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曹操:世人皆罵我奸詐,其實三國我最真

誤解, 是開拓者的宿命;堅守, 卻是靈魂的真。

西元220年的春天, 洛陽城中彌漫著哀傷的氣息。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 在病榻之上有條不紊地安排著後事。

在彌留之際, 他沒有表現出視死如歸的豪邁, 也沒有表現出等閒視之的豁達, 他只是緩緩地安排著家人們的生活瑣事, 直到他閉上雙眼。

這個臨終的老人, 正是有著「奸雄」之稱的曹操。

對于曹操臨死前的兒女情長, 蘇東坡曾這樣說:「平生奸偽, 死見真性。 」

後世人眼中, 只看到了曹操的奸詐虛偽, 卻忽略了他的真情真性。

正如歷史劇《軍師聯盟》中曹操的那一聲歎息:「世人, 皆錯看我曹孟德!」

01

對朋友真:最好的交情, 是成全。

孟子有言:「人之相識, 貴在相知, 人之相知, 貴在知心。 」

或許, 對關羽而言, 曹操還算不得知己。

但于曹操而言, 關羽卻是自己想要交付真心、想要結為摯友的那個人。

建安五年的正月, 曹操親征徐州。

天氣尚未轉暖, 但曹軍的氣勢卻絲毫未被折損。

此一役頗為順利, 曹軍勢如破竹地攻佔了下邳城, 將劉備趕走, 還生擒了關羽。

關羽是曹軍的俘虜, 曹操卻從未把他視為俘虜。

他給予了關羽至高的禮遇, 封他為偏將軍, 賞無數金帛, 賜名駒赤兔, 還慷慨地重用他。

但曹操的心裡也明白, 他能留得住關羽一時, 卻留不住他一世。

他們註定是要走向兩條不同的道路。

那一天很快就來了, 當關羽得知劉備的下落後, 他毅然離開曹操, 回到故主身旁。

曹操的部下忿忿不平, 想攔截關羽, 但被曹操制止了。

他淡淡搖了搖頭:「各為其主罷了, 莫要再追。 」

曹操與關羽, 是國士之交。

在利益之上, 有一份真情。

曹操欣賞關羽, 不計前嫌地給予了他很多,

頭銜爵位, 錢財名馬。

這些都很寶貴, 卻還不是最難得的。

最難得的, 是曹操給予了關羽「成全」。

何為成全?

不是把我擁有的都給你, 而是給你真正想擁有的。 知道你心往何處, 便由你去往何處。

成全是最好的交情, 也是最徹底的真誠。

曹操的待人以真, 也為自己贏得了一次生機。

華容道上, 同樣重情重義的關羽, 也用自己的方式, 償還了曹操當初那份欣賞與成全。

懂得成全, 懂得不強求, 是一份豁達的襟懷, 更是一種無上的真誠。

02

對敵人真:頂級的修養, 是尊重。

曾經, 陳宮是曹操生命裡的一道光。

他是曹操最重要的謀臣之一, 在他的幫助下, 曹操收兗州, 破黃巾。

甚至, 他還救過曹操的命。

但後來, 二人分道揚鑣, 陳宮便成了曹操生命中的一道罅隙。

他不但鼓動陳留太守張邈等人反叛曹操, 還與呂布相勾結, 在曹操攻打下邳的緊要關頭, 向呂布獻計, 偷襲曹操的老巢, 以圖漁翁之利。

可惜, 呂布不是曹操。

對于陳宮所出的諸多計謀, 呂布並不樂意接受, 最終命喪白門樓。

而陳宮, 也被綁到了曹操面前。

是的, 曹操再一次站在了昔日故人的眼前。 只不過, 物是人非, 故人已成階下囚。

面對此情此景, 曹操百感交集。

半晌後, 曹操開口道:「公臺, 別來無恙吧。 」

陳宮知道曹操想說什麼, 他抬頭道:「你這個人心術不正, 所以我才棄你而去。 」

「哦?我心術不正, 那公臺又為何去輔佐呂布呢?「

「呂布雖然沒什麼謀略, 卻不像你那般詭詐奸險。 」

「公臺自詡足智多謀, 為何又會成了階下囚?」

「哼, 我只恨呂布不聽我言。 要是他肯聽, 我又怎會被擒?不必多說, 今日不過一死罷了。 「

「你死了, 家中老母妻兒該當如何?」

「我既已被擒, 就痛痛快快殺了我吧, 至于老母幼兒, 那就取決于你了。 」

二人的對話就這麼一來一往決然地進行著。

曹操不忍心殺他, 但陳宮卻一心求死。

曹操沒辦法,便吩咐手下:「立刻送陳宮老母與妻兒回許都養老,如有怠慢,定斬不饒。」說罷,眼淚已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陳宮聽罷,不再開口,閉上眼睛,引頸赴死。

