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智能化絕不是電動化的「附屬」

3萬平米, 超50家企業前來參加, 雖然仍需面對疫情導致的極限壓力測試, 但是第四屆中國進口博覽會2.1汽車展館內, 依舊可以用人流攢動、熱鬧非凡所形容。

不可否認, 伴隨中國面向世界「開放」的力度繼續加劇, 整個汽車板塊處在由量變向質變躍升的階段, 其中所蘊含的機遇與風口愈發誘人, 由此引發越來越多的外資品牌關注。

進博會, 更像是給予它們一個展示成果的舞臺。

同時, 就在今年, 中國面向世界鄭重承諾,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以此為契機, 整個2.1汽車展館內, 目光所及的地方,

基本都會被純電動、氫動力以及混合動力的各類車型鋪滿。

相反, 寥寥幾款傳統燃油車, 身處當下這個時代, 已然無法引起新的共鳴與更多的關注。 它們的存在, 在部分人眼中, 無外乎是一種情懷與記憶的載體。

而我, 其實是首次參加進博會。

通過一天時間親身體驗下來, 最大的感觸便是:傳統汽車巨頭想要就此開始一場為自己謀得未來與話語權的「反擊」。 無論豐田、本田, 還是大眾、寶馬, 類似的情緒, 早已氾濫到呼之欲出的地步。

並且走過每個展臺, 猛然間發現智慧化絕不是電動化的「附屬」, 而是扣在當下所有汽車產品頭上的一頂「帽子」。

傳統車企, 反擊開始

「這是我們幾天前剛剛發佈的純電動SUV, 整車最大亮點則是採用了異形方向盤,

並且為電子線控, 所以轉型比會相對更小, 操控起來更加精準、靈活, 車輛掉頭需要的空間也更小。 」

上述一段產品介紹, 來自于進博會豐田展臺。 老實說, 這也是我進入2.1館後第一個奔向的目的地。 原因非常簡單, 曾經身處傳統燃油車時代, 不管承認與否, 豐田就是全球「最會賺錢的車企」。

普拉多、陸地巡洋艦、卡羅拉、RAV4甚至埃爾法、賽那, 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 一定不會陌生。 但是當電動化轉型的潮水撲面而來, 除了能夠借助雙擎混合動力, 繼續位于終端市場收割, 身處全新賽道豐田,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 並未拿出任何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所以本屆進博會, 當被命名為「bz4X」的新車, 出現在豐田展臺的C位, 迅速引發外界的關注與熱議。

「量產版車型尺寸和RAV4相似, 具有很多和其他電動不一樣的特點, 它將非常具有市場競爭力。 」

毫無疑問, 在豐田的願景中, bz4X身上所肩負的重任, 就是扮演純電賽道的RAV4, 而後者已經成為全球最暢銷的SUV車型。

只不過, 需要警惕的是, 雖然在bz4X身上能夠看到足夠用力的創新, 感受到豐田想要跳脫出過去的決心, 但是因為有了類似特斯拉Model Y、蔚來ES6、理想ONE等新勢力造車的成功范本, 重壓之下, 前者究竟能否獲得終端消費者的青睞?仍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而與豐田相隔不遠的大眾集團展臺, 分別放置著大眾ID.3、ID.6 CROZZ、奧迪RS e-tron GT、保時捷Taycan, 四款最能夠代表這家德系巨頭, 截至目前電動化轉型成果的車型。

「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再次參加進博會,

將大眾汽車集團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大家。 通過進博會這一平臺, 我們能夠向公眾展示集團助力中國可持續發展和踐行碳中和目標的堅定承諾, 對此我們深感自豪。 」

需要肯定的是, 放眼當下所有身處「大象轉身」階段的傳統車企, 大眾或許是其中最為激進的存在。 此刻, 這種「激進」並不是一種貶義, 反而代表了它與過去榮光所揮手的決心。

在這場變革中, 整個大眾集團與其CEO迪斯是相對清醒的。 不然, 後者也不會多次強調, 必須重視特斯拉與中國新勢力造車所形成的威脅, 並面向全體員工呼籲道:「讓我們改變路線吧, 讓大眾成為未來的汽車。 」

類似的願景, 相信美系巨頭通用汽車, 同樣能夠感同身受。 位于其展臺所亮相的「奧特能」純電平臺,

以及借助純電得以復活的經典車型悍馬, 均可視為其開拓終端市場的「匕首」。

同一條道路上, 還能看到本田、現代、寶馬、賓士這些被廣泛熟知品牌的身影。 本屆進博會, 傳統車企, 反擊就此開始。

戴上「智能化」的帽子

礙于篇幅原因, 關于傳統車企的電動化反擊, 其實還有許多細節沒有展開。 本段更想討論的話題, 則是如文章開篇所提及的一樣:智慧化絕不是電動化的「附屬」, 而是扣在當下所有汽車產品頭上的一頂「帽子」。

