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侃泰戈爾,跟徐志摩做知己的她,無愧為民國真女神

1924年4月29日, 在北京史家胡同24號的大書房裡, 正在舉辦一場中印文藝交流會。

許多文化名流齊聚于此, 只為與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交流切磋。

書房內, 掛滿了不同風格的名家畫作。

眾人一邊喝著杏仁茶、吃著藤蘿餅, 一邊聽著古箏, 對畫作展開心得交流, 既有小資情調, 又不失文化氣息。

突然, 一個女子走到泰戈爾面前, 調皮地問:「今天是畫會, 敢問你會畫畫嗎?」

如此唐突無禮之舉, 讓名家們心頭一驚, 不知如何是好。

不過泰戈爾倒是沒有絲毫責備之意, 他竟然坐下來畫了佛像和蓮花, 還與女子交流一番。

而該女子正是書房的主人——淩叔華。

可能連她自己都未曾想到:正是這場聚會, 使她的命運軌跡悄然發生了改變。

名門庶女, 靠畫畫改寫人生

淩叔華出生在高門巨族淩家, 淩家在當時富甲一方, 父親淩福彭官居高位, 母親李若蘭雖非淩福彭的正室妻子, 但也粗通文墨。

淩福彭雖為官場中人, 但卻喜歡結交文人畫客, 故經常有名流大家出入淩家。

自幼成長在書香環境中的淩叔華耳濡目染, 深受文化薰陶, 甚是喜歡畫畫。

由于年幼, 家中兄弟姐妹眾多, 淩叔華並沒受過專業指導, 只是憑觀察和感覺用木炭在牆上塗繪。

直到某天, 淩福彭的一位畫家友人途經花園, 看到6歲的淩叔華在牆上畫山水、人物、花卉, 好奇之下, 便走了過去。

「小女娃, 有老師教嗎?」

「沒有, 我只是畫著玩的。 」

「畫得不錯, 我要跟你父親說, 不能浪費這麼好的天分, 你就是畫畫的料, 應該好好學畫畫。 」

就這樣, 庶出的淩叔華憑著繪畫天資及對畫畫的熱愛, 在眾多兄弟姐妹中脫穎而出, 得到了父親的關注和重視, 走上了華麗逆襲之路。

她先是拜慈禧御用女畫家繆素筠為啟蒙老師, 後又師從著名山水竹蘭畫家王竹林、女畫家郝漱玉, 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繪畫風格。

為了讓淩叔華更專心畫畫, 淩福彭還為她專門佈置一間畫室, 起名為「香巖精舍」。

當然, 作為一個望女成鳳的父親, 淩福彭想要的是女兒全方位發展。

所以除學畫之外, 淩叔華還要隨著名家們學習古詩詞, 跟著精通七國語言的辜鴻銘學習外文。

面對突如其來的幸福, 她沒有暈頭轉向、安于現狀, 而是虛心受教, 不斷進取。

十四歲那年, 憑著紮實的古文和外語基礎, 她順利考入天津直隸女子師范學校, 畢業後, 又進入燕京大學就讀。

大學期間, 淩叔華以畫會友, 結識了很多藝術名家。

1923年, 淩叔華以蘇東坡誕辰886年為由, 組織了一次聚會, 齊白石、陳衡恪、陳半丁、王夢白等著名畫家悉數光臨。

當天, 眾大師合作的一幅《九秋圖》成為藝術史上的經典之作。

大學時期, 淩叔華遇到文學上的啟蒙老師——周作人, 在周作人的指導下, 她極快地在文壇上嶄露頭角。

從一個得不到父親關注的小透明, 到逆襲成畫家名流, 再到文壇上嶄露鋒芒, 淩叔華的人生就像開掛了一樣, 成為名副其實的好命才女。

但好命的背後何嘗不是淩叔華對畫畫的熱愛, 對人生積極向上的追求?

