逃避。不僅沒有幫孩子解決社交問題,還會讓孩子形成回避問題和推卸責任的思維習慣。

2、「就你這個樣子,誰會喜歡你?」

知乎上有個問題:「小時候,父母哪句話傷你最深?」

有個答主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就你這個樣子,誰會喜歡你?」

原來答主小時候是一個極度敏感的孩子,別人一個不大友好的眼神或者一句比較直接的話,都會讓他幼小的心靈受傷。

有天他從幼兒園回來,哭著告訴媽媽:「同學們說不喜歡我。」

不曾想到媽媽看見又在他哭鼻子,不耐煩地說:「哭哭哭,就知道哭。就你這個樣子,誰會喜歡你?」

就是這句話,成為了答主一生的陰影。

連自己最愛的媽媽都認為是自己的錯,那看來真的是自己差,所以別人才不喜歡我。

都說孩子對父母的愛,超乎我們想象。可孩子愛我們越深,就越容易被我們傷得深。

當他們在外面被排擠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溫柔安慰,而不是父母的冷嘲熱諷。

3、「給別人拿點吃的,他們就喜歡你了」

小學班上有個男孩子因為太胖,總是被同學嘲笑。每次分組做游戲,大家都不愿意跟他一組。

他媽媽知道后,便告訴他:「給別人拿點吃的,他們就喜歡你了。」

于是媽媽買了一大袋零食讓他拿到學校分給同學。

那天,我看著他小小的身影提著大大的零食袋,挨個挨個地分給大家。

每遞出一包零食,他臉上的笑容都更賣力。

一個小小的孩子,卻已經在學著討好別人,著實令人心疼。

當孩子不被集體接受時,父母將大人的「處世之道」教給孩子,企圖讓孩子通過物質的付出去交換一份別人的喜歡,無疑就是在教孩子如何降低身份,討好他人。

這是錯誤的,更是殘忍的。

用愛,為孩子的社交注入能量

要真正解決孩子的社交問題,光憑父母一句簡單的回答是明顯不行的。

當一個孩子格外在意別人喜不喜歡自己時,原因一般有兩個:

一個是不認可自己,別人的不喜歡會讓他全盤否認自己;另一個是心底沒自信,別人一句不喜歡就可以將自己擊倒。

所以父母應該用行動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自己,認可自己,還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1、通過贊美,讓孩子認可自己

看過這樣一則故事:

小和尚勤奮刻苦,每天總是第一個起來學法念經,因此深受老和尚喜歡。

可老和尚的喜歡卻換來了其他師兄弟對他的嫉妒與排斥。

小和尚難過地問老和尚:「師傅,怎麼樣才能讓大家都喜歡我呢?」

老和尚睜開眼睛,笑著說:「喜歡你的人,就算你渾身缺點,他也覺得你可愛;不喜歡你的人,就算你十全十美,他也覺得你可惡。」

小和尚恍然大悟,才明白到原來別人喜不喜歡,與自己好不好沒有直接關系。

喜歡與否,只是別人的選擇,但父母應該通過贊美教會孩子喜歡自己。

父母的贊美認可,就如同春雨,滋養著孩子的心靈,讓孩子從心底生出一份愛自己的勇氣。

一個足夠愛自己的人,便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句不喜歡而否認了自己。

2、通過鼓勵,讓孩子建立自信

豆瓣高分電影《奇跡男孩》中的主人公奧吉從小經歷了27次手術,才10歲的他臉上全是術后的疤痕。

這讓他受到了全校同學的嘲笑和排斥,他非常受傷。

樂觀的奧吉媽媽卻告訴他:「寶貝,別在意別人,努力做好自己。自信的人,什麼都不會怕。」

于是奧吉刻苦學習,成績時常名列前茅。

母親的鼓勵和引導,讓奧吉把在意別人的時間花在了自我修煉上,最終收獲了一份堅不可摧的自信。

在父母鼓勵下培育出來的自信,如同萬丈光芒,能遮擋住一切的不善與惡意,讓孩子生出一份勇往直前的底氣。

這份底氣,將會在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給予他們戰勝困難的力量。

所有的教育,

歸根結底,都是愛的教育

當孩子在外面遇到社交障礙,父母應該用滿滿的愛給他們安慰,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語言加深孩子內心的傷痛,更不該給他們錯誤的指導。

孩子幼小的心靈需要父母的呵護,而來自父母的贊美和鼓勵就是最強的保護。

對自己的認可和心底的自信,才是孩子解決社交問題的最佳武器。

最后,希望每個父母在孩子因不被喜歡而受傷哭泣時,都能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點個贊,然后輕輕告訴他:「寶貝,你很棒!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