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孩子,別嫌費事兒,早期省過的事兒,早晚有一天會加倍費事兒回來

如果讓媽媽投票:什麼時候的孩子最糟糕?

相信99%的媽媽都會說:孩子「熊」的時候。

但如果咱們再大膽的設想一下, 孩子生來白紙一張, 是誰讓人家變成熊的?

許多時候不是現在的孩子太「熊」, 而是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拎不清, 不知道什麼不該慣, 什麼不該管。

真正該管的一笑而過, 不該管的卻勒令制止。

但放手不管和過度嬌慣, 猶如傷害孩子的兩把隱形刀, 哪一個對孩子的成長都沒好處。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 如果可以做到這「兩不慣, 兩不管」, 孩子長大會更有出息, 親子關係也會更和諧!

1

兩不慣

1、不尊重父母和他人——不慣

這代孩子, 應該最大程度上被釋放天性了吧。

我們宣導比上一輩更獨立、平等、自由的育兒方式。

前些天跟幾位教育界的長輩聊天, 他們說:

「現在的孩子, 都被寵的「沒大沒小」, 「不尊重文化」大行其道, 只有小部分的孩子謙恭有禮, 這樣下去, 孩子不像孩子, 父母不像父母。 」

細想, 好像確實隨時能看到頂撞父母、對爺爺奶奶呼來喝去的孩子。

而大多數人, 對孩子的無禮、傲慢完全可以做到視!而!不!見!

「媽媽, 你去給我拿個蘋果!」

「奶奶, 你做的都是什麼?沒一樣我愛吃的!」

矯枉過正, 說的便是如此了。

這樣的親子關係是明顯的長幼顛倒, 當你忽略了孩子對你的尊重, 就是在本質上允許他們踐踏你作為父母的威嚴。  

如果連起碼的尊重都得不到, 何談管教?

過分尊重實際上是把孩子放到了跟父母同等的位置, 讓他們跟父母協商該如何教育自己, 但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孩童時期需要學習的很重要的一件事, 就是尊重權威。

如果孩子現在很難尊重權威、尊重他人,

長大後他就可能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眼下看, 全家人都圍繞他一個人轉, 甚至全社會可能都願意給予一個2、3歲孩子更多的寬容, 但有朝一日當他進入社會, 當他突然長大, 發現不再具有這種資源傾斜時, 很容易心裡不平衡。

所謂當局者迷, 一個好的檢測法是問自己:

「我能接受別人家的孩子這樣對我嗎?」

如果不能, 讓你的孩子也不要這麼做。

養孩子的路上, 還是需要時刻保持「偏離正軌」敏感度, 畢竟, 我們沒有第二次教養寶寶的機會。

2、靠發脾氣達到目的——不慣

發脾氣是每個父母都會抓狂的事, 甚至有的時候, 娃根本就是無理取鬧。

其中獨立意識的萌發、執拗期等等成長中的必然階段自然不能忽視。

但如果孩子得不到滿足就大發脾氣,

而父母總是屈服, 那麼他慢慢的就會明白, 哭鬧和發脾氣是一種要脅父母的手段。

這會導致三個惡性循環的結果:

外人覺得孩子很熊;

孩子學不會心平氣和描述需求的能力;

家長找不到孩子發脾氣的破解之法。

惡性循環就是, 你越不想外人覺得孩子熊, 你又沒有其他辦法控制他, 就只好打破底線滿足他。

但是每退一次, 你的不甘就多一分, 積累到一定程度, 就是大爆發——吼一頓, 揍一頓。

然後後悔, 進入下一個惡性循環。

如此下去, 孩子只會越來越任性, 越來越胡攪蠻纏、無理取鬧, 越來越沒「教養」。

2

兩不管

1、能承受的困難——不要管

養育中最考驗父母的, 就是如何把孩子遇到的問題變成孩子成長的機會……

女兒一直是個急性子,

小時候疊高高, 搭不到最高一個倒了就哭、還生氣的扔積木;

想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人家拒絕她:「我們不跟你玩」, 就超受傷地慘哭……

讓孩子去直面問題對父母是個很大的考驗, 因為沒人願意看著孩子在痛苦、傷心、失落中多呆一秒。

所以, 很多人選擇擋在孩子面前, 披荊斬棘, 做四處滅火的消防員。

就像我家奶奶,總會在第一時間說:

「來來來,別哭,奶奶給你搭/啥破玩意兒,咱不玩它了。」

「來來來,別哭,她們不跟你玩,奶奶跟你玩。」

但是,讓孩子在痛苦中多呆一會兒很重要。

「人類真正的思考和成長往往都來自于那些不快樂的經歷和情緒。

沒有失望過的人哪懂得珍惜?

沒有悲傷過的人哪懂得善良?

