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974年,20歲的成龍拍了部另類的電影,沒成想竟然成了風月片巔峰!

曾經有人形容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電影只有「兩個頭」是最賺錢的, 即拳頭和枕頭。

拳頭顧名思義就是動作武打片, 作為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幾乎所有的港星都參演過動作片, 不管是喜劇, 恐怖, 文藝為了影片能賣座, 都或多或少穿插穿插幾場動作戲, 來增加影片看點。

就連洪金寶劍指金像獎, 棄武從文的故事片《龍的心》,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也不得不安排和劇情沒什麼關聯的動作戲。

除了拳頭電影, 枕頭電影則屬于悶聲發大財的典型。 所謂枕頭就是極盡感官之能事, 充斥各種男歡女愛的風月片。

早些年, 很多明星為了生存不得不接拍了很多尺度頗大的電影, 在發跡後成為發行商博得眼球的利器。

作為港片代表人物的周潤發也曾在自己未出名時拍攝了《O女》《池女》《愛欲狂潮》等尺度頗大的風月片。

相傳劉德華收到黑社會逼迫拍下了自己演藝生涯汙點的《停不了的愛》, 這部電影還囊括了吳孟達, 溫碧霞, 李麗珍, 陣容也算是豪華。

娛樂圈有口皆碑的張國榮也因有約在前, 不得不硬著頭皮演了部戲碼香豔的《紅樓春外春》。

更不要說靠拍這種片子起家成名的任達華, 黃秋生, 徐錦江等人, 在香江風月史上絕對算得上「天皇巨星」。

風月片雖然上不去檯面,但食色性也的屬性也成為不少觀眾茶餘飯後的談論焦點。早期的風月片多改編自民間野史,坊間傳聞,最為知名的莫過于《聊齋志異》《金瓶》《西廂記》等古籍文學。

西門慶,潘金蓮,崔鶯鶯,紅娘等成為風月片的經典角色,被不同演員演繹,單立文更是憑藉《潘金蓮之前生後世》中邪魅兩生的表演,成為「西門慶專業戶」。

上世紀50至70年代,邵氏公司在港片市場具有絕對的話語權,胡金銓,張徹,楚原等導演培養了一大批弟子,為之後80、90年代港片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基礎。

「邵氏出品,必屬精品」,除了出品了《大醉俠》《獨臂刀》《上海灘十三太保》等經典武打電影外,捧紅了狄龍,薑大衛,王羽等一眾動作男星。

邵氏更是風月片生產大戶,《風流佳話美談》、《愛奴》、《風月奇譚》等不少作品被影迷奉為經典。影響了不少後期電影的拍攝敘事風格。導演李翰祥更是被譽為其中好手,成為風月片的扛鼎人物。

1973年。李翰祥根據同名小說執導的《風流韻事》獲得230多萬港幣的票房,位列當年票房榜第5,看到商機的李翰祥乘勝追擊,招來原班人馬拍攝了《金瓶雙豔》。

影片以西門慶為主角,講述了背負千古駡名的潘金蓮與西門慶,一妻三妾間的複雜關係,影片中活色天香的場景將原著中的香豔奢靡表現得淋漓盡致。

此片更是被譽為風月片的巔峰之作,影響了之後其他電影的拍攝。

而更引人注意的是,當時藝名還叫陳元龍的成龍在這部風月片中出鏡,這部電影也成為他進入銀幕以來首次擔當重要角色,成為唯一的一部風月片被大眾津津樂道。

直到後期成龍真正走紅,談到這部影片時仍難以啟齒,成為其一生的汙點。

廢話少說,就讓叉叉為大家帶來成龍演藝生涯的汙點,邵氏風月電影《金瓶雙豔》。

從另一個角度描述西門慶與潘金蓮的故事

潘金蓮在支窗戶時,撐桿正好打在了縣城權貴西門慶。

嬌媚動人的潘金蓮瞬間引起了西門慶的注意,從賣鴨梨的鄆哥那裡一打聽,西門慶才得知潘金蓮是大名鼎鼎打虎英雄武松的嫂子,其丈夫是賣炊餅的武大郎,因其長相醜陋,潘金蓮對其早有怨言。