其實所謂的好命, 不過是懂得把握機遇, 不斷發展提升自己而已。

佳偶天成, 卻又相互設防

在周作人的幫助下, 淩叔華陸續發表小說和散文作品, 語言風格似出自老手, 通常一經發佈, 便很快在讀者中引起回應。

沒多久, 淩叔華便在文壇上聲名鵲起, 成為京圈文藝的翹楚人物, 並有幸參與接待泰戈爾的交流會。

在這場交流會上, 她結識了多情詩人徐志摩和文學才子陳西瀅, 徐、陳兩人更成為淩家常客。

三個年齡相仿, 興趣相投的年輕人經常聚在一起,久而久之,特別的情愫流淌其中。

雖然富有的徐家有意選擇淩叔華做兒媳,徐志摩也經常也寫信給她盡訴心中情。

但感情這事,不是家長喜歡或有激情就可以,而是兩個人要情投意合才算。

清醒如淩叔華,一個深知自己需要什麼的敏慧女子,最終選擇與徐志摩成為知己,選擇家境稍差的陳西瀅作為結婚對象。

話說陳西瀅雖家境不如徐、淩兩家,但也留學國外,年輕有為,重點是用情專一,發自內心地愛淩叔華。

于是在愛與被愛這道選擇題裡,淩叔華選擇了被愛。

不過即便是再清醒的女人,面對愛情、婚姻時,也會有憧憬和期待。

當父親同意這門婚事後,淩叔華滿心歡喜地寫信給胡適撒糖:

「這是件值得開心的事,不知道西瀅有沒有跟你說過?

那感覺就像在生活裡多了一種色彩,又或者是有了安慰,彼此能同情與勉勵。

在藝術的道路上,相互扶持。」

信的最後還邀請他做證婚人,熱戀的幸福感不斷從信中溢出來。

二十六歲那年,淩叔華帶著憧憬嫁給才子陳西瀅,當時北京《晨報·星期畫報》作了報導。

胡適更讚美他們的婚姻:

「中國夫婦只知相敬而不言相愛,外國夫婦相愛而不知相敬。

而陳西瀅先生與淩叔華女士能相敬又能相愛,這才是婚姻的最終目的。」

婚後的日子也曾甜蜜快樂過。但兩人畢竟有不同的成長環境,有各自的驕傲。

所以從一開始,他們的婚姻就暴露出諸多不和諧因素。

陳家思想傳統,早已被新思想薰陶的淩叔華表示接受不了。

另外,相對于淩叔華的豪爽大方,陳西瀅的為人處世顯得有點小家子氣。

他說話犀利,容易得罪朋友而不知。

而且對于妻子的作品,他經常一頓嚴評,極度打擊淩叔華的創作熱情。

但陳西瀅又不允許妻子評價他的作品如何,于是夫妻二人為了不被對方評價,便各自分開書房創作。

久而久之,一道無形的隔閡橫在夫妻之間,即使同居一室也沒有太多共同語言。

法國作家摩路瓦曾說:「在幸福的婚姻中,每個人應尊重對方的趣味與愛好。」

無論是畫畫還是寫作,都是淩叔華的心頭好。

作為一個女人,她最想要的是愛人的鼓勵和讚賞,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犀利評價,更不是毫無溫度的打擊。

在婚姻裡,若只得到低質量的磨合,倒不如高質量的追求自我,充實人生。

文畫雙馨,驚豔中外文化圈

有人曾說:「婚姻可以被重視,但不該將它放大到整個人生。」

畢竟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婚後幾年,淩叔華就明白這個道理。

不鹹不淡的生活,加上兩人經常無交流,昔日激情、信任最終被消耗得所剩無幾。

分開創作期間,沒了丈夫的潑冷水,淩叔華創作熱情高漲,不斷有新作品輸出。

而此時陳西瀅在淩叔華心中的地位早已不復熱戀期。

1929年,淩叔華跟隨陳西瀅來到武漢,相比于京城的豪門大宅,武漢狹窄的生活環境,讓她內心有了巨大落差。

幸好幾經調整,又結識了在武大任教授的女作家蘇雪林和袁昌英,淩叔華漸漸走出了生活帶來的寂寞與苦悶,還被生活中的人和事激勵了創作熱情。

她的第二部小說《女人》出版後,受到了極高評價。

沈從文更贊她:「用明慧的筆去描述她所發現的世界,用溫柔誠懇來刻畫人物姿態。叔華的作品,在女作家中走出了一條新路。」

與此同時,淩叔華找到了充實人生的方法——融情于寫作,寄情于畫畫。

抗戰爆發後,生活變得顛沛流離,但無論什麼環境,她依然堅持創作。

抗戰結束後,陳西瀅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派往巴黎,出任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代表。

