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傷害孩子,就是為了取悅別人?!別再讓這 5 種所謂的「懂禮貌」毀了孩子!

快叫阿姨,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禮貌……

他比你小, 把你玩具給他怎麼了?

上面這些話, 大家是不是都很熟悉?估計我們這一代人, 在成長過程中都多多少少聽父母說過類似的話。

但當我們認真會想那些時刻會發現:儘管父母的本意是為了我們能懂禮貌、懂分享、為人謙遜, 但我們當下感受到的卻是委屈、憤怒、不被理解……

別讓這些「傳統禮貌」, 再傷害我們的下一代了!

01

逼孩子打招呼

被逼著跟陌生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打招呼, 絕對是不少孩子的童年陰影之一。

很多家長看著孩子怯生生地不願意打招呼, 就會給孩子貼上「不禮貌、懂事、性格太內向」等等標籤。

但事實上, 孩子怕生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了。

一般來說, 孩子在 6、7 個月大的時候, 就已經能夠分辨親人和陌生人了。 當遇到陌生人時候, 孩子會自然地警覺和躲避——這是孩子自我保護的本能之一。

而且, 每個孩子的性格本身也有差異, 有些孩子可能比較自來熟, 有些孩子就比較慢熱一些, 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作為一個成熟的大人去理解和尊重的。 根本不能用「見面能不能熱情打招呼」, 就去蓋章一個孩子懂不懂禮貌。

所以, 家長千萬不要再去催促孩子,

給孩子更大的心理壓力。 也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讓孩子產生對自我的負面評價。

如果你很希望孩子能夠大方一些, 不如試試這麼做:

1.平時遇到朋友時, 我們自己先熱情地跟別人打招呼, 讓孩子能夠反復從中學習、模仿。

2.主動向孩子介紹對方, 讓孩子增加熟悉感。

3.不要強迫孩子跟對方打招呼, 而是詢問孩子要不要和對方打個招呼, 或者揮揮手也可以——給孩子多一些選擇, 會減輕他的精神壓力。

4.不要給孩子貼「不禮貌」等標籤, 可以跟對方解釋——他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和熟悉一下。

5.如果是計畫內的拜訪朋友, 可以提前告訴孩子:今天要見的人是誰, 他和我們家是什麼關係等等, 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6.當孩子願意和對方打招呼,

或者主動和別人打招呼後, 我們都要找機會誇誇寶寶, 正面強化這些行為。

02

讓孩子表演節目

童年陰影之二, 那就是被當眾要求表演節目了。

前段時間看了個綜藝《少年說》, 有一個初一女生在天臺上吐槽自己的爸爸, 說爸爸從小逼著她學唱歌跳舞, 上各種興趣班, 每次朋友聚會總讓她表演節目……

然後, 小姑娘結結實實地反將了爸爸一軍:

很多時候, 我們只有把自己置身于孩子的立場, 才能真正體會到孩子的感受。

對于很多不那麼外向的孩子來說, 被當眾要求表演節目, 無異于一場「公開處刑」。

如果家長再因為孩子不願意而責備孩子, 更會讓孩子感到委屈、丟臉, 甚至失去自信。

03

強迫孩子分享

強迫孩子分享, 也是「傳統禮貌」的典型代表之一。

很多礙于面子強迫孩子分享的父母, 大多所遵循的就是這一套邏輯:孩子不分享=自私=父母沒教好=父母不稱職。

但是, 會這樣想的家長, 才是真正不懂分享的人。

因為, 真正的分享, 應該是自願並且因此感到快樂的。

被迫分享, 只會讓孩子感受到被剝奪、被迫犧牲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別人——如果孩子對分享的體驗是這樣, 那孩子又怎麼會樂意分享呢?

所以,教孩子分享的第一步,就是允許孩子自私。

大概在寶寶 2 歲左右,大家會發現寶寶「我的」意識格外強烈:

這個是我的玩具,你不許碰

這個是我家的拖鞋,你不能穿……

用大人的眼光來看,孩子會變得特別「小氣、自私」,但這恰恰說明了孩子自我意識的的發展,也是幫助寶寶建立物權意識的好時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的告訴孩子:這些東西是你的,如果我們用到孩子的東西,也要先徵求孩子的同意。

同樣,這些東西是我的,如果你要動,也要先問我。

當孩子感受到了「擁有」的滋味,物權得到父母充分的尊重,孩子才會建立起安全感——這也是孩子日後學會分享的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以嘗試著去引導孩子主動分享。比如,日常生活中,我們這主動和別人分享東西。通過動畫片、繪本、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和孩子一起討論分享的好處。