自從見過潘金蓮後,西門慶魂不守舍,潘金蓮的鄰居王婆看出了西門慶的花花腸子,在她的撮合下,西門慶和潘金蓮每天多了二人獨處的時間。

鄆哥發現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秘密,決定幫助纏住王婆,幫武大郎抓住潘金蓮和西門慶的現行,沒成想西門慶在潘金蓮的慫恿下將武大郎踹成了半死,鄆哥更是被西門慶滅口。

看到潘金蓮狠心決絕,臥床不起的武大郎揚言要讓弟弟武松殺了他們幾人,王婆提議一不做二不休讓武大郎死無對證,眾人合計毒死了武大郎。

在毒殺了武大郎後,西門慶立馬就迎娶了潘金蓮。西門慶本就有一妻四妾,納為五房的潘金蓮在各路妻妾中絲毫不顯弱勢,和幾位妻妾關係勢同水火。

幾個女人更是在西門府邸上演數場宮鬥大戲。

剛娶完金蓮,西門慶又覬覦上了好友花子虛的妻子李瓶兒,兩人更是背著花子虛偷偷私會。同直接毒害武大郎不同,西門慶用計害的花子虛家破人亡,財產和李瓶兒都被西門慶納入懷中。

李瓶兒時間不長就給西門慶生了兒子,這讓她在府內地位顯赫,成為西門慶眾多妻妾中的心頭好。潘金蓮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有了這麼些女人西門還不知足,他又看上了潘金蓮的隨行丫鬟龐春梅。

可好景不長,李瓶兒的兒子因受到驚嚇從床上摔死,李瓶兒受不了打擊鬱鬱而終。

影片的最後,武松並沒有出現殺掉西門慶潘金蓮,相反就當西門慶處于財富和權力的最高峰時,卻因終日聲色犬馬,尋歡作樂,油盡燈枯暴斃而亡。

潘金蓮一眾妻妾樹倒猢猻散,只剩下老百姓對西門慶悲劇的歡呼雀躍。

故事完

考究的鏡頭,絕美的服道具,《金瓶雙豔》代表了70年代風月片的文化審美

《金瓶》正是三位女主角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金瓶雙豔》選取了潘金蓮和李瓶兒作為主角。

和作風兇猛,場面直白的現代電影不同,導演李翰祥用自己濃厚的文化積累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古風雅韻,審美情趣不同于現代的宋代封建社會。

李翰祥對原著的熟讀,讓影片中的臺詞、人物服飾都極其考究,《金瓶雙豔》也在很大程度反映了以李翰祥為代表知識份子對于中國風月場面的最貼切想象,難怪這部影片能被成為古裝風月片的典范被屢屢提及。

片中對女性足下三寸金蓮有數次描寫,無論是西門慶還是花子虛都對裹小腳的女性角色展現了可怕的癡迷,潘金蓮真對得起「金蓮」二字。

分別飾演潘金蓮和李瓶兒的恬妮二人在上世紀70年代都是邵氏紅極一時的香豔女星,雖然不像葉玉卿,李麗珍等後輩那樣作風豪放,但放在那時也是足夠博人眼球。

影片結尾西門慶被潘金蓮服用藥物,被枕頭捂死的場景簡直和潘金蓮殺害武大郎時如出一轍,死在床榻之上的西門慶完成了人生志願,也算是應了壞人有壞報這句亙古不變的至理名言。