為了避免一家人長期分開,46歲那年,淩叔華帶著女兒一起前往英國倫敦,從此開始半生旅居異國的生活。

雖然夫妻二人緊張的關係有所緩解,但也沒能回到最初的美好。

畢竟淩叔華的心思早已不在婚姻上,而是專注于追求充實生活,拓展生命的深度。

那時陳西瀅工資不高,國外生活水準較高,為了減輕家庭開支,淩叔華一邊在大學裡教書,一邊寫文賣畫。

有句古話:「酒香不怕巷子深。」

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從不會因環境改變而變得迷惘不前,相反,他會更加積極拓展人生,展現最大魅力,而一鳴驚人只是遲早的事。

像淩叔華這樣有實力之人,只需給她一個支點,便能震撼文藝界。

出國前,她在機緣際遇下認識了英國女畫家瓦內薩·貝爾。

得益于瓦內薩的幫助,淩叔華漸漸地在國外文壇、畫壇出名。

隨著知名度在歐美地區打開,淩叔華在曾多次舉辦畫展,每一次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震撼。

法國國家研究院院長安德來·莫洛瓦在淩叔華的畫展序言中寫道:

「淩叔華是一個心靈純真、心思剔透的女子。

她屬于文人畫系列,能做到詩句、書法和繪畫三位一體,美和意境都融合在一起。」

在英國期間,淩叔華還出版了英文版自傳體小說《古韻》,成為英國暢銷書,更被譯成法、德、俄等多種語言,受到讀者廣泛好評。

許是後來寫作陷入瓶頸期,又或者她想去看更多的世界,她前往新加坡教書、遊歷亞洲諸國。

不懂她的人會認為她是在折騰,畢竟一直漂泊多累啊。

懂她的人則會認為她就是不一樣的煙火,按自己的喜好活著,遵循內心找尋不一樣的自己。

1989年,淩叔華在女兒女婿的陪同下回到出生地北京,次年在石景山醫院病逝,至此一代名媛的繁華一生終于降下帷幕。

與同時代的女性作家相比,她的婚姻不算幸福美滿,不過在她心中,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在她看來,作為女性,既要有獨立意識,也要有看得起自己的勇氣,更要有勇于追求夢想的能力。

有人說:「女人愛自己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持續不斷地變得優秀。」

往後餘生,願我們相信自己,善待自己,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興趣相投的年輕人經常聚在一起,久而久之,特別的情愫流淌其中。

雖然富有的徐家有意選擇淩叔華做兒媳,徐志摩也經常也寫信給她盡訴心中情。

但感情這事,不是家長喜歡或有激情就可以,而是兩個人要情投意合才算。

清醒如淩叔華,一個深知自己需要什麼的敏慧女子,最終選擇與徐志摩成為知己,選擇家境稍差的陳西瀅作為結婚對象。

話說陳西瀅雖家境不如徐、淩兩家,但也留學國外,年輕有為,重點是用情專一,發自內心地愛淩叔華。

于是在愛與被愛這道選擇題裡,淩叔華選擇了被愛。

不過即便是再清醒的女人,面對愛情、婚姻時,也會有憧憬和期待。

當父親同意這門婚事後,淩叔華滿心歡喜地寫信給胡適撒糖:

「這是件值得開心的事,不知道西瀅有沒有跟你說過?

那感覺就像在生活裡多了一種色彩,又或者是有了安慰,彼此能同情與勉勵。

在藝術的道路上,相互扶持。」

信的最後還邀請他做證婚人,熱戀的幸福感不斷從信中溢出來。

二十六歲那年,淩叔華帶著憧憬嫁給才子陳西瀅,當時北京《晨報·星期畫報》作了報導。

胡適更讚美他們的婚姻:

「中國夫婦只知相敬而不言相愛,外國夫婦相愛而不知相敬。

而陳西瀅先生與淩叔華女士能相敬又能相愛,這才是婚姻的最終目的。」

婚後的日子也曾甜蜜快樂過。但兩人畢竟有不同的成長環境,有各自的驕傲。

所以從一開始,他們的婚姻就暴露出諸多不和諧因素。

陳家思想傳統,早已被新思想薰陶的淩叔華表示接受不了。

另外,相對于淩叔華的豪爽大方,陳西瀅的為人處世顯得有點小家子氣。

他說話犀利,容易得罪朋友而不知。

而且對于妻子的作品,他經常一頓嚴評,極度打擊淩叔華的創作熱情。

但陳西瀅又不允許妻子評價他的作品如何,于是夫妻二人為了不被對方評價,便各自分開書房創作。

久而久之,一道無形的隔閡橫在夫妻之間,即使同居一室也沒有太多共同語言。

法國作家摩路瓦曾說:「在幸福的婚姻中,每個人應尊重對方的趣味與愛好。」

無論是畫畫還是寫作,都是淩叔華的心頭好。

作為一個女人,她最想要的是愛人的鼓勵和讚賞,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犀利評價,更不是毫無溫度的打擊。

