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曾國藩:看人有訣竅,識人有4法

閱人無數, 不如閱人有術。

活在世上,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怎樣看人、識人、觀人,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說過:「辦事不外用人,

用人必先知人。 」

在他一生的功業中, 識人之術發揮了很大作用。

對于怎樣識人, 曾國藩總結四法:

講信用, 無官氣, 有條理, 少大話。

僅僅12個字, 今天看來也極有道理。

01

講信用

人格就像黃金, 純度越高, 層次越高。

守信, 是最有價值的人格魅力。

這世上從來不缺聰明的人, 缺的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的靠譜。

有些人雖才華滿腹, 但常空許諾言, 甜言蜜語哄著人, 實際行動沒幾分。

與守信的人相處, 無需猜疑顧慮, 不用提心吊膽, 格外讓人安心。

戰國時期魏國的國君魏文侯, 是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

這位歷史上有名的賢君, 吸引天下有才之人主動聚攏在他周圍, 引領魏國走向強盛,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處事重信,

「得譽于諸侯」。

他深知, 說話算話才是做人的金字招牌。

《魏文侯期獵》中記載了這麼一件小事。

有次, 魏文侯與眾臣約好一起行圍打獵, 大家都如約而至, 不料天降大雨。

有人提議乾脆去聽雨喝酒作樂, 改日再去打獵。

魏文侯應許了群臣, 自己卻準備動身去圍場。

隨從不解, 上前詢問。

魏文侯說:「我和守林人約好要去打獵, 如今又不去了, 當然要去與他解約, 不然他還在那等著我們呢。 」

隨從說:「這等小事, 何勞您親自跑一趟呢, 派個下人去不就行了。 」

但魏文侯嚴詞道:「這是我與守林人之間的約定, 我言出未行, 又怎能叫他人代勞?」

說完他翻身上馬, 親自去守林人那裡解釋了爽約的原因。

開口相約, 最為簡單。 但對許諾之言, 能做到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才真正有一顆對他人負責的心。

守信的人, 事有歸著, 有始有終, 坦坦蕩蕩。

不茍且, 不敷衍, 不糊弄, 不辜負。

在任何時代, 這都是最稀缺的靠譜質量。

所以, 交友之道, 不能光聽他說了什麼, 更要看他說了做不做。

聽其言, 觀其行, 才能真正看透一個人。

02

無官氣

一個人的可貴, 不在于身份多高, 而在于是否懷著平常心謙遜待人。

曾國藩曾多次提到, 真正的人才, 是「有操守而無官氣」的。

有人一朝得勢, 就尋找一切機會展示自己的不一樣, 從而獲得優越感。

更甚者, 大擺架子, 獨斷專行, 認不清現實, 聽不進別人意見。

晃得太兇, 必會翻船。

真正的上等人, 從不將自己局限在所謂「身份」裡。

他們追求格局更大的天地, 並始終保持平和的心, 尊重他人, 平易近人。

大唐盛世, 在位居高官的人中, 最沒有官氣的, 就是婁師德了。

他兩次被拜為宰相, 卻「寬厚清慎, 犯而不校」。

有次, 他與同朝當官的李昭德一起上朝, 婁師德因為年老行動略有遲緩。

李昭德走幾步就得等一會兒, 沒幾次就煩了, 張口開罵:「你只配做個農夫!」

婁師德聽後不僅不惱, 還笑答:「是啊, 我不當農夫, 誰當呢?」

這並非說笑。 雖貴為宰相, 種地的事他可沒少幹。

有很長時間, 婁師德帶兵駐守西北邊疆, 堅持營田屯墾策略, 戰時為兵, 閒時為民, 還親自下地幹活, 引水灌溉。

不是一天半天做做樣子, 而是成年累月,親力親行。

因而積穀數百萬斛,軍需民用,綽綽有餘。

有次,婁師德去巡視並州(今山西太原西南),中午到了驛站,怕給驛站添麻煩,就和大家在一起吃飯。

他見自己吃的是精細的白米飯,別人都是粗糙的黑米飯,便把驛長叫來責備說:「你怎麼用兩種米飯待客?」

驛長辯解道:「一時搞不到那麼多白米。」

婁宰相便乾脆也換成了黑米飯,跟大家一起吃。

人際交往,有人做俯視狀,盛氣淩人;

有人做平視狀,既尊重了對方,也尊重了自己。

優秀的人懂尊重別人,從不發「官氣」。

他們自身就有源源不斷的力量,又何需虛張聲勢畫蛇添足?