但是要注意:尊重、引導,但絕不強迫。

04

面對誇獎,過分謙虛

謙虛是美德,所以碰到別人誇獎自己孩子,總是很難坦然接受,而是會條件反射性的否定、甚至特意說說孩子的缺點。

父母的本意是為了表達禮貌,但是殊不知,當孩子聽到父母的否定,只會被這樣的過度謙虛傷了心。

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的,這會給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悅和自信,並且希望做得更好。

但是反之,當父母總是吝嗇于誇讚孩子,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認可,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了變好的心理動機,甚至變得自卑、叛逆……

所以下一次,當別人誇獎寶寶的時候,不妨試一試坦然接受:是呀,她最近的確很努力,真的是長大了呢……

05

礙于面子,不會拒絕

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好的示范,懂得拒絕別人也是。

拒絕別人,看好像特別難。每次一到傳統節日,小編後臺就有很多家長吐槽:

帶孩子回老家,總有一些長輩以家長不喜歡的方式逗孩子。比如喝了酒抽了煙之後還要親孩子、給孩子喂一些不適合吃的東西、還有上面說到的:讓娃表演個節目。

做父母的看著又氣又急,但又不好拂人面子直接拒絕,窩了一肚子氣。

其實小編倒覺得,遇到這種觸及到我們底線的事情,就是需要不顧及面子、直接拒絕的。

咱們拒絕的方式可以軟一些,比如把孩子抱過來,以「孩子困了、不舒服」等為藉口,讓別人不至于那麼下不來臺。但是態度上,堅決制止,表達出自己的立場。

這樣的話,其實也是在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范:當孩子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能夠守住自己的底線,態度堅決地表示拒絕,而不是委屈自己去討好別人。

當然,如果這種情況下,周圍的人還嘰嘰喳喳的不停,那麼,恕我直言——這種人,你還顧什麼面子?

那孩子又怎麼會樂意分享呢?

所以,教孩子分享的第一步,就是允許孩子自私。

大概在寶寶 2 歲左右,大家會發現寶寶「我的」意識格外強烈:

這個是我的玩具,你不許碰

這個是我家的拖鞋,你不能穿……

用大人的眼光來看,孩子會變得特別「小氣、自私」,但這恰恰說明了孩子自我意識的的發展,也是幫助寶寶建立物權意識的好時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有意的告訴孩子:這些東西是你的,如果我們用到孩子的東西,也要先徵求孩子的同意。

同樣,這些東西是我的,如果你要動,也要先問我。

當孩子感受到了「擁有」的滋味,物權得到父母充分的尊重,孩子才會建立起安全感——這也是孩子日後學會分享的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可以嘗試著去引導孩子主動分享。比如,日常生活中,我們這主動和別人分享東西。通過動畫片、繪本、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和孩子一起討論分享的好處。

但是要注意:尊重、引導,但絕不強迫。

04

面對誇獎,過分謙虛

謙虛是美德,所以碰到別人誇獎自己孩子,總是很難坦然接受,而是會條件反射性的否定、甚至特意說說孩子的缺點。

父母的本意是為了表達禮貌,但是殊不知,當孩子聽到父母的否定,只會被這樣的過度謙虛傷了心。

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的,這會給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悅和自信,並且希望做得更好。

但是反之,當父母總是吝嗇于誇讚孩子,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認可,也就自然而然地失去了變好的心理動機,甚至變得自卑、叛逆……

所以下一次,當別人誇獎寶寶的時候,不妨試一試坦然接受:是呀,她最近的確很努力,真的是長大了呢……

05

礙于面子,不會拒絕

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好的示范,懂得拒絕別人也是。

拒絕別人,看好像特別難。每次一到傳統節日,小編後臺就有很多家長吐槽:

帶孩子回老家,總有一些長輩以家長不喜歡的方式逗孩子。比如喝了酒抽了煙之後還要親孩子、給孩子喂一些不適合吃的東西、還有上面說到的:讓娃表演個節目。

做父母的看著又氣又急,但又不好拂人面子直接拒絕,窩了一肚子氣。

其實小編倒覺得,遇到這種觸及到我們底線的事情,就是需要不顧及面子、直接拒絕的。

咱們拒絕的方式可以軟一些,比如把孩子抱過來,以「孩子困了、不舒服」等為藉口,讓別人不至于那麼下不來臺。但是態度上,堅決制止,表達出自己的立場。

這樣的話,其實也是在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范:當孩子日後遇到類似的事情,能夠守住自己的底線,態度堅決地表示拒絕,而不是委屈自己去討好別人。

當然,如果這種情況下,周圍的人還嘰嘰喳喳的不停,那麼,恕我直言——這種人,你還顧什麼面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