「送回許都,厚葬吧。」最後,曹操落寞地說道。

在情感層面上,陳宮曾是曹操的恩人。在利益層面上,陳宮卻是他絕對的敵人。

給予這位複雜的敵人以充分的尊重,是曹操的真。

他尊重陳宮棄己另投的選擇,也尊重陳宮在其位、謀其事的所作所為,更尊重他慨然求死的志氣。

士可殺之,不可辱之。人不受辱,亦不辱人。

尊重,是在人格層面上,真正把對方視為平等,不吹捧,不蔑視。

尊重朋友,也尊重對手,這才是最頂級的修養。

03

對妻子真:英雄的底色,是溫柔。

歷史,是男性的歷史。

在24史中,女性或是集體失聲,或是淪為附屬品。

妻子不過是丈夫的點綴,女兒也許只是用來交換的籌碼,姐妹更是不配擁有姓名。

三國也不例外。

但在曹操身上,卻難得地見到了男性對女性的愛護,見到了丈夫對妻子的溫柔。

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室,但膝下無子,曹操便把生母早逝的長子曹昂交由她撫養。丁夫人對曹昂極為疼愛,母子二人感情很深。

然而,好景不長,一切的轉變發生在建安二年。

這一年,曹昂跟隨曹操出征張繡,突遭偷襲,為了保護父親,曹昂主動斷後,意外陣亡。

曹昂一死,丁夫人悲痛萬分,並把喪子之痛歸咎于曹操。她大膽地做出了一個決定:離婚,回娘家。

起初,曹操以為她不過是一時想不開,想在娘家冷靜一段時間。沒想到,日子一天天過去,丁夫人卻依舊沒有回來。

這下,曹操又著急又愧疚,便親自去丁府,打算把丁夫人接回來。

曹操來的時候,丁夫人正在織布。下人來通報,丁夫人並不理會。

曹操走過來,輕輕撫摸著她的背說:「夫人,跟我一起坐車回去吧。」

沒想到,丁夫人頭也不回,話也不答,只顧自己織布,仿佛曹操並不存在一樣。

曹操感受到了丁夫人的冷淡,心裡一陣難過。他呆呆地站立了好一會兒,才返身走出了門。

走到門口時,曹操又停了下來。對著屋裡面那個沉默的背影,他不甘心似地再問了一次:「真的不回去了嗎?」

那個背影依舊沉默。

「既然如此,那便隨你吧。」

他在心裡向結髮妻子做了最後的告別。

回去後,曹操給丁夫人寫了一封信,告訴她,從此一別兩寬,你是自由的了。

多年以後,曹操病入膏肓,已不久于人世。

有一天,他忽然愧疚地說:「如若九泉之下我碰見曹昂,該如何向他交代他母親的去處啊。」

到最後,丁夫人還是成了曹操一生的缺口。

對丁夫人的安撫忍讓,是曹操的真情,也是曹操的溫柔底色。

我們總是習慣變得堅不可摧,習慣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外人,卻在不知不覺中,把最壞的一面留給了家人。

其實,真正強大的人,懂得把堅硬留給世界,把柔軟留給親人。

真正堅定的人,會無畏地對抗世界,更會溫柔地對待所愛之人。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才是生活裡的真英雄。

04

對家國真:靈魂的底線,是堅守。

曹操,史稱「魏武帝」。

但這個封號,是由其子曹丕登基後所追諡,曹操終其一生,並未稱帝。

他不缺宏圖野心,也不缺稱帝的機會,卻終究沒有稱帝。

有人說,這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伎倆,還引用他在《述志令》中所言的「設使國家無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來佐證。

但《述志令》中,緊隨這句話的,便是:

「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人人懼之誹之,怕他有篡位之心,但他卻始終自比為兵力強大也依舊尊重周天子的齊桓公與晉文公。

這恰恰是他對底線的堅守。

他初心未改,他始終如一,他的格局,本就在更大處。

躍馬揚鞭,逐鹿中原,建功立業,是表;救黎民于水火,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才是裡。

對于家國的堅守,更是曹操的真。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終究是做到了這一點。

這樣的人,用「奸」字以蔽之,未免太過冤枉。

就像魯迅所稱讚的那樣:「(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他是一個英雄。」

「漢臣」,並非別人為他圈定的桎梏,而是他對自己所劃定的底線。

而是否堅守底線,正是一場對靈魂的終極檢驗。

能堅守底線,靈魂便有了托底;

能堅守底線,一個人就不會忘記來時的路;

能堅守底線,理想才有了邁向遠方的立足點。

誤解,是開拓者的宿命;堅守,卻是靈魂的真。

什麼是假?口不應心,虛與委蛇;行不踐諾,言而無信。

什麼是真?坦蕩自如,實事求是;一約既定,言出必行。

歸根結底,真,便是無愧于心。

嚮往真性情,就是嚮往真實而純粹的自我。

擁有真性情,方可窺見人世間的千姿百態。

活出真性情,才算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價值。

曹操這一生,是真名士自風流,他做到了難得的真。

至于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曹操沒辦法,便吩咐手下:「立刻送陳宮老母與妻兒回許都養老,如有怠慢,定斬不饒。」說罷,眼淚已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陳宮聽罷,不再開口,閉上眼睛,引頸赴死。