沒有痛苦過的人哪懂得感恩?

人的情感越豐富,人格就越高貴。」

對極端情緒的調節,才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情商。

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後天培養的。

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在遇到挑戰時不會放棄或沮喪,他們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創造性地思考並堅持下去,直到找到解決方案為止,這些能力與成長心態是並駕齊驅的。

所以,最初的時候,我常跟我家奶奶搶答:

「媽媽知道你沒成功很生氣,但是想搭成功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平靜下來,更耐心、更認真地再試幾次。再小心一些,也許就能成功,可以深呼吸嗎?冷靜一下!再試一次吧~」

「被拒絕了很傷心,媽媽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可事實就是如此,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跟初次見面的人做朋友。如果你還想加入,可以再想想有什麼更容易被接納的方法,嘗試帶一個娃娃加入?嘗試加入他們的遊戲?」

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不能一一都去為他們解決掉。

對于孩子來說,這些困難時刻可能痛苦,但卻是他成長過程中重要而寶貴的時刻,他們正在學習體驗挫折,接觸和認識這個真實的世界。

遊戲時,不要讓孩子一直贏,也不一定每次都讓他當主角,適當讓孩子輸,體會失敗,學會自我調節。

學習中,遇到困難,不要立馬進行幫助,給孩子一些時間,引導孩子自己尋找解決方法。

學會與挫折相處,對孩子以後的人生大有用處。

2、能自己做的事不要管——不管

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DD1歲多的某天,我們全家坐在餐桌上吃飯,我斜眼瞄見他正拿著一根吸管,努力地杵啊杵,試圖紮開牛奶。

不知道多少次之後,終于成功了,他興奮又驕傲著大叫:「啊~啊~」,示意我們看他的「戰績」,我們自然毫無保留的奉上了驚喜與讚美。

事後我跟孩子爸聊,女兒小時候掌握這個技能,至少得2歲後了吧?為什麼老二整體都比老大獨立得更早?

因為他們有著充足的自己探索的空間。

若是女兒那時候,5次紮不進去,恐怕早有人拿過去代勞了。

如果我們時刻都關注著孩子的需求,就會發現,我們實在不忍心孩子處在艱難中,哪怕多一秒。

所以 ,2歲還給孩子餵飯、4歲還給孩子穿衣服、6歲還給孩子穿鞋、7歲還給孩子整理書包……不覺有異。

你覺得自己做了這麼多,又操心又受累?委委屈屈地希望孩子體諒?

孩子還真不見得領情。

每天早上送女兒上校車,等車時我都能聽見類似地抱怨:「奶奶你又忘了給我裝口罩了!媽媽怎麼我書包裡沒有跳繩?」

養育孩子這件事,過程錯了,結果就一定錯。 

父母喜歡包辦,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孩子有任何不如意就只會發脾氣;碰見一點問題就求助,什麼都不會幹,也不認為應該自己來幹。 

因為父母一直在告訴他「你不用飛,有我呢」,溫水煮青蛙般一根根薅光人家的羽毛,N年後的某一天突然嫌棄:「你怎麼還不會飛?」

沒有一個孩子不渴望長大,不渴望自己獨立帶來的成就感。

有了二胎DD之後,我發現,做父母,有時候站遠點,更容易拎得清。

我們需要做的是在技能上幫助他們獨立,在空間上尊重他們的自由。

給他思考、成長的空間,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做好陪伴、引導和及時的鼓勵就夠了。

當然,如果決定改變,也要循序漸進,不能讓孩子有被拋棄的趕腳。

最後友情贈送一個「度的把握」。

「包裝袋撕不開?」

先讓他自己試,暗中觀察,撕了N次覺得下一秒娃就要崩潰了——介入:「手撕很難是嗎?寶寶用嘴試試呢?」

又試了N次,下一秒又要崩潰了——再介入:「看來這個實在太硬了!寶寶用工具試試呢?比如剪刀?」

比起拿過來代勞,這個過程會很難、很煎熬。但這種成功後的喜悅是凡事被包辦的娃體會不到的。

而正是一次又一次類似的經歷,才能構建出孩子強大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養孩子,別嫌費事兒,早期省過的事兒,早晚有一天會加倍費事兒回來。

孩子出生在這個世上是一張白紙,他們並不清楚如何做一個好孩子。

而我們也是在不斷地升級打怪,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媽媽/爸爸。

看看這兩不慣,兩不管你有沒有中招啊!

我們一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就像我家奶奶,總會在第一時間說:

「來來來,別哭,奶奶給你搭/啥破玩意兒,咱不玩它了。」

「來來來,別哭,她們不跟你玩,奶奶跟你玩。」

但是,讓孩子在痛苦中多呆一會兒很重要。

「人類真正的思考和成長往往都來自于那些不快樂的經歷和情緒。

沒有失望過的人哪懂得珍惜?