成龍早期的龍套生涯,註定此片應該被觀眾銘記

早期成龍多以龍虎武師的身份出現在各路劇組,除了偶爾跑跑龍套,成為主角身邊的小嘍囉等形象出現在銀幕上,所以在《精武門》中觀眾能看到李小龍暴打成龍的經典場面。

由于李小龍在70年代絕對的影響力,讓所有動作演員都變得黯淡無光。

成龍1971年以龍虎武師出道,早期多在一些影視劇中跑龍套。

1974年的《金瓶雙豔》算的是他戲份最多的電影,導演李翰祥對這個單眼皮的小夥子委以重任,成龍飾演的鄆哥算的是片中為數不多的喜劇擔當,其喜劇天賦已初見端倪。

正由于《金瓶雙豔》的成功為成龍贏取了更多表演機會,他才能在4年後的《醉拳》中打了翻身仗。

如果不是成龍找到動作喜劇這條路的話,或許他會一直在各種電影中打醬油,跑龍套,不過好在他成功了,《金瓶雙豔》《花飛滿城春》這兩部風月片成了他作品中最特別的存在,被影迷津津樂道。

風月片雖然上不去檯面,但食色性也的屬性也成為不少觀眾茶餘飯後的談論焦點。早期的風月片多改編自民間野史,坊間傳聞,最為知名的莫過于《聊齋志異》《金瓶》《西廂記》等古籍文學。

西門慶,潘金蓮,崔鶯鶯,紅娘等成為風月片的經典角色,被不同演員演繹,單立文更是憑藉《潘金蓮之前生後世》中邪魅兩生的表演,成為「西門慶專業戶」。

上世紀50至70年代,邵氏公司在港片市場具有絕對的話語權,胡金銓,張徹,楚原等導演培養了一大批弟子,為之後80、90年代港片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基礎。

「邵氏出品,必屬精品」,除了出品了《大醉俠》《獨臂刀》《上海灘十三太保》等經典武打電影外,捧紅了狄龍,薑大衛,王羽等一眾動作男星。

邵氏更是風月片生產大戶,《風流佳話美談》、《愛奴》、《風月奇譚》等不少作品被影迷奉為經典。影響了不少後期電影的拍攝敘事風格。導演李翰祥更是被譽為其中好手,成為風月片的扛鼎人物。

1973年。李翰祥根據同名小說執導的《風流韻事》獲得230多萬港幣的票房,位列當年票房榜第5,看到商機的李翰祥乘勝追擊,招來原班人馬拍攝了《金瓶雙豔》。

影片以西門慶為主角,講述了背負千古駡名的潘金蓮與西門慶,一妻三妾間的複雜關係,影片中活色天香的場景將原著中的香豔奢靡表現得淋漓盡致。

此片更是被譽為風月片的巔峰之作,影響了之後其他電影的拍攝。

而更引人注意的是,當時藝名還叫陳元龍的成龍在這部風月片中出鏡,這部電影也成為他進入銀幕以來首次擔當重要角色,成為唯一的一部風月片被大眾津津樂道。

直到後期成龍真正走紅,談到這部影片時仍難以啟齒,成為其一生的汙點。

廢話少說,就讓叉叉為大家帶來成龍演藝生涯的汙點,邵氏風月電影《金瓶雙豔》。

從另一個角度描述西門慶與潘金蓮的故事

潘金蓮在支窗戶時,撐桿正好打在了縣城權貴西門慶。

嬌媚動人的潘金蓮瞬間引起了西門慶的注意,從賣鴨梨的鄆哥那裡一打聽,西門慶才得知潘金蓮是大名鼎鼎打虎英雄武松的嫂子,其丈夫是賣炊餅的武大郎,因其長相醜陋,潘金蓮對其早有怨言。

自從見過潘金蓮後,西門慶魂不守舍,潘金蓮的鄰居王婆看出了西門慶的花花腸子,在她的撮合下,西門慶和潘金蓮每天多了二人獨處的時間。

鄆哥發現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的秘密,決定幫助纏住王婆,幫武大郎抓住潘金蓮和西門慶的現行,沒成想西門慶在潘金蓮的慫恿下將武大郎踹成了半死,鄆哥更是被西門慶滅口。