03

有條理

中國人寫字,講究筆順。

橫豎撇捺,是否按筆順書寫,關係到寫字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壞。

而做人做事的條理,就像寫漢字的筆順一樣,是駕馭一切的前提。

有人在做事時,邏輯不清晰,遇到簡單的事還勉強能應付,一旦遇到麻煩事兒,就手忙腳亂,抓不住重點。

正是因為他們平日總投機取巧,省時省力,把時間花在尋找「捷徑」上,怎會不出紕漏?

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必是頭腦清醒,做事有條理的。

永遠拎得清輕重緩急,人生才會井然有序。

宋仁宗時,宰相呂夷簡是一位很懂得辦事分寸的人。

有次,仁宗病了很長時間,沒有上朝理政。

待病情稍有好轉,他便想召見主持政務的大臣緊急進宮。

呂夷簡得旨後,修整了一會兒才起身入宮,別人催他快點走,但他卻像平時一樣,不緊不慢地踱著方步。

仁宗見後不滿:「我病了許久,今日剛好些便急召你,為什麼姍姍來遲?」

呂夷簡從容回答道:

「陛下患病,不能親理朝政,朝廷內外都很擔心。今日陛下忽然召見微臣,我若是慌慌張張跑進宮,人們會誤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仁宗聽後覺得很有道理,認為呂夷簡考慮周全,辦事得體。

越是聰明的人,越明白自己責任重大,需小心謹慎。

所以他們平素習慣了凡事顧慮周全,輕重緩急皆有條理。

只有善于分清先後主次,把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的人,才能舉重若輕。

04

少大話

《弟子規》中說: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意思是,做人話不貴多,貴在實事求是,不巧言令色,耍嘴皮子功夫。

那些喜歡自誇的人,你一開始覺得他們很厲害,但深交之後,會發現他們不過是「紙老虎」。

說起話來天花亂墜,做起事來吊兒郎當。

但就像有句話說的:

「天不解釋自己的高度,並不影響它的聳入雲端;

海不解釋它的深度,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

地不解釋自己的厚度,但沒有誰能取代它作為萬物之母的地位。」

真正優秀的人,是沒時間說大話感動自己的。

他們不炫耀,不說教,只是用行動向你證明,自己到底有多大實力。

春秋時期,楚莊王熊旅統治朝政3年,卻不發佈政令,不治理朝政。

右司馬伍舉來到君王座駕旁,對楚莊王講了一段微妙的謎語:

「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答道:「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

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長羽翼,一鳴必會驚人。」

果然,過了半年,楚莊王親自聽取朝政,一下子廢除了10項政令,啟用9項政令,又罷黜奸佞5人,提拔賢士6人,大力整飭朝廷上下。

楚國在熊旅執政時期,得以迅速崛起,稱霸諸侯。

莊子說:「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比起隨時隨地怒刷存在感的人,實力派們都在少說多做,悄悄「憋大招」。

與他們相處久了,自己的格局也會變大,人生路越走越寬。

識人是一種能力。

閱人無數,不如閱人有術。

一個人,

講信用,才會心有所守,事有歸著;

無官氣,才會虛懷若穀,海納百川;

有條理,才會不疾不徐,行穩致遠;