沒有悲傷過的人哪懂得善良?

沒有痛苦過的人哪懂得感恩?

人的情感越豐富,人格就越高貴。」

對極端情緒的調節,才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情商。

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後天培養的。

有解決問題能力的孩子,在遇到挑戰時不會放棄或沮喪,他們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創造性地思考並堅持下去,直到找到解決方案為止,這些能力與成長心態是並駕齊驅的。

所以,最初的時候,我常跟我家奶奶搶答:

「媽媽知道你沒成功很生氣,但是想搭成功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平靜下來,更耐心、更認真地再試幾次。再小心一些,也許就能成功,可以深呼吸嗎?冷靜一下!再試一次吧~」

「被拒絕了很傷心,媽媽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可事實就是如此,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跟初次見面的人做朋友。如果你還想加入,可以再想想有什麼更容易被接納的方法,嘗試帶一個娃娃加入?嘗試加入他們的遊戲?」

生活中,每個孩子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不能一一都去為他們解決掉。

對于孩子來說,這些困難時刻可能痛苦,但卻是他成長過程中重要而寶貴的時刻,他們正在學習體驗挫折,接觸和認識這個真實的世界。

遊戲時,不要讓孩子一直贏,也不一定每次都讓他當主角,適當讓孩子輸,體會失敗,學會自我調節。

學習中,遇到困難,不要立馬進行幫助,給孩子一些時間,引導孩子自己尋找解決方法。

學會與挫折相處,對孩子以後的人生大有用處。

2、能自己做的事不要管——不管

蘇霍姆林斯基說:

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所嘗試做的事情,就應該讓他們去做,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DD1歲多的某天,我們全家坐在餐桌上吃飯,我斜眼瞄見他正拿著一根吸管,努力地杵啊杵,試圖紮開牛奶。

不知道多少次之後,終于成功了,他興奮又驕傲著大叫:「啊~啊~」,示意我們看他的「戰績」,我們自然毫無保留的奉上了驚喜與讚美。

事後我跟孩子爸聊,女兒小時候掌握這個技能,至少得2歲後了吧?為什麼老二整體都比老大獨立得更早?

因為他們有著充足的自己探索的空間。

若是女兒那時候,5次紮不進去,恐怕早有人拿過去代勞了。

如果我們時刻都關注著孩子的需求,就會發現,我們實在不忍心孩子處在艱難中,哪怕多一秒。

所以 ,2歲還給孩子餵飯、4歲還給孩子穿衣服、6歲還給孩子穿鞋、7歲還給孩子整理書包……不覺有異。

你覺得自己做了這麼多,又操心又受累?委委屈屈地希望孩子體諒?

孩子還真不見得領情。

每天早上送女兒上校車,等車時我都能聽見類似地抱怨:「奶奶你又忘了給我裝口罩了!媽媽怎麼我書包裡沒有跳繩?」

養育孩子這件事,過程錯了,結果就一定錯。 

父母喜歡包辦,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孩子有任何不如意就只會發脾氣;碰見一點問題就求助,什麼都不會幹,也不認為應該自己來幹。 

因為父母一直在告訴他「你不用飛,有我呢」,溫水煮青蛙般一根根薅光人家的羽毛,N年後的某一天突然嫌棄:「你怎麼還不會飛?」

沒有一個孩子不渴望長大,不渴望自己獨立帶來的成就感。

有了二胎DD之後,我發現,做父母,有時候站遠點,更容易拎得清。

我們需要做的是在技能上幫助他們獨立,在空間上尊重他們的自由。

給他思考、成長的空間,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做好陪伴、引導和及時的鼓勵就夠了。

當然,如果決定改變,也要循序漸進,不能讓孩子有被拋棄的趕腳。

最後友情贈送一個「度的把握」。

「包裝袋撕不開?」

先讓他自己試,暗中觀察,撕了N次覺得下一秒娃就要崩潰了——介入:「手撕很難是嗎?寶寶用嘴試試呢?」

又試了N次,下一秒又要崩潰了——再介入:「看來這個實在太硬了!寶寶用工具試試呢?比如剪刀?」

比起拿過來代勞,這個過程會很難、很煎熬。但這種成功後的喜悅是凡事被包辦的娃體會不到的。

而正是一次又一次類似的經歷,才能構建出孩子強大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養孩子,別嫌費事兒,早期省過的事兒,早晚有一天會加倍費事兒回來。

孩子出生在這個世上是一張白紙,他們並不清楚如何做一個好孩子。

而我們也是在不斷地升級打怪,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媽媽/爸爸。

看看這兩不慣,兩不管你有沒有中招啊!

我們一起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