看到潘金蓮狠心決絕,臥床不起的武大郎揚言要讓弟弟武松殺了他們幾人,王婆提議一不做二不休讓武大郎死無對證,眾人合計毒死了武大郎。

在毒殺了武大郎後,西門慶立馬就迎娶了潘金蓮。西門慶本就有一妻四妾,納為五房的潘金蓮在各路妻妾中絲毫不顯弱勢,和幾位妻妾關係勢同水火。

幾個女人更是在西門府邸上演數場宮鬥大戲。

剛娶完金蓮,西門慶又覬覦上了好友花子虛的妻子李瓶兒,兩人更是背著花子虛偷偷私會。同直接毒害武大郎不同,西門慶用計害的花子虛家破人亡,財產和李瓶兒都被西門慶納入懷中。

李瓶兒時間不長就給西門慶生了兒子,這讓她在府內地位顯赫,成為西門慶眾多妻妾中的心頭好。潘金蓮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有了這麼些女人西門還不知足,他又看上了潘金蓮的隨行丫鬟龐春梅。

可好景不長,李瓶兒的兒子因受到驚嚇從床上摔死,李瓶兒受不了打擊鬱鬱而終。

影片的最後,武松並沒有出現殺掉西門慶潘金蓮,相反就當西門慶處于財富和權力的最高峰時,卻因終日聲色犬馬,尋歡作樂,油盡燈枯暴斃而亡。

潘金蓮一眾妻妾樹倒猢猻散,只剩下老百姓對西門慶悲劇的歡呼雀躍。

故事完

考究的鏡頭,絕美的服道具,《金瓶雙豔》代表了70年代風月片的文化審美

《金瓶》正是三位女主角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的名字,《金瓶雙豔》選取了潘金蓮和李瓶兒作為主角。

和作風兇猛,場面直白的現代電影不同,導演李翰祥用自己濃厚的文化積累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古風雅韻,審美情趣不同于現代的宋代封建社會。

李翰祥對原著的熟讀,讓影片中的臺詞、人物服飾都極其考究,《金瓶雙豔》也在很大程度反映了以李翰祥為代表知識份子對于中國風月場面的最貼切想象,難怪這部影片能被成為古裝風月片的典范被屢屢提及。

片中對女性足下三寸金蓮有數次描寫,無論是西門慶還是花子虛都對裹小腳的女性角色展現了可怕的癡迷,潘金蓮真對得起「金蓮」二字。

分別飾演潘金蓮和李瓶兒的恬妮二人在上世紀70年代都是邵氏紅極一時的香豔女星,雖然不像葉玉卿,李麗珍等後輩那樣作風豪放,但放在那時也是足夠博人眼球。

影片結尾西門慶被潘金蓮服用藥物,被枕頭捂死的場景簡直和潘金蓮殺害武大郎時如出一轍,死在床榻之上的西門慶完成了人生志願,也算是應了壞人有壞報這句亙古不變的至理名言。

成龍早期的龍套生涯,註定此片應該被觀眾銘記

早期成龍多以龍虎武師的身份出現在各路劇組,除了偶爾跑跑龍套,成為主角身邊的小嘍囉等形象出現在銀幕上,所以在《精武門》中觀眾能看到李小龍暴打成龍的經典場面。

由于李小龍在70年代絕對的影響力,讓所有動作演員都變得黯淡無光。

成龍1971年以龍虎武師出道,早期多在一些影視劇中跑龍套。

1974年的《金瓶雙豔》算的是他戲份最多的電影,導演李翰祥對這個單眼皮的小夥子委以重任,成龍飾演的鄆哥算的是片中為數不多的喜劇擔當,其喜劇天賦已初見端倪。

正由于《金瓶雙豔》的成功為成龍贏取了更多表演機會,他才能在4年後的《醉拳》中打了翻身仗。

如果不是成龍找到動作喜劇這條路的話,或許他會一直在各種電影中打醬油,跑龍套,不過好在他成功了,《金瓶雙豔》《花飛滿城春》這兩部風月片成了他作品中最特別的存在,被影迷津津樂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