「送回許都,厚葬吧。」最後,曹操落寞地說道。

在情感層面上,陳宮曾是曹操的恩人。在利益層面上,陳宮卻是他絕對的敵人。

給予這位複雜的敵人以充分的尊重,是曹操的真。

他尊重陳宮棄己另投的選擇,也尊重陳宮在其位、謀其事的所作所為,更尊重他慨然求死的志氣。

士可殺之,不可辱之。人不受辱,亦不辱人。

尊重,是在人格層面上,真正把對方視為平等,不吹捧,不蔑視。

尊重朋友,也尊重對手,這才是最頂級的修養。

03

對妻子真:英雄的底色,是溫柔。

歷史,是男性的歷史。

在24史中,女性或是集體失聲,或是淪為附屬品。

妻子不過是丈夫的點綴,女兒也許只是用來交換的籌碼,姐妹更是不配擁有姓名。

三國也不例外。

但在曹操身上,卻難得地見到了男性對女性的愛護,見到了丈夫對妻子的溫柔。

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室,但膝下無子,曹操便把生母早逝的長子曹昂交由她撫養。丁夫人對曹昂極為疼愛,母子二人感情很深。

然而,好景不長,一切的轉變發生在建安二年。

這一年,曹昂跟隨曹操出征張繡,突遭偷襲,為了保護父親,曹昂主動斷後,意外陣亡。

曹昂一死,丁夫人悲痛萬分,並把喪子之痛歸咎于曹操。她大膽地做出了一個決定:離婚,回娘家。

起初,曹操以為她不過是一時想不開,想在娘家冷靜一段時間。沒想到,日子一天天過去,丁夫人卻依舊沒有回來。

這下,曹操又著急又愧疚,便親自去丁府,打算把丁夫人接回來。

曹操來的時候,丁夫人正在織布。下人來通報,丁夫人並不理會。

曹操走過來,輕輕撫摸著她的背說:「夫人,跟我一起坐車回去吧。」

沒想到,丁夫人頭也不回,話也不答,只顧自己織布,仿佛曹操並不存在一樣。

曹操感受到了丁夫人的冷淡,心裡一陣難過。他呆呆地站立了好一會兒,才返身走出了門。

走到門口時,曹操又停了下來。對著屋裡面那個沉默的背影,他不甘心似地再問了一次:「真的不回去了嗎?」

那個背影依舊沉默。

「既然如此,那便隨你吧。」

他在心裡向結髮妻子做了最後的告別。

回去後,曹操給丁夫人寫了一封信,告訴她,從此一別兩寬,你是自由的了。

多年以後,曹操病入膏肓,已不久于人世。

有一天,他忽然愧疚地說:「如若九泉之下我碰見曹昂,該如何向他交代他母親的去處啊。」

到最後,丁夫人還是成了曹操一生的缺口。

對丁夫人的安撫忍讓,是曹操的真情,也是曹操的溫柔底色。

我們總是習慣變得堅不可摧,習慣把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外人,卻在不知不覺中,把最壞的一面留給了家人。

其實,真正強大的人,懂得把堅硬留給世界,把柔軟留給親人。

真正堅定的人,會無畏地對抗世界,更會溫柔地對待所愛之人。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才是生活裡的真英雄。

04

對家國真:靈魂的底線,是堅守。

曹操,史稱「魏武帝」。

但這個封號,是由其子曹丕登基後所追諡,曹操終其一生,並未稱帝。

他不缺宏圖野心,也不缺稱帝的機會,卻終究沒有稱帝。

有人說,這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伎倆,還引用他在《述志令》中所言的「設使國家無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來佐證。

但《述志令》中,緊隨這句話的,便是:

「齊桓、晉文所以垂稱至今日者,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也。」

人人懼之誹之,怕他有篡位之心,但他卻始終自比為兵力強大也依舊尊重周天子的齊桓公與晉文公。

這恰恰是他對底線的堅守。

他初心未改,他始終如一,他的格局,本就在更大處。

躍馬揚鞭,逐鹿中原,建功立業,是表;救黎民于水火,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才是裡。

對于家國的堅守,更是曹操的真。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終究是做到了這一點。

這樣的人,用「奸」字以蔽之,未免太過冤枉。

就像魯迅所稱讚的那樣:「(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他是一個英雄。」

「漢臣」,並非別人為他圈定的桎梏,而是他對自己所劃定的底線。

而是否堅守底線,正是一場對靈魂的終極檢驗。

能堅守底線,靈魂便有了托底;

能堅守底線,一個人就不會忘記來時的路;

能堅守底線,理想才有了邁向遠方的立足點。

誤解,是開拓者的宿命;堅守,卻是靈魂的真。

什麼是假?口不應心,虛與委蛇;行不踐諾,言而無信。

什麼是真?坦蕩自如,實事求是;一約既定,言出必行。

歸根結底,真,便是無愧于心。

嚮往真性情,就是嚮往真實而純粹的自我。

擁有真性情,方可窺見人世間的千姿百態。

活出真性情,才算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價值。

曹操這一生,是真名士自風流,他做到了難得的真。

至于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