展開闡述之前, 想要分享一個故事。 不久前, 當乘聯會正式發佈9月新能源銷量與滲透率, 和預料中的一樣, 再次創下歷史新高。

對此, 何小鵬在看到後, 位于其個人微博寫道:「新能源的榜單和滲透率價值還只是過渡階段, 很快會過渡到智慧汽車榜單和滲透率,有點類似當年的Symbian時代後期,我估計時間大概是兩年後。」言外之意,接下來多年間,整個汽車行業關于「智慧化」的討論,才是發展的重中之重。

而將視線重新聚焦于本屆世博會,必須承認的是,即便純電動已然成為堅定不移的大方向,但是位于例如豐田、本田、日產展臺,依舊能夠看到諸多混動車型的身影。加之賓士、寶馬、富豪、捷尼賽思展臺,多款傳統燃油車型的存在。由此足以證明,在徹底的變革降臨之前,仍有很長一段油電共存的時期。

但不知為何,當下伴隨「智能電動車」概念的興起,有了類似特斯拉Model 3這樣跨時代產品的出現,以及新勢力造車的奮起直追,消費者越來越篤定的認為,智慧化就是依附在電動車身上最亮眼的標籤。

而傳統燃油車型、混動車型,在相關領域發展與反覆運算的相對緩慢與滯後,進一步加劇了這樣的「誤解」。殊不知,本屆進博會上,長安福特最新推出的跨界SUV EVOS同樣來到了現場。初見過後,無疑令人感到興奮。

尤其是進入到車內,一塊巨大的「帶魚屏」貫穿中控左右,解析度、流暢度、UI設計,也可謂達到上乘水準,營造出傳統燃油車少有的科技感。而對于部分不明真相的觀眾,甚至會產生這是一款純電動車的錯覺。

至此,只想說長安福特EVOS的出現,為合資車企做出了一次較好的示范。用實際產品力詮釋何為:智能化絕不是電動化的「附屬」。

而拋開本屆進博會不談,當看到WEY推出的SUV摩卡,搭載高速領航協助工具,吉利推出的SUV星越L,車機晶片換裝最新的驍龍8155,愈發能夠感受到自主品牌在傳統燃油車的發展路徑中,智慧化同樣已經被提升至很高的地位。

如此趨勢,也給所有想在傳統燃油車板塊「分羹」的合資品牌提醒,智慧化就像扣在當下所有汽車產品頭上的一頂「帽子」。如果想要牢牢守住固有份額,就必須投入更多的精力。

不然,被淘汰,往往就在轉瞬即逝之間。

很快會過渡到智慧汽車榜單和滲透率,有點類似當年的Symbian時代後期,我估計時間大概是兩年後。」言外之意,接下來多年間,整個汽車行業關于「智慧化」的討論,才是發展的重中之重。

而將視線重新聚焦于本屆世博會,必須承認的是,即便純電動已然成為堅定不移的大方向,但是位于例如豐田、本田、日產展臺,依舊能夠看到諸多混動車型的身影。加之賓士、寶馬、富豪、捷尼賽思展臺,多款傳統燃油車型的存在。由此足以證明,在徹底的變革降臨之前,仍有很長一段油電共存的時期。

但不知為何,當下伴隨「智能電動車」概念的興起,有了類似特斯拉Model 3這樣跨時代產品的出現,以及新勢力造車的奮起直追,消費者越來越篤定的認為,智慧化就是依附在電動車身上最亮眼的標籤。

而傳統燃油車型、混動車型,在相關領域發展與反覆運算的相對緩慢與滯後,進一步加劇了這樣的「誤解」。殊不知,本屆進博會上,長安福特最新推出的跨界SUV EVOS同樣來到了現場。初見過後,無疑令人感到興奮。

尤其是進入到車內,一塊巨大的「帶魚屏」貫穿中控左右,解析度、流暢度、UI設計,也可謂達到上乘水準,營造出傳統燃油車少有的科技感。而對于部分不明真相的觀眾,甚至會產生這是一款純電動車的錯覺。

至此,只想說長安福特EVOS的出現,為合資車企做出了一次較好的示范。用實際產品力詮釋何為:智能化絕不是電動化的「附屬」。

而拋開本屆進博會不談,當看到WEY推出的SUV摩卡,搭載高速領航協助工具,吉利推出的SUV星越L,車機晶片換裝最新的驍龍8155,愈發能夠感受到自主品牌在傳統燃油車的發展路徑中,智慧化同樣已經被提升至很高的地位。

如此趨勢,也給所有想在傳統燃油車板塊「分羹」的合資品牌提醒,智慧化就像扣在當下所有汽車產品頭上的一頂「帽子」。如果想要牢牢守住固有份額,就必須投入更多的精力。

不然,被淘汰,往往就在轉瞬即逝之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