少大話,才會不好虛名,一鳴驚人。

曾國藩的「識人四法」,既可為選擇朋友準則,也是我們自己修身處事之道。

而是成年累月,親力親行。

因而積穀數百萬斛,軍需民用,綽綽有餘。

有次,婁師德去巡視並州(今山西太原西南),中午到了驛站,怕給驛站添麻煩,就和大家在一起吃飯。

他見自己吃的是精細的白米飯,別人都是粗糙的黑米飯,便把驛長叫來責備說:「你怎麼用兩種米飯待客?」

驛長辯解道:「一時搞不到那麼多白米。」

婁宰相便乾脆也換成了黑米飯,跟大家一起吃。

人際交往,有人做俯視狀,盛氣淩人;

有人做平視狀,既尊重了對方,也尊重了自己。

優秀的人懂尊重別人,從不發「官氣」。

他們自身就有源源不斷的力量,又何需虛張聲勢畫蛇添足?

03

有條理

中國人寫字,講究筆順。

橫豎撇捺,是否按筆順書寫,關係到寫字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壞。

而做人做事的條理,就像寫漢字的筆順一樣,是駕馭一切的前提。

有人在做事時,邏輯不清晰,遇到簡單的事還勉強能應付,一旦遇到麻煩事兒,就手忙腳亂,抓不住重點。

正是因為他們平日總投機取巧,省時省力,把時間花在尋找「捷徑」上,怎會不出紕漏?

一個值得信賴的人,必是頭腦清醒,做事有條理的。

永遠拎得清輕重緩急,人生才會井然有序。

宋仁宗時,宰相呂夷簡是一位很懂得辦事分寸的人。

有次,仁宗病了很長時間,沒有上朝理政。

待病情稍有好轉,他便想召見主持政務的大臣緊急進宮。

呂夷簡得旨後,修整了一會兒才起身入宮,別人催他快點走,但他卻像平時一樣,不緊不慢地踱著方步。

仁宗見後不滿:「我病了許久,今日剛好些便急召你,為什麼姍姍來遲?」

呂夷簡從容回答道:

「陛下患病,不能親理朝政,朝廷內外都很擔心。今日陛下忽然召見微臣,我若是慌慌張張跑進宮,人們會誤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仁宗聽後覺得很有道理,認為呂夷簡考慮周全,辦事得體。

越是聰明的人,越明白自己責任重大,需小心謹慎。

所以他們平素習慣了凡事顧慮周全,輕重緩急皆有條理。

只有善于分清先後主次,把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的人,才能舉重若輕。

04

少大話

《弟子規》中說:說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意思是,做人話不貴多,貴在實事求是,不巧言令色,耍嘴皮子功夫。

那些喜歡自誇的人,你一開始覺得他們很厲害,但深交之後,會發現他們不過是「紙老虎」。

說起話來天花亂墜,做起事來吊兒郎當。

但就像有句話說的:

「天不解釋自己的高度,並不影響它的聳入雲端;

海不解釋它的深度,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

地不解釋自己的厚度,但沒有誰能取代它作為萬物之母的地位。」

真正優秀的人,是沒時間說大話感動自己的。

他們不炫耀,不說教,只是用行動向你證明,自己到底有多大實力。

春秋時期,楚莊王熊旅統治朝政3年,卻不發佈政令,不治理朝政。

右司馬伍舉來到君王座駕旁,對楚莊王講了一段微妙的謎語:

「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答道:「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

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長羽翼,一鳴必會驚人。」

果然,過了半年,楚莊王親自聽取朝政,一下子廢除了10項政令,啟用9項政令,又罷黜奸佞5人,提拔賢士6人,大力整飭朝廷上下。

楚國在熊旅執政時期,得以迅速崛起,稱霸諸侯。

莊子說:「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

比起隨時隨地怒刷存在感的人,實力派們都在少說多做,悄悄「憋大招」。

與他們相處久了,自己的格局也會變大,人生路越走越寬。

識人是一種能力。

閱人無數,不如閱人有術。

一個人,

講信用,才會心有所守,事有歸著;

無官氣,才會虛懷若穀,海納百川;

有條理,才會不疾不徐,行穩致遠;

少大話,才會不好虛名,一鳴驚人。

曾國藩的「識人四法」,既可為選擇朋友準則,也是我們自己修身處事之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