在婚姻裡,若只得到低質量的磨合,倒不如高質量的追求自我,充實人生。

文畫雙馨,驚豔中外文化圈

有人曾說:「婚姻可以被重視,但不該將它放大到整個人生。」

畢竟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婚後幾年,淩叔華就明白這個道理。

不鹹不淡的生活,加上兩人經常無交流,昔日激情、信任最終被消耗得所剩無幾。

分開創作期間,沒了丈夫的潑冷水,淩叔華創作熱情高漲,不斷有新作品輸出。

而此時陳西瀅在淩叔華心中的地位早已不復熱戀期。

1929年,淩叔華跟隨陳西瀅來到武漢,相比于京城的豪門大宅,武漢狹窄的生活環境,讓她內心有了巨大落差。

幸好幾經調整,又結識了在武大任教授的女作家蘇雪林和袁昌英,淩叔華漸漸走出了生活帶來的寂寞與苦悶,還被生活中的人和事激勵了創作熱情。

她的第二部小說《女人》出版後,受到了極高評價。

沈從文更贊她:「用明慧的筆去描述她所發現的世界,用溫柔誠懇來刻畫人物姿態。叔華的作品,在女作家中走出了一條新路。」

與此同時,淩叔華找到了充實人生的方法——融情于寫作,寄情于畫畫。

抗戰爆發後,生活變得顛沛流離,但無論什麼環境,她依然堅持創作。

抗戰結束後,陳西瀅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派往巴黎,出任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代表。

為了避免一家人長期分開,46歲那年,淩叔華帶著女兒一起前往英國倫敦,從此開始半生旅居異國的生活。

雖然夫妻二人緊張的關係有所緩解,但也沒能回到最初的美好。

畢竟淩叔華的心思早已不在婚姻上,而是專注于追求充實生活,拓展生命的深度。

那時陳西瀅工資不高,國外生活水準較高,為了減輕家庭開支,淩叔華一邊在大學裡教書,一邊寫文賣畫。

有句古話:「酒香不怕巷子深。」

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從不會因環境改變而變得迷惘不前,相反,他會更加積極拓展人生,展現最大魅力,而一鳴驚人只是遲早的事。

像淩叔華這樣有實力之人,只需給她一個支點,便能震撼文藝界。

出國前,她在機緣際遇下認識了英國女畫家瓦內薩·貝爾。

得益于瓦內薩的幫助,淩叔華漸漸地在國外文壇、畫壇出名。

隨著知名度在歐美地區打開,淩叔華在曾多次舉辦畫展,每一次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震撼。

法國國家研究院院長安德來·莫洛瓦在淩叔華的畫展序言中寫道:

「淩叔華是一個心靈純真、心思剔透的女子。

她屬于文人畫系列,能做到詩句、書法和繪畫三位一體,美和意境都融合在一起。」

在英國期間,淩叔華還出版了英文版自傳體小說《古韻》,成為英國暢銷書,更被譯成法、德、俄等多種語言,受到讀者廣泛好評。

許是後來寫作陷入瓶頸期,又或者她想去看更多的世界,她前往新加坡教書、遊歷亞洲諸國。

不懂她的人會認為她是在折騰,畢竟一直漂泊多累啊。

懂她的人則會認為她就是不一樣的煙火,按自己的喜好活著,遵循內心找尋不一樣的自己。

1989年,淩叔華在女兒女婿的陪同下回到出生地北京,次年在石景山醫院病逝,至此一代名媛的繁華一生終于降下帷幕。

與同時代的女性作家相比,她的婚姻不算幸福美滿,不過在她心中,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在她看來,作為女性,既要有獨立意識,也要有看得起自己的勇氣,更要有勇于追求夢想的能力。

有人說:「女人愛自己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持續不斷地變得優秀。」

往後餘生,願我們相信自己,善待自己,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